?

整合課本資源,提高課堂效率

2016-04-12 08:52佛山市禪城區張槎中學楊彩旋
師道(教研) 2016年5期
關鍵詞:例題課本習題

文/佛山市禪城區張槎中學 楊彩旋

整合課本資源,提高課堂效率

文/佛山市禪城區張槎中學楊彩旋

當前數學教學的普遍現狀是教師拘泥于教材上的概念、公式、法則等僵硬的、死板的知識,過于注重知識、技能的傳授、識記,這讓很多學生置身于題海中苦苦求分,極少真正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本質,抑制了學生的求學意志,更別論激發學生的思維。這要求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善于結合教學內容,對課本上各種資源的整合考慮得周全些,為學生搭建數學學習的實踐平臺,讓學生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表述、交流,使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體驗數學知識的 “再生成”過程。

一、深入鉆研教學內容,不斷參悟課本中問題的本質

很多教師為了多講幾個例題,讓學生多做幾個習題,在例題教學中往往省略一些顯然的、“眾所周知”的條件、方法、過程,更不愿花大量的時間進行一些深度的探究。有部分教師認為數學就是解題,習題解得越多、越快就越好。于是,數學教學被強化成解題訓練,忽視了數學學習中許多生動而豐富的思想對發展智力、改變思維、培養能力等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使得學生在看到每一道題時,往往不是首先對試題中給出的數學情景、數學條件和所涉及的數學過程進行認真而具體分析,而是急于去尋找它與儲存在自己頭腦中的相似題,找到相似的題目后,便把該題的方法套上去。這種把數學教學強化成解題訓練的狀況,對學生學習數學極為不利。教師所選用的每一道題,應有利于學生對數學概念和規律的理解上有所加深,在思維上有所提高。教師可借助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多題歸一等途徑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

數學教學的根本任務是引導學生建構良好的數學認知結構,以滿足其后繼學習的需要,教學中應該重視對數學思想、方法的歸納提煉,認識和把握最本質的因素,這樣遠比死記硬背幾條性質更有效。若只會機械地套用現成的公式,而不知其所以然,那就背離了新課標所倡導的 “努力揭示數學概念、法則、結論的發展過程和本質”“使學生理解數學結論逐步形成的過程,體會蘊含其中的思想方法”的原則。數學課本上的例題、習題是知識的載體,是能力的源泉,是思維的凝結體,它所蘊含的思想、方法、技巧,形成了一個個相連的知識網絡,常常讓人蕩氣回腸,回味無窮。

“題不在多,經典就行?!比绾卫美}的本原性,串珠成鏈,使例題教學的功能最大化,是教師必須要考慮的首要問題。在例題教學中,通過對典型問題的背景探悉,抓住本質,突出其數學的本質,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而且對培養學生的探究思維也大有益處。

二、選用課本經典例題,巧妙變式,充分挖掘題目潛力

通過課本上的例題、習題,能夠鍛煉并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運用數學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意識。每講一道習題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不能機械地套用熟悉的類型。題貴在精而不在多,只有達到會做一題就會做一片題的目的,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以應付各種相關的考驗。

三、解題方法盡量形成可操作性的程序化模式,便于應用

一般地,類似的習題會散落在各個章節中,教師見到一題講一題,僅為講完題而講題,最終,學生解決這一類問題的效果還是不盡如人意。若教師通過整合課本的例題、習題,把所學的內容放到一定的知識體系中,注重知識的前后聯系,讓學生感悟各題的共同特征,并得到一般性結論,就能使學生的認識得到升華,學會從特殊到一般的數學學習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師進一步讓學生嘗試解決如例題的練習時,學生就容易抓住思維的源頭。

四、善于借助課本之勢,發揮“急智”,善于啟發

很多教師為了提高講題效率,通常采用的教法是出示例題、講解思路,然后寫出解答或學生板演,實質上難脫離一個 “灌”字。其實講解課本的例題、習題不僅是解題規范性的示范,幫助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掌握,更要充分展示和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掌握思維方法,發展思維品質,提高學習能力,獲得創造性的體驗??赏ㄟ^師生間的對話、學生間的交流與補充,把學生的思維方式與解題途徑、方法由 “自然而然”引導到用數學語言完整的表達出來,并接受學生間不同的解題途徑與方法的補充,最后以課本示例的細膩剖析培養學生嚴謹、完美的數學思維。

責任編輯羅峰

猜你喜歡
例題課本習題
從一道課本習題說開去
一道課本習題及其拓展的應用
抓住習題深探索
由一道簡單例題所引發的思考
由一道簡單例題所引發的思考
精心設計習題 構建高效課堂
精選課本題改編練習
精選課本題改編練習
向量中一道例題的推廣及應用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