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環境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雙學位的研究與探討

2016-04-13 15:22馬佳琳李中華
關鍵詞:主修雙學位計算機科學

馬佳琳,李中華

“互聯網+”環境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雙學位的研究與探討

馬佳琳,李中華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互聯網+”已成為信息時代的熱點,并廣泛應用于社會各行各業中,教育行業也不例外。本文主要深入探究“互聯網+”時代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雙學位面臨的主要問題,并且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發展對策,為類似研究提供一些參考。

互聯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雙學位

一、“互聯網+”時代

“互聯網+”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的簡稱,代表一種新的社會形態,是一種跨界融合,是互聯網思維的進一步實踐成果,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提升全社會的創新力和生產力。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ITFIN)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利用互聯網來展示、發展、創新,勢必需要更多的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人員,也必將影響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和計算機相關學科專業的轉型發展。而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雙學位,是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完善知識結構,增強其在人才市場中的綜合競爭力,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光明的就業前景和發展空間。

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雙學位涵義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雙學位主要包含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作為第二專業來修讀,學生修讀主修專業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第二專業)培養計劃規定的課程,并獲得對應的學分,即可獲得主修專業畢業證書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證書。第二層次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輔修,即主修專業之外附加選修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必須按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輔修培養計劃,修讀一定門數的輔修課程,并獲得規定數量的學分,在主修專業合格并取得畢業證的前提下,頒發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輔修證書。雙學士學位是指在本科學習階段,主修本專業的同時,修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學位課程,達到要求者可獲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所屬學科的學士學位,它是針對主修專業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屬于不同學科門類的學生而設立,學生必須取得兩個專業的畢業資格,并符合兩個學科門類授予學位的條件,方可授予雙學士學位.

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雙學位的主要問題

目前,計算機的工具性特點沒有充分體現是附修和雙學位的培養計劃的主要問題。眾所周知,在各行各業中,計算機的重點是應用。但是,大多數高校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附修和雙學位培養計劃中所開設的課程同主修專業基本一致。從目前各研究型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培養計劃可以看出,這些高校的主修專業注重計算理論教學,而對于應用,特別是結合其他學科方向的應用非常欠缺。并且,由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主干課程,如數據庫系統原理課程、操作系統原理只注重計算機理論知識方面的講授,所以,基礎不扎實的附修和雙學位學生的學習有難度,以至于部分修讀學生甚至中途退出,即便是堅持修完所要求的學分,學生也感覺收獲不大,附修和雙學位教育模式的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具體存在問題如下:

(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雙學位的學習目標不明確

近些年來,我國很多高校都開辦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相關專業,其結果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主修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下降,計算機專業人才相對飽和。很多學生由于目標不明確,在聽到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好的信息后,行動受到外界影響,部分學生就放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雙學位課程學習,即使有的學生已經修讀了一定的學分,也選擇中途退出,因此,復合型人才培養的數量和質量受到影響。

(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雙學位的培養計劃缺乏工具性

計算機應用于各行各業,重點在應用。但是,當前很多高校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雙學位培養中,開設的課程同主修專業大致一致。從目前大多數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培養計劃可以看出,計算機理論教學非常突出,而對于應用,尤其是結合其他學科方向的應用非常欠缺。并且,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主干課程,如數據庫系統原理、操作系統原理課程只注重計算機理論知識方面的講授,所以,基礎不扎實的雙學位學生的學習有難度,部分修讀學生甚至中途退出,即使堅持修完所要求的學分,學生也感覺收獲不大,雙學位教育模式的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雙學位教學質量監控和教育管理存在局限性

由于參與雙學位學習的學生來自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不同學科,所以,雙學位課程班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這對任課老師組織教學是個挑戰,如果任課教師不能結合學生實際知識水平組織教學,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必將受到影響。同樣,在教學管理上,也存在一定問題,比如課程安排有一定困難,與主修專業課程沖突。

四、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雙學位的發展對策

針對以上存在問題,改革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雙學位教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利用計算思維,突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雙學位教育方法

計算思維是運用計算機科學的基礎概念進行問題求解、系統設計、以及人類行為理解等涵蓋計算機科學之廣度的一系列思維活動。計算思維吸取了解決問題所采用的一般數學思維方法,對現實世界中復雜系統的設計與評估的一般工程思維方法,以及對具有復雜性、智能、心理活動等特征的人類行為理解的一般科學思維方法。眾所周知,信息技術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學科,新技術、新工具層出不窮,學生接受高等學校的計算機教育時間是很短暫的,所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雙學位教育要始終以計算思維的培養作為指導。教學計劃、教學內容的設計以及教學活動的開展都要站在培養計算思維的高度,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培養的學生具有良好的計算思維能力、具有更快吸收新技術、新方法的能力,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二)加強對雙學位教育的管理和課程質量的監控

第一,加強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雙學位教育的宣傳,使學生在決定選擇修讀雙學位課程之前能對專業有充分的了解和認識。第二,給雙學位課程班配備既懂專業知識又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班主任,以加強對學生選課和專業學習方面的指導,這樣做,既可以減少學生選課的盲目性,又可及時解答學生專業學習面臨的疑惑,從而提高雙學位教育的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體現雙學位教育的價值。最后,對雙學位課程的質量監控應采用與主修專業課程同樣的質量監控體系和標準。

(三)以就業崗位和市場需求為導向,與合作企業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是制訂人才培養方案的前提條件。應該積極進行“互聯網+”時代的人才需求調研,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職業需要為核心確定培養目標。根據培養目標,以能力培養為主線,邀請企事業單位專家、技術骨干和管理人員共同參與,研究制定符合就業崗位和市場需求的、合理的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方案。注重提高應用技術型、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的質量,將企業的生產過程同課程體系相結合,形成特色鮮明的“基于生產過程”的課程體系,將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以便更好地適合新時代下的人才需求。

(四)改革培養計劃、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優化課程設置

培養計劃是決定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有特色、有針對性的培養計劃可以吸引更多學生選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附修和雙學位課程學習,從而培養出更多高質量復合型人才。同時,對于課程設置,主修、附修和雙學位教育也應有所不同,附修和雙學位教育應體現面向應用的特色。同時,我們還要考慮授課對象之間的差異性,即使是與主修專業課程名字相同的課程,其教學內容和側重點應有所不同,教學大綱也應有所區別。

(五)采用混合式教學法開展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附修和雙學位教育

混合式教學法主要包括網絡教學、課堂教學。因為教學班級的學生基礎參差不齊,所以,為了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采用“問題驅動式”“案例式”“啟發式”教學方法效果會更好。以軟件應用系統設計課程為例,該課程涉及程序設計語言、數據庫、軟件工程等多門課程知識,授課應從實際問題入手,如我們讓學生設計某單位人事管理系統,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人事管理系統具有哪些功能,這些功能不能憑空想象,而是要與用戶(某單位)溝通確定并形成文字材料,從而引出軟件工程的需求分析方法,并形成需求分析的結果——需求分析報告,其次,逐步引出總體設計(包括數據庫設計)、詳細設計、編碼、測試等相關概念和步驟。人事管理系統設計完成后,軟件應用系統設計課程的教學目標也完成過半,然后,由學生結合主修專業選題,參照課堂講授案例的設計、實現方法,自己完成一個小型的應用系統的設計,從而完成該課程的全部教學計劃。為了滿足各專業學生的修讀要求,我們可以引入網絡教學,也就是將附修和雙學位課程都做成網絡課程,學生既可以選擇網絡課程,也可以選擇傳統課堂教學,完成附修和雙學位課程學習。

五、結束語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提供了很好的應用型轉型發展的平臺和環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雙學位教育對培養既掌握信息技術又精通專業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希望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雙學位教育的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上一個新臺階,切實為國家經濟建設所需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提供更好的質量保證。

[1]唐坤劍,杜廣周“.互聯網+”模式下“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思考和探索[J].亞太教育,2016.

[2]毛莉,杜威.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混合教學模式研究[J].高教學刊,2016.

[3]李峰泉,蘇培華.互聯網+時代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應用型轉型發展的探索研究[J].網絡與信息工程,2015(23).

[4]徐紅云.對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附修和雙學位教育的思考[J].計算機教育,2012 (4).

(責任編輯:寧沈生)

馬佳琳(1972-),女,遼寧沈陽人,沈陽師范大學軟件學院教授。

2016-05-09

G40

A

猜你喜歡
主修雙學位計算機科學
地方高校雙學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比賽教學法在普通高校羽毛球課程中的應用——以四川工商學院體育學院主修課為例
Explaining the Benefits and Harms Online Communication Brings to Young People from a Durkheimian Perspective
探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跨越式發展
雙學位教育的直接成本與機會成本分析
“主修+自選”選項教學的實踐探索
淺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現代化運用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簡介
我國大學本科雙學位教育政策研究
運動訓練專業競技體育策劃主修課程創新案例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