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大學英語”教育改革基本路徑的思考

2016-04-15 08:08蘇前輝
大學英語(學術版) 2016年2期
關鍵詞:外語大學英語人文

蘇前輝

(云南財經大學國際文化教育學院,云南昆明 650221)

關于“大學英語”教育改革基本路徑的思考

蘇前輝

(云南財經大學國際文化教育學院,云南昆明 650221)

多年來,重技能、輕人文的大學英語教育,在時下英語教育社會化的沖擊下,步履維艱,危機四伏。不進行系統性的教改,“大學英語”肯定沒有出路,而教改本身是一項集人文思想、文化自覺、課程設置、教學思路以及評價體制重構于一體的系統工程。

大學英語;教育改革;基本路徑

隨著英語教育辦學渠道的日益多元化,越來越多的人不僅會說英語,而且水平也越來越高,給高校英語教育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有學者認為,高校英語教學一條較好的出路是,在完善英語專業教育以外的“大學英語”教育的基礎上,實現英語與不同學科間的復合。然而,就目前的“大學英語”教育領域而言,不作為與亂作為并行,跟在專業英語之后塵亦步亦趨者有之、任意確定課程和教材者有之、炒作概念者有之、盲目跟風者有之……怎一個“亂”字了得!由“亂”而“治”,“大學英語”教學亟待一場深刻的改革,而改革本身應該是一項集文化自覺、人文建設、課程設置、教學思路以及評價機制重構于一體的系統工程。

1.以文化的自覺和自決為大學英語教育改革的依托

論及“大學英語”教育改革,首先必須解決這樣一個哲學命題:“從何而來?將往何處?”換句話說就是:改什么?如何改?

中國外語學科的設置,肇始于清華學堂設立外語專修科的晚清時期,出于學習西洋的現實需求,國家的教育政策將外語定性為提高國民素質的重要學科。上世紀50年代,我國照搬蘇聯的教育模式,外語向俄語一邊倒。今天,雖然我國的教育制度已經離開了蘇聯教育模式,但事實上仍然未走出一條自己的路,與先進國家的教育制度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周有光2010)。

中國的外語教育,其主體是中國人,這就是它的民族性;它同時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這就是它的時代性。民族性強調中國人要具有明晰的自我意識,時代性要求我們順應時代潮流。當前,我國英語教育存在的問題是“文化虛無,崇洋媚外”,人們“浮慕西化而不知西方文化的底蘊,憎恨傳統而不解中國傳統為何物”(余英時2011),根本原因在于文化主體意識的嚴重缺失,而對目的語國家文化的了解又極其膚淺,僅僅強調語言表層的交際功能。由于背離了思想文化內涵的本位,外語學科沒有能夠發揮思想傳遞和整合的功能。由此培養出來的學生只能落入既無自我又無他者、雖有語言但無內容、雖有交際但無內涵的尷尬境地。因此,在涉及意識形態、語言文化等國際性學術活動中,我國外語院系的師生出現了集體性失語或唯西方觀點是從的局面。試想,如果教學的主導和主體都迷失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和主體意識,文化的自覺和自決何從談起?

中國外語教育的當務之急是話語體系的確立,而這種話語體系的建立需要以文化自覺為出發點,需要借助這種自覺的意識和力量。中國的外語教育是中國的,而非其他。這就是說,中國的外語教育必須立足自我,建立自主的教育理論及實踐體系,而非追尋他人的思維或做法亦步亦趨,食洋不化。這里不反對學習和借鑒,但全盤照搬,生搬硬套,畢竟不是正途。外語教育是國家語言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要針對世界上先進國家的文化進行研究、了解和學習,為我所用。這就需要以充分的文化主體意識為基礎,結合語言的教學了解和借鑒目的語國家的優秀文化,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人文素養和思辨能力。

文化自覺根本地是為了文化自信的建立,體現在英語學科上就是要對“大學英語”課程的設置和實施加以完善。語言的屬性是交際的工具,同時它又是文化和思想的載體,通常語言與文化無法剝離。作為大學英語教學,所承擔的使命是雙重的,既要“把中國和中國的文化溝通到世界上去”,又要“把世界和世界的文化溝通到中國來”(錢乘旦2009),在此基礎上,探索人類共同價值的實現。因此,大學英語教學從一開始就承擔起了傳播文明、整合文化的使命,這種傳播既有向外(推介自身文明)的指向,也有向內(引進他者文明)的指向。當然,這一目標的實現首先有賴于我國先進教育制度的確立和英語教育政策的完善,以及學科的建構、課程的設置和具體的實施上。

2.以人文思想的培育為大學英語教育改革的內涵

教育具有決定的力量,它不但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軌跡,也改變世界的面貌。作為一個國家整體教育的航標燈,大學教育直接導向人才的基本定型與人們的社會角色,因此它代表一個民族的靈魂。大學教育的根本追求是學生的“精神成人,專業成才”,使學生成為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懷和熱烈的科學精神的建設人才。所謂“精神成人,專業成才”,就是要使受教育者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有仁者的情懷,有美好的理想,有寬廣的視野,有博大的胸襟,有高尚的情操和精湛的專業技藝。

大學教育包含人文和科學兩個組成部分,而大學的靈魂,或稱大學的精神,則主要依靠人文學科來塑造。人文學科通常由文學、哲學、歷史、心理學、法學等學科構成,而語言學科則是最重要的基礎學科。從表層看,語言是一種交際工具,這就是它的工具性,但深層來說它又代表一種文化、一種思維,這就是它的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性質。語言的學習只有將這兩方面特點結合起來,才是完整的學習。然而,在今天的中國,作為重要語言學科的英語已經由一門思想性學科蛻變為一門純工具性學科。在整個社會語境下,英語被看成是獲取學位、職稱證書、出國留學資格、就業資質等等的一塊敲門磚,幾乎所有學校直接將日常英語教學混同于考級、考證和出國留學培訓,甚至將考級證書直接與畢業文憑或學位掛鉤,據此考評教師。英語學科本來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特征,如果英語教學過分強調工具性、實用性和功利性,其人文性、思想性和文化性就會被忽略。這種重工具性輕人文性、重外在輕內涵、重物性輕人性、重理性輕知性的思維最終導致的是思想價值的缺失、目標理想的低級、創新精神的不足。我國英語教育和英語學科的未來必須依托人文性的回歸,只有以人文精神為內在根據,英語學科才能不再膚淺而功利,其工具性功能也才能夠得到更有價值的體現。

英語教育,根本地講是人文教育?!叭宋慕逃故镜氖侨祟愖钪匾?、最偉大的理念的交鋒,并讓你也卷入這樣的交鋒。偉大的理念培養偉大的人,不管是在哪個領域”(王文華 2014)。英語教育改革的重心在于其人文性的回歸,這就要求我們在突出英語學科的人文性的同時發展學生英語技能,將學生的人文素養與語言能力的養成結合起來,以實現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偠灾?,我們的大學教育若不能解決好人文情懷、世界眼光、道德理想、個人操守等問題,就難言健全和健康,更談不上成就與成功。

3.以教學思路和課程結構的優化為大學英語教育改革的抓手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10-2020)》明確指出,教育的長期發展需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英語是人文性較強的學科,為落實國家提出的實施素質教育政策,英語教學不能僅停留在語言技能訓練上,而要在教學過程中加強人文知識滲透,引導學生思考,培養思辨能力(劉曉明2013)。用北京外國語大學孫有中教授的話說,英語教育的目標和任務在于:第一,培養學生終生受用的思辨能力;第二,為學生提供比較系統的專業學科訓練;第三,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孫有中2012)。 如果說英語教育政策制定是綱,英語教育機構設置、英語課程結構和教學方法采用就是目。綱舉則目張,教學材料以及教學方法的優化就成了這場改革的突破口。

課程和教材建設是英語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它直接決定了人才培養規格和人才成長方向,而它本身又是一項長期的、與時俱進的工作。結合英語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點以及先進國家大學的經驗(如哈佛大學歷來就十分強調本科階段的博雅教育課程),筆者認為,在一般大學設置語言文化學院,將大學語文和大學英語的教育納入其中。就大學英語而言,選訂的教材必須突出語言的規范性和內容的博雅性(或稱“人文性”),由課堂教材與課外擴展讀物構成,重在開闊文化視野,學習邏輯思維,培養思辨能力。在大一階段,開設體現人文思想價值的語言基礎課,建立語言的規范意識,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和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思想基礎;在大二階段,開設漢語寫作以及“中外人文經典賞析”課程,增進人文素養,培育思辨能力和習慣,建立健全的世界觀;在大三階段開設選修課(必選或任選),開設現代語法、英語史、翻譯應用、文學經典、世界文明、學術寫作(了解MLA、APA、Chicago等主要學術寫作規范,學會利用網絡、圖書館尋找學術資源)、語言學(包括英、漢兩種語言,通過對比研究發現語言的共性與差異)等課程,在強化人文素養的同時進一步發展語言能力。

與教材和課程建設同樣重要的是學生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能力的培養。語言蘊含于思維,思維(尤其是高級思維)需要語言的參與。推理也好,分析、評價也罷,統統都離不開語言的參與。而批判性思維就是一個通過質疑或好奇發現問題,并客觀分析、驗證、解決問題的心理過程。批判性思維適用于各個領域,是一種可以轉換的技能。增強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是我國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標之一,但當今英語課程存在的問題是對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重視不夠,致使他們的思維模式固化為“非對即錯”、“非此即彼”:一個問題,一個原因,一個結果,一種方法。與文史哲課程相比,英語課程既缺乏思想的深度,也缺乏思想的廣度。這就需要英語課程教學在發展學生“雙基”(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同時,注重培育他們的思維能力,尤其是批判性思維能力。只有完善了知識結構,提高了思維水平,英語課程才能適應新世紀知識經濟時代對人才的要求?!盀榱藢崿F這一目標,課程需要改革以超越對學科知識的簡單的認知性掌握,課程必須包含獲得在多元文化條件下批判性和創造性分析的技能,以及獨立思考、集體工作的技能”(《面向二十一世紀高等教育宣言:觀念與行動》草案)。

4.以健康的教師評價機制為大學英語教育改革的保障

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目標、課程設置和教材建設得以確定之后,作為教育和教學主導者和實施者的教師就成了關鍵。有大樓,還得有大師,是可謂大學。有大樓,也有大師,還需要好的評價機制,在大樓中的大師才能有效地發揮其價值和作用。當下高校存在的流弊有三:1、唯科研論,看你發了幾篇核心刊物文章,接了幾個重量級課題;2、課堂教學娛樂化,笑聲取代思辯,娛樂代替求知,誰能“秀”(show)優誰優秀;3、管理官僚化,以教案論英雄,教學活動成了紙上談兵,日常的教學工作淪為沒完沒了的教案編寫、課件制作、計劃總結撰寫等等。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傾向,近年來學術造假、論文抄襲、成果剽竊等諸多問題頻發,所波及的面上至工程院院士下至大學本科學生??蒲性摬辉撟??答案是肯定的!眾所周知,大學課堂是學識、理論和思想的高地??蒲惺墙處煹膬裙?,是教學的保障。沒有由科研積累的學識、理論和思想作為支撐,教學必然蒼白而浮空。因此,教師理應潛心學理研究,教研相長。但當下存在的問題出在“片面”二字上,學校為拼“科研”,可以高薪聘“客座教授”、“名譽教授”;教師為了拼“科研”,可以花錢買版面發文章。學校為了名譽地位給教師下硬指標,定高任務,教師的業績主要以在高級別刊物上發了幾篇文章,拿了幾大重大課題來衡量??蒲许椖恳坏┏闪嗣p收的營生,無利可圖的教學自然就淪為了副業。大學如此,如何造就有理想、能創新的建設人才?

大學,既是學校,理所當然地應該以教學為主業。大學教師的本職在于涵養學術,高深學問,憑其深厚的學識素養,為學生“傳道”(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發明思想)、“授業”(使學生融會貫通,學以致用)、“解惑”(為學生答疑解難)。由于教師的學術水平主要反映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對教師工作的評價必須也只能以教學的業績為主要依據,而作為教學主要形式的課堂教學,核心任務就是“使學生掌握知識,習得技能,發展智力,陶冶情操,養成良好的思辨能力”(秦秀白2012)。教學水平的高低,教師知識的深淺,應由資深的專家團隊綜合評估,不能片面地以學生回響的大小來作評判。以英語基礎課(或稱“綜合課”)為例,教師必須將主要精力放到深入鉆研教材和咀嚼文本上,對文中的語言點給予充分的重視,積極啟迪學生思考和開拓學生思維空間。

大學是教師與學生探究學問、研究學理的地方而非官場和名利場。好的大學應該形成一種激勵氛圍,讓教師心無旁騖,潛心學問,潛心教學;而非“教而優則仕”,“研而優則仕”,使教師奔競于名利仕途,廢了正業。既然大學以教學為中心,那么大學的管理者就必須按教育規律辦事,其中心工作就是服務教學、營造學術氛圍、確保師生埋頭于學問。如果按官僚主義思維管理教育,墮入形式主義的誤區就是必然。一旦各類教學評估、考核、檢查成了學校的中心工作,日常的教學工作就必然墮入計劃、教案、講義、課件、總結的文案深淵。

中國英語教育要走上正途,首先必須建立良性的學術氛圍和完善的評價機制。只有確保教師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實際的教育與教學中去,中國高校才有望人才輩出。正如諾姆·喬姆斯基所言,“我們需要做的是扭轉這樣一個局面,有些東西正在損害著我們教育系統中好的方面,我們想要阻止它?!标P注當前我們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全球發展趨勢,可以使我們萌發對未來教育發展美好的期待,產生富有創新性和實踐性的解決方案。只有堅持以文化自覺為前提,以豐富的思想內涵和廣博的人文情懷作支撐,通過對整個外語教育體系不斷的解構和重構,中國的大學英語教育才能走向輝煌。

劉曉明. 2013. 論大學英語教學思辨能力培養模式構建[J]. 外語界(5).

錢乘旦. 2009. 英國現代化的歷史啟示[A]. 鳳凰衛視出版中心編,世紀大講堂·大國[C],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

秦秀白. 2012. 警惕課堂教學娛樂化[J]. 當代外語研究(7).

孫有中. 2012. “英語口語教學與思辨能力培養高端論壇”圓桌會議紀要 [A]. 載龔燕編,英語口語教學與思辨能力培養研究[C].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王文華. 2014. 為什么越是精英的大學,里面的學生就越愛務虛[J]. 翻譯教學與研究(11).

余英時. 2011. 論文化的超越 [A]. 余英時編,論文化的超越[C]. 北京:中信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面向二十一世紀高等教育宣言:觀念與行動(草案)[OL].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36/200409/712.html.

周有光. 2010. 今日中國的大學與大學教育[J]. 讀書(10).

2016-04-12

猜你喜歡
外語大學英語人文
外語教育:“高大上”+“接地氣”
人文紹興
校園網絡背景下大學英語大班教學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學法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非英語專業《大學英語》課程中語音教學現狀與重要性簡析
淺析支架式教學模式下大學英語教師的角色定位
大山教你學外語
人文社科
大山教你學外語
誰來教“醫學人文”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