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漢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虛假現象

2016-04-19 22:29宋明玉
課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3期
關鍵詞:漢語新課程課堂教學

宋明玉

【摘要】自新課程實施以來,教育界掀起了層層的波瀾,此舉不僅受到了家長的贊許,同時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新課程實施的一個關鍵環節是一線教師教學觀念的改變。但是,由于部分教師淺薄的認識,課程改了,課本改了,而作為新課程、新課本施行者的教師的觀念卻很難改變。不少新形勢下涌現出的“新課堂”,其實仍是用舊方法來教新課本。很多“新教法”,本質上還是換湯不換藥,甚至一些示范課教學也有很多貌似而神離的不妥之處。

【關鍵詞】新課程 漢語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3-0059-01

自新課程實施以來,在華夏大地的教育界掀起了層層的波瀾,此舉不僅受到了家長的贊許,同時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我們知道,新課程實施的一個關鍵環節是一線教師教學觀念的改變。但是,由于部分教師淺薄的認識,課程改了,課本改了,而作為新課程、新課本施行者的教師的觀念卻很難改變。不少新形勢下涌現出的“新課堂”,其實仍是用舊方法來教新課本。很多“新教法”,本質上還是換湯不換藥,甚至一些示范課教學也有很多貌似而神離的不妥之處。

教師觀念的滯后,很多教師仍習慣于傳統的教學模式,由此,漢語課堂教學中出現了許多“虛假”現象。表面看來,它們都是新課程的產物,新課本的新生事物,但就其實質而言,還是舊的教學理念,換換湯而已。

下面談談漢語課堂教學中常見的幾點“虛假”現象。

一、學生在課堂中的假主體

新課程的漢語課堂,最容易進入的一個誤區就是教師與學生的錯位,即“主體非主體,主導非主導”。傳統的課堂是教師把課文講給學生,現在是教師領著學生學課文,本質上其實沒有什么變化。學生似乎動起來了,體現出了主體地位,但是課堂的程序仍舊是傳統的教學設置,是在假設學生不理解課文內容的情況下進行的。表面來看民主了,學生有機會發言了,其實教師的主導仍在起關鍵作用。學生的發言在教師設定的“框架”內,正中下懷;發言在“框架”外,不予理會;涉及到教師的尊嚴,更是頗為不快。還有的課堂為了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把教師必要的點撥、講解時間減了又減,而把剩余的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這其實是一種形式主義。教師與學生,以誰為主體,不能單存地看誰說的話多,誰占用的時間多,而要看教學是否為學生服務。課上完了,不僅僅讓學生總結學習的過程,還應讓學生反思學習的過程,甚至可以讓學生給這節課、給教師、給自己打個分??纯凑n是上完了,到底成功了嗎?和學習本課前相比,都學到了什么?有真正的提高嗎?

二、教師與學生間的假互動

學習的過程是學生主動建構自己知識體系的過程。課堂教學的過程,就是師生共同活動的過程,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學習興趣的調動是“互動”的前提,沒有濃厚的興趣的支撐,漢語課堂是不可能真正“互動”的。很多習慣于“教參式講法”的教師根本不顧及學生的感受。他們理解的“互動”,不過是誘導學生說出預先設定好的答案;學生學習方式以接受為主。很多學生習慣于“聽話”,沒有養成主動思考和參與的習慣。新課程要求他們自己動起來。這對于有學習惰性的學生短時間是不容易接受的。一些教師習慣與小組比賽、男女生比賽,課堂很熱鬧,學生興趣表面激發了,但實際激發的不是求知的欲望,而是小組間、男女生之間的不服氣。

三、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假合作

自課程改革后,新課程實施以來,新觀念,新教材,新教法,不斷涌現,合作學習也是其中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但有沒有合作精神暫且不論,會不會合作是前提條件??v觀我們新課程中的很多漢語課堂教學,所謂的“合作”,大多還停留在過去的“小組討論”。課堂內學生間合作的時間,大多成為學生聊天休息的時間,課堂內確實出現了傳統課堂教學中很難看到的活躍的場面,但看似“自由市場”的教學,溫度有了,濃度卻沒了,學生活動被動而無序。

四、教師對學生的假啟發

“啟發”本身是沒有錯的,但我們見到的“啟發”,很多還是“陷阱式提問”,教師挖好“陷阱”讓學生往里跳,課堂教學方式本質上還是以灌輸為主?!皢栴}”是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的關鍵,“問題設置”這個教學設計環節可以辨別課堂到底是新課程中的“真課堂”還是“假課堂”。如果教師的問題不過是讓學生回答出設定好的答案,這就要好好考慮其價值了。例如:某一位教師的公開課,課堂上問了不少的問題,學生似乎也被啟發了,主動思考了,其實仔細分辨不難看出教師的設疑、學生思考的問題幾乎全是答案唯一的屬于定論的問題,說白了是體力活,不是腦力活。當然,強調一些屬于常識的定論問題也是必要的,但不宜過多。

五、多媒體在教學中地位的誤解

21世紀是信息化的社會,我們必須在課堂上充分體現出時代氣息。漢語教學中的多媒體,應該是緊密結合生活實踐,把過去無法用語言很好表達和展現出來的材料,通過多媒體給學生以視覺和聽覺的新感受;應該很好地利用網絡,利用先進的信息工具,創造出傳統教學無法達到的教學效果。

六、教師與學生的假減負

我們在校內校外時??吹街行W生背著沉重的書包,步履蹣跚地行走。不僅如此,回家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趴在桌上寫繁重的作業。不但孩子的天性受到泯滅,性格得到改變,對于學生健康的心態、健全的人格的培養起到了不良的作用。在教育界,國家提倡為教師與學生大力減負之時,為何會出現這種陰奉陽違的反?,F象呢?難道教師與學生心甘情愿地背負著沉重的負擔嗎?當然不是。我想這與學校的辦學宗旨、應試教育,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有直接的關聯。沉重的負擔造成了教師與學生獨立思考、探索時間的減少,創新能力的下降,思維方式的呆板,處理應變能力的降低,接受新生事物的緩慢等不良后果,足可見減輕教師與學生身心過重的負擔,解放思想活躍思維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解開他們手腳的束縛,給予他們充分的時間,他們才能夠去思考、去探索、去創新

總而言之?!凹佟钡某霈F說明了人們對“真”的追求。不管是陽奉陰違的“假”,還是 淺薄的認識,錯誤的認識的“假”,區別于消滅它的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每一位教育者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從根本上理解新課程、新觀念。

猜你喜歡
漢語新課程課堂教學
淺議高中化學新課程必修模塊的主要教學策略
學漢語
2019年全國高考新課程Ⅰ卷生物試題分析與啟示
第二屆“我即語文”教學獎頒獎典禮暨新課程研討會在福州一中舉行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追劇宅女教漢語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漢語與拼音
淺談漢語學習中的“聽”與“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