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業創新教育相結合的實效性研究

2016-04-19 16:57王喜鴻董家道
課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3期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王喜鴻 董家道

【摘要】創業創新教育在高校越來越受重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業創新教育的有效融合具有較高的教育意義,本文就兩者的有效融合進行實效性研究。

【關鍵詞】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創業創新教育

【基金項目】三亞學院科研項目資助(《構建與學風建設相適應的校園文化活動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3-0074-01

新形勢下,國家的教育改革政策在不斷地進行實踐性調整,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教育新時代的要求是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自主創新意識以及良好的創業素質,這就需要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業創新教育更好的有效融合。

一、創業創新教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教育意義

(1)塑造人格

創業創新教育不僅要使具有創業精神的學子受到良好的理論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做一個品質同樣優秀,具備良好心理素質的人。尤其是在創業創新教育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培養學生們的健康人格,如誠實守信、吃苦耐勞、堅強、樂觀等積極的人格品質,為將來創業之路打下堅實基礎。

(2)培養大學生的團隊意識

在大多數高校中獨生子女占據相當大的比重,這就涉及到了團體合作意識缺乏的問題,對此高校思想教育需要通過一些學習行為的科學規劃和教育引導來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樹立與人相處的正確的價值觀。

(3)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極大的拓展

通過高校的有效實踐,思想道德教育與創業創新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實現教育融合。很多高校已經有了一系列創業創新的課程方案,這樣的培養模式使得學生內外兼修,同時可以全方位的激發學生的潛能,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延伸發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視角下我國高校創業創新教育的有效開展

(1)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增設創業創新教育系列課程

為了更好開展創業創新教育,高校應該結合自身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培養模式進行科學調整。如在培養計劃中增加通識教育課程的比重,而在通識教育課程中,增設創業創新系列課程,進一步加強創業創新方面的基礎課程的教育,包括創業學、創新理論、風險理論和企業管理理論等等,這些課程的開設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創業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業理論。通過增設創業管理、創業戰略、創業團隊、創業財務、創業策劃和創業營銷等方面的實踐課程,來提高學生創業創新的實踐能力。另外,諸如經濟學、法學、管理學、金融學和心理學等方面的交叉課程則開設成選修課程,通過選修此類課程提高創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

(2)構建創業創新體系和載體,加強創業創新指導

創業創新教育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因此,高校必須構建一套科學完善的課程體系和服務體系。通過完整的教程體系和課外創業實踐體系,可以激發學生創業創新興趣,培養和提高學生創業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很多高校通過創建創業創新學院(或中心)來加強對創業創新課程體系的建設和服務指導。

高校通過創業創新學院的實體化辦學,構建大學生創業園、創業孵化和創業創新實訓基地,組建創業創新載體。通過培育標桿性的創業項目和創業團隊,營造創業創新氛圍,帶動更多學生創業創新。另外也通過設立創業創新教育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創業創新課程體系建設、支持創業創新項目和開展創業創新競賽等,大大提高學生創業創新積極性。再者,創業創新學院通過聘請企業管理人員、創業組織聯盟和成功創業校友來校兼職授課,加強創業實操訓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業創新能力。

(3)提升師資力量,加強實踐教學建設

教師作為大學生創業創新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引導者,不僅需要高要求的學識要求,還需要一定的創業實踐經驗,才能為學生傳授最真實的自主創業知識。因此,高校應該鼓勵和創造機會讓更多的教師進行實踐鍛煉,如國家創業培訓、企業掛職鍛煉和企業創業招聘等。這樣不僅提升了實踐教學能力,增加了相應的實踐經驗,還豐富了自身的教學素養。同樣地,也要加強學生的實踐教學,通過安排一些教學實習任務,要求學生在暑期或寒假等空閑時間參加校內外的教學實踐鍛煉,這樣不僅可以磨練學生的意志,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打下自主創業的良好基礎。

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視角展開了創業創新教育的一些問題的探討,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業創新教育兩者的協調性具有極高的教育意義。

參考文獻:

[1]張玉強.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創新教育實效性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1,5:100-102.

[2]艾軍,鄒金成,羅二平,鄒婷媛.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12:92-94.

[3]袁小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協同育人模式研究[J].教育評論,2014,06:100-102.

作者簡介:

王喜鴻(1983-),男,江西贛州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猜你喜歡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優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研究
高職學院大學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對策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