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體育教學中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培養

2016-04-29 22:45熊潤捷張慶
北極光 2016年2期
關鍵詞:人文素質教育高校體育培養

熊潤捷 張慶

摘要: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高校體育教學的功能體現在對學生身體素質、運動技能、綜合素質的提升。在大學體育課程設置方面,展開人文素質教育對我國現階段的大學體育教學質量極其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現狀,通過豐富教學內容、革新教學模式與考核手段等,來發揮體育教學的獨特教育價值。

關鍵詞:高校體育;人文素質教育;培養

大學體育教學區別于中小學體育教學,其更加注重對學生人文素質方面的培養,通過對學生展開全方位的教學,讓學生在改善身體素質的同時也強化了人文素質方面的教育。所以,在設置大學體育課程時,必須對每個鍛煉過程進行合理的安排。除了要達到體育教學強化學生體質的目的,同時還要促使他們身心都得以發展,在人文素質方面不斷得到提升。

一、大學體育教學中人文素質教育現狀

1.教學內容方法不利于人文素質培養

我國體育教育發展歷程深受西方的影響,尤其是前蘇聯教育觀念深入人心。故而出現了下述現狀:在體育課堂活動中,教師過分注重動作的一致性、規范性與準確性;在教學手段上沿用了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生理及心理方面的需要并不關注;在能力培養方面,片面追求對學生體質與運動技巧的改善,反而忽略了對他們情感、興趣、度忒那個及創新素養的培育。這樣做的結果是:在體育教學課堂上,學生學習的興致不高,師生之間的交流甚少,降低了體育教學的娛樂性,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

2.體育教學評價缺乏人性化

由于應試教育和競技體育思想的影響,老師除了按照教學大綱組織教學意外,還緊緊圍繞以競技項目為主的技戰術和身體素質鍛煉。學生必須嚴格根據老師制定的教學計劃進行學習,完全處在一個被動、服從的地位。以應試教育為基礎的統一評價往往或是了學生的個體基礎差異性,嚴重抹殺了部分學生進行學習的自主性。

3.對體育教學重視不夠

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人們普遍存有重文輕武的思想,部分學校、學生以及家長對體育缺乏正確的認識,很多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主要原因是學校把其列為必修課,很多學生懷有考過印分的想法來進行體育學習。加上有些體育老師工作不積極,使得原本豐富多彩的體育教學變為耗時費力、流于形式的任務式教學,嚴重阻礙了當代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加強高校學生體育教學人文培養的目的

1.體育教學中人文教學能培養學生的正確觀念

在高校體育課程中盡可能的將人文素質教育與體育教學結合起來,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增加學生對體育的學習熱情,最重要的是可以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在傳統的體育教育中,學生只是根據教師的指導去做一些制定的運動,很少接觸人文教育,新的教學模式克服了這個弊端。高校人文教育的展開能夠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還促使學生培養了團隊意識。讓學生在大學時期就感受到競爭,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在體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人文素質的教師是至關重要的,新時期社會需要的不僅僅是理論性知識人才,更多的是素質高的全方位發展性人才。因此,目前強化對學生人文素質的教育已成為高校體育教學的關鍵。

2.體育教學中人文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建立更加和諧的關系

在體育教學中加強人文素質教育不僅能幫助學生加強自身的身體素質,還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和諧的關系,加強學生間的交流與溝通。體育課堂不同于別的學科的課堂,其一般比較活躍,對于一些自卑的學生來說,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來建立溝通的平臺,這樣可以加深學生之間的友誼,讓體育課程的教學氛圍變得更符合未來社會發展的需求。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通過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育還能增強學生間的和諧性,更好地幫助學生建立健康的關系,這將會培養學生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前景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高校體育教學中培養人文素質的途徑和方法

1.體育教學目標方面

體育教學的改革促使新教學目標的出現,它要求高校要足夠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即身體、運動、情感以及對社會適應能力等多方面的提高。因此,高校體育教學的目標更要突出其寬泛性,對學生的健康維護與科學鍛煉等方面的悉心指導,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意識,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得學生的人格魅力不斷得到完善。需要強調的是,并不是要求全體學生都必須達到上述目標,學生可以努力追求“全面發展”,但同時也認可“片面發展”。

2.教學內容方面

學校體育教學的最終目標是為社會培育健康合格的公民。因此,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應充分突出教學內容生活化的特征,插入一些生活、娛樂、休閑類的體育內容。另外,高校體育教學應著眼于學生未來的生活,使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學生將來的生活實際,即從終生體育教學著手,關注教學內容的延遲性價值,為學生終生教育打下堅實的根基。在選擇教學內容時要同時關注對學生技能、身體及人文素質的培養。事實上,只有那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素材,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實際教學中,老師體育教學的成功與否,關鍵是看其能否引起學生的興趣。只有學生喜歡上體育課,自然會更加主動地與老師互動、配合,才能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當然,作為一名體育老師,只有不斷充實自己的教學技能,才能更加得心應手的組織教學,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同時,在課堂上,老師要告訴學生哪些內容是有待攻克的難題,留待后人去鉆研、去解決。開放式的教學能夠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主動去探索,進而激發了繼續學習的興趣,也為體育能夠真正進入學生生活領域并使其終生受益打下良好的基礎。

(1)體育教學模式與方法。了突破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于一個安逸、愉悅的環境中接受教育、參與體育鍛煉,進而感受體育的樂趣,為了獲得這些效果,老師應努力做到下述內容。在教學方法上,老師要關注教學內容的趣味性,通過嚴格課堂紀律及活潑教學環境的結合,向學生傳授更多的體育信息,變“厭學”為“樂學”。為了符合教學內容趣味性的特點,老師應綜合應用快樂、情景等體育教學模式,在教學手段的篩選、教學語言的應用、教學活動的策劃等方面均有突出趣味性,進而培育學生獨立思考、學會學習的技能。

(2)體育明星的故事引導學生求“善”求“真”。榜樣的作用是無限的,尤其是體育愛好者,體育明星對學生感染力量則更大,很多學生常常是得到體育明星成功案例的鼓舞進而愛上了某一項體育運動項目。在課堂上,適時地插入一些關于體育明星成功的故事,向學生展示該如何發掘問題,運用那些手段去解決,該迎接機遇、面對挑戰,會大大地鼓舞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引導他們在運動中求“善”求“真”求“美”,樹立高尚的科學道德。體育明星對青年學生的榜樣教學是高校展開人文素質教育的寶貴素材。

(3)教師的人格力量樹立榜樣。個學識淵博、閱歷豐富的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力來自于他的人格魅力,其對學生會產生持久性的影響,尤其是體育老師。體育老師的人格力量應該是形體健美,對學生寬容欣賞,學生喜歡與體育老師相處,將他們作為自己的學習楷模。作為教師,應該勇于鉆研、精于教學,以高度的責任心對待自己的學生和事業,為自己熱愛的教育事業獻身,是學生最為敬佩的。老師的學術造詣高、治學嚴謹以及其學生與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他會給學生以深刻的影響。

3.教學評價方面

教學評價是教學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體育教學評價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對運動的興致以及個體差異性,不能太過重視評價結果,要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及發展功能,教學評價還要重視人文素質的培養,如體育態度、心理素質、思想品德、競爭意識等是否有所提高。同時,對那些身體狀況差、缺乏運動信心的體育學困生做出教學評價時應該給予其更多的關注,幫助他們克服心理作用,培育運動的自信心,在運動的過程中享受生命的意義。所以,應綜合使用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的方式,關注學生的個性特性與變化,突出對教學過程的把握和控制,不斷完善體育教學的評價系統,進而確保體育教學目標得以真正實現。

總之,人文素質教育是高校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在教學活動中,通過人文素質教育的滲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同時還提高了他們的人文素質與人文精神。因此,作為高校體育老師,應該從學生的自身特點出發,不斷提高教學素養、積累教學經驗,充分運用現有的教學資源,通過社會、學校、家庭及教育等多方面的努力,為國家培育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使我國高校體育人文教育得以健康穩定地發展。

(作者單位:江西財經職業學院)

猜你喜歡
人文素質教育高校體育培養
人文素質教育視角下醫學生道德行為習慣培養研究
人文素質教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