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津滬渝四大直轄市居民收入差距的比較研究

2016-05-04 18:51楊檸嘉
2016年11期
關鍵詞:收入差距居民收入

楊檸嘉

摘 要:改革開放后,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各地區居民收入由平均的情況逐步轉變為分配高度不均的狀況。本文就京津滬居民收入的水平差距、收入增長速度等現狀進行分析,綜合考慮產業結構、經濟增長等各種因素,從整體上對比分析京津滬渝四大直轄市的居民收入差距。

關鍵詞:京津滬渝;居民收入;收入差距

一、引言

自我國開始實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來,隨著全國各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收入差距也呈現擴張趨勢。因此,研究京津滬渝居民收入差距不僅具有代表性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京津滬渝居民收入差距現狀比較

(一)水平比較

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迅速騰飛,居民收入不斷上升。1978年北京市人均家庭總收入約為450.2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約為365.4元。截至2013年,北京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為40321元,相比2012年增加10.7%,過去的20年,天津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0年的1635元增長為2010年的24293.45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也由1062元增長到11801.36元。

經過30余年經濟高速發展,上海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于2013年達到43851元,農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9208元,為四大直轄市之首。

2007年,重慶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2590.78元,農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509.29元。至2012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2968.14元,農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7383.27元。

(二)增長速度比較

2005年至今,京津滬渝近年來居民收入增長率在10%至15%間波動,其中上海居民收入最高,北京增長最穩定,其居民平均增長速度為10.9%,為四直轄市中最低。重慶與其他三個城市差距較大,但重慶居民收入近年來增速快,且近三年已趕超天津,其居民平均增長速度為13.3%,居四直轄市榜首。天津居民平均增長速度為13.0%,上海居民平均增長速度為11.6%。京滬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大量的扶持政策與夯實的經濟基礎,其居民收入穩定地高速上升。相比京滬地區,津渝地區發展相對偏晚,但近年來其飛速的經濟發展、產業的積極轉型與愈來愈多的對外貿易快速的拉動了其居民收入,使居民收入增長速度猛增,也給京滬地區帶來了些許壓力。

(三)居民收入來源比較

2013年四大直轄市城鎮居民人均收入中,工資性收入占比最高約為65%且其比例與總收入幾乎相等;其次是轉移性收入占總收入的28%。而工資性收入與財產性收入則占比低,特別是財產性收入作用甚微。居民收入排名為滬京津渝。2013年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布情況與城鎮相似。

(四)京津滬渝城鄉居民收入比較

近十年來京津滬渝四大直轄市城鄉居民收入均有大幅度提高,2005-2010年間,城鎮居民收入增長幅度約為70%,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幅度約為80%;2010-2013年間,城鎮居民收入增長幅度約為37%,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幅度約為38%,相比前五年增速減緩。無論是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還是農村居民純收入,上海市均為第一,北京與上海差距不大,其次是天津跟隨北京的步伐,最后為重慶。不僅如此,重慶市與其他三個城市相比數值相差大,特別是與上海市的水平相差數倍。

三、京津滬渝居民收入差距產生的原因

(一)經濟增長速度差異

經濟發展速度反映了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潛力,因此選取GDP數值、GDP增長速度等指標來表現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速度。

2005年至2014年間,四地的GDP總量均呈上升態勢,上海始終領先于其他三個城市,年均增長率約為13.45%;北京位居第二名,其2005年之前GDP增速緩慢,但在05年之后明顯呈上揚趨勢,甚至GDP年均增長率高于上海市,達到18.7%;天津市與重慶市在2005年之前的地區生產總值比較相近,但在2005年之后天津的增長速度明顯高于重慶。天津的年均增長率比北京低,為18.26%。重慶市的GDP年均增速約為15.99%。津渝兩地的地區生產總值均保持著可觀的發展速度。

(二)產業結構貢獻率差異

經濟結構反映了一個城市經濟的發達程度和發展階段,京津滬渝四地在產業結構上既有相似處,又有不同點。北京市與上海市的產業結構比較合理,具體表現為:第三產業相對一、二產業比重大,現代服務業也相對發達。重慶市的產業結構正處于優化升級、加快轉型階段。而天津的產業結構,不僅第二產業比重大,在其他三個城市第二產業比重均呈下降趨勢的同時,天津卻有加大的趨勢。重慶市第一產業的比重明顯要高于其他三個地區,是位于西部地區,劃歸為直轄市的時間相對較短的結果。

(三)對外貿易進出口額差異

改革開放后,中國的對外貿易逐步步入正軌,除了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期,四個城市的進口均呈現上升的趨勢。北京與上海的上升幅度更接近,而天津與重慶發展更同步。北京與上海的進口總額在同一水平上,天津略高于重慶。但京滬與津渝之間的差距甚大。2008年至2013年重慶平均進口總額為96萬美元,僅為天津的1/6,京滬的3.6%。

四個直轄市中,出口增長率最高的為重慶,平均高達211%,其次為上海,平均增長率為128%,北京與天津稍次,分別為117%與107%。不難看出,上海把握了沿海的地域優勢,加之國家政策的支持,其對外貿易的規模、成交量、交易總額均遠遠高于其余三個城市。

四、縮小京津滬渝居民收入差距的建議

(一)加快西部地區更快經濟發展

要縮短重慶與京津滬地區收入差距,關鍵是實現重慶居民收入較之東部地區居民收入的更快增長。為此,增加農民的非農收入是最為關鍵的,其途徑主要有兩種:一是通過流動的勞動力;二是通過工業化與城鎮化,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使鄉鎮企業的發展方面有更多優勢,也使得鄉鎮企業在推動就業方面發揮更多作用。

(二)改善地區產業結構,完善產業制度

第一,設法加快西部地區物質資本積累。這需要國家在西部地區實施一些優惠政策,從而為西部地區創造吸引更多外資,進一步參與全球化的條件。

第二,大力實施企業重組,促進生產和資本的集中,進一步降低能源、資金的消耗。在企業重組的過程中,應當擴大生產規模,集中產業資源優勢,以減少資金和能源消耗,產生規模經濟。

第三,未來的發展應該著眼于文化,體育等行業。加強投資、財務、法律等專業知識服務等咨詢服務業的開發。

(三)擴大對外貿易,提升對外貿易活力

第一,促使津渝地區大力發展對外出口貿易。相比之下,重慶的對外貿易發展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運輸和相關政策等因素的制約,落后于東部地區。因此,必須大力發展對外貿易,積極實施外貿帶動經濟戰略。

第二,引導FDI向中西部地區傾斜。在政策上給予投向中西部地區的FDI以更多的優惠,將其引向中西部落后地區,以充分發揮FDI的高效率和技術外溢性。

第三,增加財政轉移支付,使資本向西部地區流動。中央財政投資應該重點照顧中西部地區,增加對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福利保障等方面的投資。

五、結語

綜上所述,經濟增長與對外開放程度對京津滬三市的經濟增長的貢獻最大,也是重慶與京津滬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產業結構的低層次對天津居民收入造成了較大影響。在實現收入增長的過程中,不僅要縱觀全局,解決好實施過程中存在的種種難題,還要注重長遠發展與民生問題,實現京津滬渝居民收入差距減少的局面。(作者單位:重慶工商大學)

參考文獻:

[1] 馮云,王維國.教育投入差距與地區居民收入差距關系研究.教育科學,2011,(27):11-16

[2] 龍玉其.中國收入分配制度的演變、收入差距與改革思考.東南學術,2011,(1):103-115

[3] 王保慶,李忠民.30年來中國西部地區經濟增長與城鄉居民收入變遷研究.經濟經緯,2011,(4):35-39

[4] 齊福全.北京市城鄉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變化的實證分析.北京社會學,2010,(1):18-26

[5] 劉揚.北京市居民收入總體狀況實證分析.北京社會科學,2004,(4):33-39

猜你喜歡
收入差距居民收入
基于VEC模型的資陽市居民收入與物價指數的動態關系實證研究
居民收入快速增長——“數說陜西70年”之居民收入
2018年一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情況
我國的經濟發展戰略與地區收入差距
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國有經濟對居民收入差距的非線性效應
居民收入
國內居民收入差異問題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