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互聯網+的農產品流通模式創新研究

2016-05-07 16:39楊躍之
商場現代化 2016年9期
關鍵詞:農產品流通網絡營銷互聯網

楊躍之

摘 要:傳統的農產品流通模式信息獲取能力差、產品流通效率低等問題制約了我國農業的升級發展?;诨ヂ摼W+的農產品流通模式有利于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減少農產品流通環節,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是促進農產品雙向流通,加快農業現代化的必經之路。

關鍵詞:互聯網+;農產品流通;網絡營銷;農村信息化建設

一、引言

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讓越來越多的產業走上信息化快速發展之路。2015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2015年5月15日,商務部發布《“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在農村電商、線上線下融合以及跨境電商等方面創新流通方式,釋放消費潛力,解決電商“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的問題。傳統農業迅速與互聯網產生“化學反應”,“互聯網+農業”成為新的發展趨勢。從目前農產品流通的情形來看,電子商務已成為農產品新興的流通渠道,對幫助解決中國農民農產品“賣出難”的問題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二、傳統農產品流通模式的特點與弊端

農產品流通一般指農產品在流通領域的運動過程,包括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等過程,它是以增值為目的的農產品商品交換過程。農產品流通模式指的是在一定的運行機制下,農產品從農戶到消費者轉移的具體模式,由物流,信息流,商流三部分的傳遞組成。從組織模式來看,傳統農產品的流通過程有以下幾種:從農戶→農村合作組織(農產品經紀人)→農產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消費者。農戶→初級加工企業→超市→消費者。農戶→大型連鎖集團→消費者。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是國家之本,一個國家的現代化程度與當前我國農業的發展現代化程度密切相關。我國地大物博,農產品基數大,農產品物流業總體規模較大,但是發展現狀與世界上發達國家相比,還遠遠落后。如我國農產品流通運力資源小并且分散,有相當一部分的物流企業發展狀態依然停留在處理傳統的儲存和運輸上,大多數農產品流通的模式范圍還比較狹小,甚至有些地區信息流通落后,很多農民喜獲豐收,卻造成農產品大量堆積,給農民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究其原因,可以發現一是歷史因素。從我國發展歷史來看,國家的歷史經濟體制,對農產品流通模式的發展造成一定的限制,物流社會化程度比較低,管理體制復雜,大多數管理部門各自為政,教條化,造成了物流管理和資源分散,農產品流通速率緩慢,導致農產品大量堆積,增大了農產品在流通過程中的損失。二是信息化建設落后,信息服務能力弱。傳統的農民無論耕作方式,還是銷售農產品的方式,都比較滯后,在沒有專業的市場分析時,缺乏對市場的正確判斷,造成播種作物時,盲目跟風,形成此種農產品大量堆積,嚴重超出市場需求,所以流通艱難。三是流通過程中,農產品的儲存冷藏基礎設施落后,造成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大量損壞。四是流通渠道狹窄,大部分農產品流通都是在近距離內進行,無法實現大范圍的流通。

目前我國農產品流通還處于耗時長,消耗大,效率低,效益差的低層次上,很難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農產品在這種模式下,往往會因得不到及時處理而給農民造成嚴重損失。且這種規模式也不利于國家建設市場機制,對市場資源進行宏觀調控。中國改革開放的大門已經打開,面對世界發展潮流,這種模式在實施過程中出現越來越多的問題,所以需要新型的農產品流通模式來代替。

三、基于互聯網+的農產品流通模式的優勢

隨著社會不斷的進步,互聯網的應用已經廣泛滲入到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處于改革開放時期的中國,對于農產品流通模式的要求越來越高。當今社會,在農產品流通過程中,政府和社會都希望通過互聯網的應用,開展農業電子商務活動,以信息化帶動農業現代化、實現農業現代化。許多國家相關政策也明確表示支持新型的農產品流通模式,如《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等文件就明確要求必須加強農村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農產品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

如今,互聯網的應用已經開始沖擊人們傳統的生活方式,人們由原來的出行購物,已經變成“足不出戶,購遍天下”。相比較中國傳統農產品流通模式而言,基于互聯網+的的農產品流通模式就是通過互聯網的方式把農產品的供求雙方有效地聯系到一起,讓生產者和消費者直接進行交流,迅速的了解市場信息,降低各方面的溝通以及交易成本,使得農產品可以做到定制化生產,從而有效地來抵御市場的波動所產生的風險。這種基于互聯網+的農產品流通模式具有明顯的優勢:

1.加快農產品信息流通速度

通過互聯網電子商務平臺,農產品生產者可以和消費者直接進行信息交流,確定市場需求,從而迅速進行農產品交易過程。這種新型農產品流通模式,對傳統中介的依賴性大大降低,而農產品企業和農民獲取信息的渠道能力,產品的自銷能力和抵抗風險能力都大大提高。

2.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

通過互聯網電子商務平臺,農民可以根據所掌握的信息,迅速判斷市場需求,生產出適銷,適量的農產品,減少了以往農產品過剩,堆積,滯銷而造成的損失。同時由于減少了對傳統媒介的依賴,節約了中間的搜尋費用,攤位費用,產品陳列費用和議價成本等成本。

3.健全農產品市場價格機制

通過互聯網電子商務平臺,有利于健全市場價格機制。傳統的農產品流通模式造成的市場分割,信息不對稱,缺乏充分的市場環境等弊端,在新型農產品流通模式下大大減少。通過互聯網平臺,全國各地的農產品批發市場都相互聯通,由原來的分散的小市場變成一個全國性的大市場。而且這種市場具有虛擬性,不同于傳統現實中的交易市場,所以可以容納大量的交易者,形成交易整體化和市場的規?;?。同時互聯網比傳統的流通模式更加方便,省去了大量人力,減少了人工成本和人物為干預,而且保證每一個交易者都可以得到平等的信息獲取權和交易機會,提高了實誠的公平和透明,可以實現市場決定資源配置,從而發揮出市場的巨大作用。

4.改進農產品市場交易方式

農產品在原來的流通模式中,受到地理位置,物理空間和通信交流的控制等因素影響,造成交易不暢,流通速率低下的問題。所以隨著市場的進一步發展,這種高成本,低效率的傳統交易方式已經越來越不符合社會前進的潮流。而新型的農產品流通模式是通過互聯網電子商務平臺,使廣大的消費者直接與生產者進行零距離對話交流,保證了高效透明的競爭機制,從而使市場交易方式更加公平合理。

5.完善市場信息服務功能

我國現已開放了許多農產品交易網絡平臺,這些平臺的主要目的就是為農民服務,解決農民了解信息難,消息閉塞等問題。通過這些農業信息服務系統,生產者可以從各大農產品市場中獲取最新的信息,從而調整自己的生產計劃,同時也可以根據市場信息,進行價格上的匯總比較,提高信息利用率,滿足農民的多樣化需要。

四、基于互聯網+的農產品流通模式的類型

我國目前的互聯網+農產品流通模式還處于新興階段,主要的流通模式有:

1.電子廣告模式

這種模式是農產品企業通過網站平臺,對自己的農產品進行宣傳,及時發布相關信息供消費者查詢。但是這種模式只是利用網絡媒體進行展示和宣傳,并不能直接進行交易。如:蒙牛集團。

2.網絡信息平臺模式

這種模式是農產品電子商務企業或第三方建立網站,生產者和消費者都可以通過這個平臺發布信息,當網站的訪問者查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后,就與信息提供者進行交易協商,但是雙方并不在這個網站上直接交易。如:山東壽光蔬菜批發市場有限公司。

3.網絡直銷模式

此種模式是農產品企業建立網站,并將其產品在網絡上發布,與電子廣告模式不同的是,該模式可以供消費者選購。農產品企業接到產品訂單后馬上進行交易處理,并送貨至消費者家中。這種方式省去了許多中間環節,節約成本,使生產者和消費者在某些方面實現共贏。如:佳利麥網上水果超市。

4.電子交易市場模式

該模式的農產品電子交易市場主要是由農產品中介機構建立的,通過這個網站,農產品生產者和消費者都可以共同獲利。它的交易機制是,農產品生產者將自己的農產品交由該網絡平臺進行銷售。該平臺會及時發布此類所有農產品的信息,供消費者進行比較選擇,并為消費者提供訂購,支付等安全交易,簡化了消費者收集信息的過程。雙方通過這個平臺,都可以在短時間內進行交易,方便快捷。如:中農網,阿里巴巴。

五、基于互聯網+的農產品流通模式的創新策略

由于中國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的影響,這種基于互聯網+的農產品的流通模式在許多地區還并沒有普及。例如在中國的鄉鎮農村,農民對于這種新型的流通模式還比較陌生,對于網上交易網上宣傳的做法還不能完全掌握和接受。再者,許多地區農產品種類繁雜,但是規模比較小,網絡平臺不能統一的進行處理,這會影響農產品的流通速度。有些交易平臺,雖然對于農產品的宣傳起到很大幫助,然而由于不提供交易服務,給買賣雙方都帶來不便。最后,一般網站平臺收取的費用會比較高,小農戶甚至負擔不起,網站有時會感染病毒,使農產品信息丟失造成農戶損失等問題。

在當前時代背景下,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農產品的流通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所以針對這種模式下出現的問題,要不斷進行創新。

1.對網絡營銷進行法制建設

網絡營銷不同于傳統農戶可以和買家“面對面”,“一手價錢一手交貨”的交易方式。這種模式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如:誠信問題、產品質量問題、支付安全問題,稅收問題等。針對這些問題,政府部門應該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確保當出現上述問題時,能夠有法可依。目前我國已出行的相關法律有:《合同法》,《電子簽名法》。但是僅有這些還遠遠不能解決當前問題,政府必須對網絡營銷的各個方面做出更加細致的規定,保障農產品在這種模式中安全進行交易。

2.培養網絡營銷人才

要想發展好這種新型的農產品流通模式,必須大力培養網絡營銷人才,以改變傳統的營銷觀念。同時政府,社會,農產品企業,應通過宣傳與教育,使更多的農民了解這種新型營銷方式,提高農民利用網絡營銷這種新技術來促進農產品的流通的意識。通過培養網絡營銷人才,可以在廣大農民中起到引導作用,更快更好的實現農產品流通模式轉變。

3.加強農村信息化建設

國家必須加強農村信息化建設,使更多農民能夠得到及時的信息,避免因信息閉塞而阻礙農產品的及時流通,同時還應該為農民提供更多的信息網絡平臺,幫助他們了解、掌握網絡信息平臺的應用。只有使他們掌握這種新技術,才能更好的利用網絡營銷這種模式。

六、結語

隨著當代信息技術革命的發展,使整個人類社會進入互聯網的世界。而伴隨中國經濟發展的模式以及相關政治制度的轉變,政府對農業的關注已經越來越明顯,建設現代化農業是國家的目標,而對于農產品的流通模式,互聯網平臺已經是大勢所趨。雖然這種新型的農產品流通模式在國內目前的研究還為數不多,但是隨著農業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以及當今世界經濟的潮流驅動,這種模式逐漸展示了它本身的獨特優勢,與傳統的農產品流通模式相比,它更高效、安全、經濟。未來,中國農民的生產意識也必將慢慢改變,這種技術會在農民中廣泛推廣,基于互聯網+的農產品流通模式會不斷地創新、深化、成熟。

參考文獻:

[1]周瓊婕.“互聯網+”第三方冷鏈物流對生鮮農產品網絡營銷研究[J].中國商論,2015,27.

[2]吳劍東,熊中良,魏小桃.我國農業電子商務應用的現狀及對策[J].江西農業學報,2006,10.

[3]張初華.電商:助推農產品物流升級[J].中華合作時報,2014,1.

[4]陳超,李斌.城鎮化背景下我國農產品物流發展現狀和問題及對策[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3,03.

[5]羅康,白清田.論我國農村生產組織形式的新轉變[J].學理論,2015,34.

[6]互聯網時代農產品流通新模式.http://www.proresearch.org,2014 -09-02.

[7]]李楊.直銷行業“互聯網+”戰略轉型探析——基于網絡直銷模式的特點與趨勢分析[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5,09.

[8]任大勇.網絡直銷模式下的農資銷售網絡設計[J].陜西農業科學,2015,07.

猜你喜歡
農產品流通網絡營銷互聯網
面向電子商務產業應用視角的中職網絡營銷課程教學
“互聯網+”時代貧困地區農產品進城模式創新研究
加強農業信息服務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發展
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農產品流通途徑研究
大都市圈農產品流通發展趨勢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我國中小企業網絡營銷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電子商務中網絡營銷的分析與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