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赫“經營位置”對中國畫的影響

2016-05-12 10:49徐楠楠
關鍵詞:構圖留白

徐楠楠

(宿州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安徽宿州234000)

?

謝赫“經營位置”對中國畫的影響

徐楠楠

(宿州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安徽宿州234000)

摘要:“經營位置”是《畫品》中謝赫“六法論”中的第五法,“經營位置”也可以稱為“經營,位置是也”,是指繪畫的構圖。經營是指構圖的構成方法,是根據畫面的需要,通過整體的謀篇布局,來體現作品的整體效果。作為名詞來講,位置是指物或人所處的地位;作動詞來說,位置是指布置或安排。中國畫古往今來都重視構圖,講究賓主、虛實、疏密、留白、聚散、藏露等關系。古今畫家也通過疏密和留白的對比來表現自身的繪畫風格,其中元四家中的王蒙和倪瓚的構圖形式值得我們學習,從兩位畫家的作品入手著重論述疏密和留白的對比,以此引出一些受影響的畫家,從而更好地表明謝赫關于空間形式的美學理論在繪畫藝術創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時也進一步論述了“經營位置”的時代意義。

關鍵詞:謝赫六法;經營位置;空間形式;構圖,疏密;留白

一、謝赫六法之“經營位置”的重要意義

出生在南齊的畫家謝赫,同時也是一位繪畫理論家,他善于作風俗畫和人物畫?!豆女嬈蜂洝肥撬闹匾?,被稱為我國最古老的繪畫論著。文中主要評價了27位著名的有影響的畫家,是中國畫繪畫理論歷史上的第一次系統性總結。其中對后世影響最大的還屬中國繪畫的“六法”,對中國古代繪畫創作的影響極為深遠,成為后世畫家、批判家、鑒賞家們所遵循的原則。

謝赫“六法論”的提出,促使中國古代繪畫理論自覺時代的形成,自此之后的畫家們始終把六法作為衡量繪畫能力高低的標準和重要的美學原則。雖然“六法論”提出時僅僅是一個初步完備的繪畫理論體系大框架,但是慢慢地趨向對現有對象的內在精神的重視,來表達畫家對物體的情感和評價,用筆刻畫對象的形態、色彩和結構,以及構圖和臨摹等。從南齊六法推出到現代,六法被不斷的運用,奠定了中國古代美術理論最具穩定性的代表性著作之一。

二、“經營位置”之含義

謝赫提出的繪畫“六法論”的主要內容是:“一氣韻生動是也,二骨法用筆是也,三應物象形是也,四隨類賦彩是也,五經營位置是也,六傳移模寫是也”。文中這種說法的由來是唐朝美術理論家張彥遠所著的《歷代名畫記》中的記述:“昔謝赫云:畫有六法:一曰氣韻生動,二曰骨法用筆,三曰應物象形,四曰隨類賦彩,五曰經營位置,六曰傳移模寫?!逼渲械牡谖宸ā敖洜I位置”是指繪畫的構圖,經營原意是建筑、營造之意。謝赫以此來比喻畫家作畫伊始的布置?!拔恢谩弊鳛槊~來講,位置是指指物體或者人所處的地理位置;作為動詞來說,位置是指安排或者布置。古往今來構圖都是繪畫的提綱振領,位置需要經營,也就是說構圖需要費盡心思布置,實際上是把構圖和構思看為一體。

構圖又稱為章法、布局,是繪畫創作中的重要環節。一幅美術作品的好壞與構圖緊密相聯,可以說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構圖也必須與畫面的整體立意相結合,也就是說要與畫面的內容相契合。同時,構圖既要對立也要統一。對立是變化的,統一是均衡的。要體現賓主,虛實,疏密,留白,聚散,藏露等關系,只有把這些對立的關系統一在同一個畫面中,才可以稱得上是好的構圖。一幅優秀作品的形成,不僅需要我們在變化莫測的復雜事物中找到頭緒,理出脈絡,分清主次,同時也要有節奏感和韻律感。

在構圖中的諸多關系中,賓主體現在繪畫上就是要處理好畫面的主次關系。每幅作品的主題內容都需要有主有賓,畫面的組成部分也要有主有賓。因此,我們在構圖時不能平等地對待我們所要描繪的所有形象,不可喧賓奪主,相反就會顯得一幅畫平淡無奇、主題模糊。一幅畫的構圖中心主要承擔著兩方面的使命,第一是構圖中的焦點,第二是作為最清晰的繪畫內容,也就是畫面中實的部分。只有這兩點都吻合了,構圖的表現力才最強。賓主既是相互聯系同時又具有從屬關系。賓因主而存在,為了襯托和服務主。失去了主賓也沒有了存在的意義;同樣,主也因為賓的存在更加得豐富,沒有賓就單單的主體也會顯得單調乏味。只有賓主之間相互配合,才使畫面更加完善統一。不能各行其道,各自發展。

在構圖中做到虛實有致是賦予畫面具有生命力不可缺少的藝術手段之一。虛實是互補的,過虛的畫面會給人感覺空虛,無力,輕飄飄的。太實的畫面會給人感覺凝重,堵塞,死氣沉沉的。處理得當的畫面則會給人一種實中有虛、虛中有實的藝術情趣。虛實的處理是非常靈活的,例如淡為虛,濃為實。疏為虛,密為實。動為虛,靜為實。輕為虛,重為實,遠為虛,近為實,白為虛,黑為實。少為虛,多為實等[1]。

構圖中的疏密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大多指畫面中的“聚”與“散”的對立。密也就是指密集處,是整個畫面構成物體的集中處。疏就是疏曠,是畫面中的空曠處[2]。一幅畫的構圖應該有疏有密,只有時疏時密才能打破畫面中的齊頭并進之感。這樣畫面才不會顯得呆板,從而產生富有節奏、有靈氣的藝術效果。在創作一幅作品時,我們要善于利用畫面的“疏”和“密”,“疏”不僅依賴于“密”安排,同時“密”也賴于“疏”的襯托,通過疏密的強烈對比,整個畫面才會顯得更加有生氣。

留白,顧名思義,是指在所繪畫面中留出空白畫面,留白在中國畫構圖形式美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們素來通過“遺貌取神”的方法來對中國畫進行觀察,不僅僅只重視追求客觀物體的自然屬性,而且更加著重于它主觀精神世界的傳達。因此,大多數只會把心中認為最能夠表達畫面主題思想的物體做一些必要的取舍安排,而將一些無關緊要的內容去除掉,這樣留白就產生了。雖然說留白就是在畫面中留出空白,但是留白在畫面中的含義并不僅僅是“沒有”的意思,而是和整個畫面中的所有物體,物體、線面、色彩也是構成畫面的必要組合形式。它不僅起到襯托整幅作品主題思想的作用,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加深了畫面的意猶未盡的意境,形成了可見畫面形象的外延聯想,是“藏境”的描繪手法,也是常說的“筆不到而意到,意不到而神到”的實踐。近現代的著名畫家黃賓虹說道:“看畫不但要看畫之實處,并且要看畫之空白處?!庇纱丝梢?,留白在中國畫中的重要程度。中國畫的留白具有兩個最基本性質,第一是留白的形象性。留白的形象性就是說大多數的留白是根據與留白相聯系的物體進行聯想的形象空缺。第二是留白的非形象性。主要是指這時的留白并不具有與任何形象的聯系性,僅僅是為了突出畫面的主體或者是關于形式美方面的需要。留白一般有六種存在方式:第一表示天地的地方;第二有云、有霧、有水流的地方;第三過于凝聚的地方;第四主體的周圍;第五背景留白;第六形式美的需要。

三、從元四家王蒙與倪瓚的構圖風格看“經營位置”

在畫面當中,疏密和留白的處理是非常難以把握的,如果處理得當,也是比較容易出彩的部分。從古至今很多畫家都有屬于個人特色的藝術語言,都有自己特殊的表達方式。在疏密和留白處理較有特色的畫家有“元代四大家”的王蒙和倪瓚。

王蒙,湖州人。他是趙孟頫的外孫,且山水受趙孟頫的影響,師法董源,巨然,他的山水畫寫景稠密,重巒疊嶂,氣勢充沛,長松茂林;常用解鎖皴、牛毛皴、褐墨苔點;表現的山水層巒疊嶂郁郁蔥蔥,給人一種厚重肅穆之感,對明清及現代的山水畫影響極大。筆者曾多次臨摹過王蒙的傳世代表作《青卞隱居圖》(如圖1)。該畫從上而下布滿了整個畫面,遠景的高山造型險峻奇特,前景的山溪在碎石間跌宕,似能聽見悅耳的回響。用筆較隨意,用色典雅不落俗[3]。王蒙喜用深遠和高遠兼用的構圖手法描繪畫面,他的繪畫風格,相比倪瓚顯得更加大氣磅礴,常用皴法有解鎖皴和牛毛皴,他喜用一些蜷曲如蚯蚓的密密麻麻的皴筆,表現出畫面的厚重感,而且也喜用淡墨勾出石形,并用焦墨皴擦,再點一些褐墨苔點,使石頭看起來更加郁郁蔥蔥,充分展示江南山巒疊嶂、植被茂密的景象。王蒙創造的“水暈墨章”表現技法,豐富了中國畫繪畫技法,他所描繪的南方山水畫的布局多重山復水,表現出林巒郁蔥的氛圍,讓人感受到大氣磅礴的南方山水。

倪瓚,元末明初的畫家,“元代四大家”之一,無錫人,家境殷實,博學多識,同樣師法董源,受趙孟頫影響。但是倪瓚的繪畫風格和王蒙的截然不同,早年的畫風清潤,晚年平淡天真。他的作品《六君子圖》(如圖2)大多疏林坡岸,幽遠曠逸,天真淡雅,筆簡意遠,惜墨如金,常用折帶皴。作品多畫太湖一帶的山水,構圖平遠,繪畫的景物極其簡練,意境荒寒空寂,風格蕭散清逸,簡中見繁。所謂“有意無意,若淡若疏”,形成了清疏蕭條一派。他對太湖的山光水色細心觀察并且加以概括,創造出新的構圖形式,并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這也是謝赫六法“經營位置”的體現[3]。他的作品基本都是近景土坡,旁邊植物三五株,茅屋草亭一兩座,中間則是湖泊和天空,遠處是山脈,整個畫面的境界空曠深遠,此種風格的構圖也是前所未有的。在倪瓚的畫論中,他主張抒發人的主觀感受,認為作品應表現作者的“胸中逸氣”。他的很多繪畫的理論,對明清畫壇乃至現代都有很大的影響,在元四家中,倪瓚在士大夫的心中享譽極高,被稱為“中國古代十大畫家之一”,英國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將他列為世家文化名人。同樣都是南方人,描繪的都是南方山水,王蒙的寫景稠密,大氣磅礴,倪瓚的作品顯得更加意境清遠,天真平淡,構圖更加簡疏平遠。他的很多作品的構圖中有大面積的留白,這是一種非形象性的留白,在中國古代繪畫風格中別具一格。倪瓚的繪畫開創了山水的一代畫風。

圖1

圖2

四、近現代中國畫的構圖風格

現代的傅抱石畫家的構圖也是比較考究的,傅抱石,原名長生,祖籍江西新余,現代著名畫家。早年留學日本,后執教于南京中央大學。善于畫山水,他的“抱石皴”,氣勢豪放,尤其善于描繪泉水雨霧之景;他也善畫石頭,他喜歡用石頭構圖,石頭在他的畫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被稱為“第二石”。他的構圖善于以險取勝[4]。他也喜歡以詩入畫。古往今來的畫家從唐詩中取素材都比較普遍,但傅抱石先生創作的唐詩詩意畫利用自己的特殊藝術語言,形成自己的風格。他的創作是根據古詩立意的,抓住詩的精神實質進行藝術再創作,叫做據詩立意。人民大會堂上的巨幅畫作《江山如此多嬌》是傅抱石先生和關山月先生合作的一幅作品。這副巨作是根據毛澤東的詞《沁園春·雪》為內容所創作的,題目是周恩來總理定的。這副作品在構圖上有很多設想,但有束手束腳之感,因此“抱石皴”技法沒有很好的應用,但是這副作品的大尺幅、大氣勢,卻是無與倫比的。

近現代的另一位有名的畫家,齊白石,祖籍安徽宿州碭山,生于湖南長沙湘潭,原名純芝,號白石,是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書法家、篆刻家、世界文化名人。善畫山水、花鳥、人物、蟲魚,尤其善于作魚蝦蟲蟹,造型簡練生動。每個藝術家都帶有自己造型上的美學尺度,“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這是齊白石的整個藝術格調[5]。造型上的表現,不僅與物體有關,也與畫家的感受方式有關。不論是他的魚蝦蟲鳥,還是墨葉紅花,他都能非常巧妙地把寫意花鳥與工筆草蟲結合在一起,這些造型都是齊白石的色彩構成,他不僅屬于形式更屬于內容,這也是他對于鄉思情感的流露。同時齊白石對于點、線、面的構成也極其重視,因此他的大多數的作品多有奇妙的章法和生命的律動。齊白石在自己的作品的畫面中重視留白,他既能做到虛實面積的對比協調,又能夠照顧到墨處與虛白處的和諧統一,令人充滿了無限遐想。

五、結語

綜上所述,謝赫六法“經營位置”對中國畫的影響以及對古今中國畫家的影響是深遠的。不管歷史長河中中國畫的構圖如何發展,構圖的基本規律不會變。只要我們遵循規律,不論如何組織變換都可以滿足賓主、虛實、疏密、留白等規律。隨著歲月的變遷,中國畫的構圖更趨向完善,這都與謝赫六法“經營位置”的影響密不可分。隨著全球化的加劇,中國的經濟和文化水平的快速發展,西方文化不斷地滲入,中國畫也面臨了新的挑戰,對構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也要結合當今社會的需求,不斷完善并加以創新,賦予“經營位置”全新的時代意義。

參考文獻:

[1]于安瀾.畫品叢書[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2:15.

[2]李峰.中國畫構圖法則[M].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5:60.

[3]楊建峰.元四家(上、下)[M].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09:179-256.

[4]傅抱石.傅抱石精品書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

[5]齊白石.齊白石全集[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6:79.

責任編校謝賢德

作者簡介:徐楠楠(1989-),女,安徽淮北人,宿州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助教,碩士。

收稿日期:2016-03-18

中圖分類號:J2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683(2016)02-0110-03

猜你喜歡
構圖留白
淺析中國山水畫構圖與平面構成的關系
淺談中國民間藝術門神的造型研究
“留白”在中國山水畫中的重要作用探討
解讀阿恩海姆的藝術“張力”理論
論中國國畫構圖中的構成元素
淺析電視劇敘事藝術與畫面技術的結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