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域活動型童話表演游戲的有效組織和指導

2016-05-14 09:14施雯雯
好家長·幼教新天地 2016年9期
關鍵詞:花店童話創設

施雯雯

摘要:區域活動型童話表演游戲為童話表演游戲中的一種,即在區域活動空間開展的童話表演游戲,它具有“自主性強”“游戲成分多”等特點。本文旨在對區域型童話表演游戲進行研究,從幫助幼兒理解童話,創設活動區域,幫助幼兒完善游戲內容以及如何對幼兒游戲進行評價四個角度闡述區域活動型童話表演游戲中教師的有效組織和指導,從而培養幼兒各方面的能力,促進教師自身的專業化成長。

關鍵字:幼兒游戲

區域

幼兒園教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童話表演游戲作為創造性游戲的一種。深受幼兒喜歡,它集表演性、游戲性、創造性為一體,對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和發展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長期以來。幼兒園表演游戲的開展中一直存在著“重表演、輕游戲”的傾向。要想轉變這種傾向。必須把幼兒園表演游戲定位在游戲上。關注、考慮幼兒自身的興趣和需要。在區域活動型表演游戲時。教師要在組織和指導過程中。賦予幼兒更多自由選擇和自主定向的權利。使其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

一、幫助幼兒理解童話。豐富生活經驗

幼兒對作品的理解是進行表演游戲的前提,作為教師,我們能做的就是優化活動程序和方法,盡可能地使幼兒能積極地投入故事中去,促進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首先,多角度地對故事內容進行闡述,激起幼兒對故事內容的興趣。教師可以有感情地講述故事,用不同語調表現不同角色的說話聲音,并以手勢相伴,使作品中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現在幼兒的眼前,也可以將欣賞內容通過兒歌、視頻、動畫、圖片等幼兒易理解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幼兒積極、主動地欣賞作品,感受故事作品中的形象、意境和語言文字的優美,這是活動的基礎。如《小兔乖乖》,教師用不同的聲音和動作演繹兔媽媽和大灰狼,讓幼兒感知故事中兩種不同的形象。

其次,在故事欣賞過程中,引導幼兒多思多想多辨,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與記憶。如在欣賞故事《誰咬了我的大餅》中,在開始就出示被咬了一口的大餅,讓幼兒發揮想象力,猜想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在接下來每次小動物咬了一口大餅后,除在實例大餅上展示,還展示出每種小動物的牙齒印,讓幼兒對每種小動物的牙齒印有一個深刻的印象,以便進行對比,便于猜想出到底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最后,在欣賞故事后,鼓勵幼兒表演或用畫筆進行表達,以加深幼兒對故事作品的理解。

二、創設活動區域,布置游戲場景。投放玩具和材料

區域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內容豐富多彩,作為教師的我們,應根據不同童話故事內容的需要開展相應的區域活動型童話表演游戲,主要包括閱讀區(分角色閱讀)、美工區(制作故事壁報、制作連環畫冊)、表演區(頭飾、木偶類表演)等。

首先在創設活動區域時,鼓勵幼兒根據自己對作品的理解選擇區域活動開展游戲。以《三只蝴蝶》為例,有的幼兒提議給蝴蝶翅膀進行繪畫裝飾,有的幼兒還提議開個蝴蝶時裝秀,有的幼兒提議開個花店,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無窮的,可以根據不同的故事內容創設出不同的區域活動,我們應善用這些,使活動更貼近幼兒,更易被幼兒接受。

在確定活動區域后,教師可引導幼兒主動約伴組成小組,共同探討游戲的內容和玩法,以及游戲所需材料的選擇和準備,與同伴認真、積極地創設環境。在此過程中也要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選擇性,讓幼兒參與到游戲玩法的制定中去,如花店游戲,每次兩個人玩,一名“服務員”負責向“顧客”介紹、推薦花朵,一名“收銀員”負責收銀;在確定了游戲的內容和玩法后,幼兒共同商討“需要什么道具、材料”和“怎么用”,教師鼓勵和支持幼兒參與游戲材料的設計和準備。如花店游戲,讓幼兒共同討論需要哪些道具,幼兒第一個想到的當然是花,那花從哪里來?最后商討的結果是我們自己做。接下來問題又來了,花該怎么做呢?幼兒一下子都愣住了,這時我想起以前教他們折過郁金香,就提醒幼兒想想郁金吞能怎么折,幼兒一下子又活躍起來了,花的問題自然而然解決了。在幼兒解決不了問題時,我們能做的是給幼兒適當的提示,引導幼兒利用已有經驗去解決問題,在這樣一個探討游戲所需材料的過程中,發揮了幼兒的想象力,培養了他們的創造力,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自主性。

在創設表演環境中,教師和幼兒之間是平等合作的師幼關系,讓幼兒主動參與場景與道具的設計與準備,而教師需要給予必要的提示和幫助,為幼兒提供必要的輔助材料。

三、幫助幼兒完善游戲內容。有效指導幼兒游戲

在游戲創設的起初,游戲的內容和玩法肯定是不完善的,當問題出現時我們應以啟發式的問題和商談式的建議引導幼兒逐步建立和完善游戲規則,創造性地使用材料調整環境,幫助幼兒能按自己的計劃行動,不斷地創新游戲情節。

在對幼兒進行游戲的指導過程中需要教師適時地介入進行干預,方法分為外部干預和內部干預兩種。外部干預即教師在區域外及時向幼兒提供合理性建議,控制過分的行為,但教師要注意把握時機。如花店游戲中出現了“花荒”的問題,當問題出現時,我并沒有立即進行干預,而是在游戲過后把這個問題拿出來,引導幼兒思考能不能在游戲中加入一個做花的角色,就這樣“花朵制作員”的角色便應運而生。在這個問題上我還做了延伸,讓幼兒共同商討當不需要做花時這位“花朵制作員”還能干什么。最終幼兒根據日常生活經驗提出了包花束和送花的工作。

內部干預即教師扮演游戲中的一個主要角色,引導兒童的游戲進程。如花店游戲中,有一名顧客進入花店,要買一束玫瑰花,店員回答:“我們店里只有郁金香賣,沒有玫瑰花?!笨吹竭@一幕,我立馬用皺紋紙做了一朵玫瑰花進入花店:“我要買一束這樣的七彩玫瑰花,你們店里有賣嗎?”機靈的“花朵制作員”立馬走過來:“有的有的,明天包好送到你家可以嗎?”說完還請我把那朵花留了下來。第二天,只見昨天的“花朵制作員”給我送來了一束自制的玫瑰花,原來小家伙要了那朵花是回去尋求媽媽的幫助,小家伙真是個機靈鬼。那天之后,花店里不僅多了玫瑰花,還有向日葵、一串紅、菊花……花店的生意越來越紅火,訂花的人絡繹不絕。

教師在觀察的基礎上適時介入進行指導,能在幼兒的游戲中起到引導作用,在幼兒游戲的興趣與需要的基礎上幫助幼兒獲得更大的發展,并使游戲得以延伸。

四、教師如何對幼兒游戲進行評價

把游戲的總結評價定在分享快樂和經驗上,以幼兒的表達、交流、展示、討論和小組間交往活動為主。為幼兒創設一個環境,為幼兒提供一個自我評價和評價他人的機會,是提高幼兒自信心的重要環節。首先是自我評價,給孩子提供一個輕松、自由的環境,讓他們先談談自己今天表演了什么,是怎么表演的,讓幼兒先肯定自己:其次是評價他人,讓幼兒談談今天自己最喜歡的表演以及喜歡的原因,讓幼兒各抒己見。在自我評價和評價他人的交互進行中,幼兒的評價能力、交往能力都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其實在組織和指導幼兒進行區域活動型童話表演游戲的過程中,教師以幼兒為主的意識是最重要的,不管是童話故事的選材、活動區域的創設、材料和道具的制作,還是游戲內容的完善、游戲的評價都應做到以幼兒為主。讓游戲性先于表演性,采取不同形式、方法,鼓勵幼兒積極地以主人翁的態度參與表演,通過自身努力獲取成功,不僅能滿足幼兒表演的欲望,增強其自尊心、自信心,還能使幼兒在知情意行等各方面有所發展。

猜你喜歡
花店童話創設
王躍農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美美花店
創設可操作得區域環境
你有怪癖嗎?
花店的招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