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展主題班會 提高班級德育實效

2016-05-14 05:09張少珍
教學研究與管理 2016年7期
關鍵詞:主題班會實效德育

張少珍

【摘 要】德育是學校教育工作中的首要工作,班主任是學校德育工作中最直接、最重要的實施者,主題班會是實現主體性德育的一個有效載體。通過主題班會,可以使學生圍繞某個主題參與到活動中去,在活動中去體驗、去感悟,從而達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發展的目的。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充分利用主題班會有計劃、有意識地創設優良的育人環境,可以達到加強學校德育工作實效性的目的。

【關鍵詞】主題班會;德育;實效

德育教育的特點是從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優良的品質著眼,從細微處著手,不斷地強化、深化,在潛移默化中、在學生的認同中完成對學生的教育。主題班會對學生的教育作用不可低估,是教育學生的良好手段,班主任通過觀察學生的日常行為,尋找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并將之升華成班會課的主題,在主題班會課上,班主任老師可以圍繞這些特定的主題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心理教育,與在其他場合、其他形式的德育相比,它更能促進正確的班集體輿論的形成,推進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運用主題班會來提高德育實效,是一條切實可行的有效途徑。

1. 主題班會體現了教育中的全面性,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是符合在集體中進行教育的原則。通過集體教育學生個人,通過學生個人轉變影響集體,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與集體的教育力量結合起來。

2. 主題班會具有實效性。它是圍繞某主題來進行的,大多數情況是根據學校和班級具體情況和存在問題來進行,能夠方便學生提高認識并采取相應的行動。

3. 主題班會可以針對重大節日或某個紀念日來進行,使同學們的情感緣事而發,從而使主題班會具有時效性和鮮明的情感傾向性。

筆者基于自己將近七年的教學實踐,針對學校實際與學生的基本情況,努力探索主題班會的形式與內容,經過不斷地反復實踐,初見成效。以下是筆者的幾點嘗試:

一、根據學生的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確立和策劃班會的主題

主題班會是班集體建設的一項必要活動,可以討論思想品德問題,也可以討論班級工作,還可以讓學生談認識、交流思想、介紹經驗,開展表揚與批評。主題班會的開展要確立、策劃好主題。主題的策劃,具有導向性作用。那么,如何進行主題的確立與策劃呢?筆者認為主要在于把握好三個原則:教育性、針對性、計劃性。

(一)確定教育目的,富有教育性

主題班會必須有明確的教育目的,主題的確定與設計必須具有鮮明的目的性,決不能搞形式、走過場。

主題班會的教育目的大體可以分為如下幾類:

1. 思想觀點、政治立場、首先品質方面的教育。如對學生進行人生理想教育、國情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

2. 端正好學習目的、態度的教育。如對學生進行熱愛科學、反對迷信的教育、為振興中華而學習的教育。

3. 創“三好”、比貢獻教育。如對學生進行創“三好”教育、“五講四美”教育,愛集體教育、愛勞動、比貢獻教育等。

(二)結合學生實際,具有針對性

主題班會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主題的確定必須尋找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典型的思想問題。具體來說,就是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及身心特點,思想發展的脈絡,結合學校、家庭、社會生活實際,針對學生在思想、學習、生活方面出現的問題,廣泛選取題材,進行篩選、策劃、組織、及時對學生進行教育。要做到有針對性,班主任必須善于搞好調查研究。作為班主任,對于本班學生的精神狀態、學習風氣、健康狀態、輿論、班風和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數,了如指掌。只有這樣,才能摸清學生狀況,抓住當前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并能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對策,促使學生的思想朝健康的方向發展。

(三)認真確立主題,做到計劃性

主題班會必須有計劃性,有嚴密的序列步驟,不能隨意而發。教育性、計劃性三者是統一的。

1. 要根據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有計劃、有步驟地設計出一個總體方案。

2. 對所在學期的班會活動有一個總的計劃。

3. 對組織每一次班會要有一個具體的計劃,如選擇什么樣的主題,采用哪些內容和形式,達到什么教育目的等等。有了計劃,主題班會就會目標明確,進行順利,能夠較好地達到預期目的。

二、根據青少年的特點,選擇適當的組織形式并加以實施

班會的主題確立和策劃好之后,第二步就是選擇形式和實施問題。班會的形式要符合青少年的特點;要不拘一格、豐富多彩,要充分做好發動,準備工作;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把班會的思想性、知識性、教育性、趣味性統一起來,融為一體。

(一)主題班會要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寓思想教育于生動活潑的形式之中

小學生正處于長知識、長身體階段。他們思想活躍,樂于思考,對新鮮事物充滿強烈的好奇;他們精力充沛、活潑好動,有多方面的興趣愛好,有強烈的求知欲望;他們喜歡參加新穎活潑、知識性強、富于幻想的活動,而對抽象的、空洞的說教不怎么感興趣。因此主題班會必須適應小學生的這些特點,多開展生動活潑的活動,把德育滲透在活動之中。

(二)不拘一格,采取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

開好主題班會,除了要有好的主題之外,還必須注意形式的多樣和生動。班會的形式是豐富多彩,不能搞一種死板的模式。只有多樣化,才能適應少年兒童的特點,為他們所喜聞樂見,滿足他們求知、增長才干、抒發思想感情、關心時事政治和走向社會等多方面的需要,從而調動其積極性,使他們受到教育和鍛煉。

主題班會可以有如下一些形式:1. 主題交流會;2. 演講和競賽;3. 座談和辯論;4. 野外活動;5. 社會調查成果匯報;6. 文藝表演;7. 經驗介紹。

(三)充分做好準備工作

準備的過程本身也是不斷教育學生的過程。因為學生在準備過程中的交流、合作、溝通、采訪、整理資料、聆聽等等,就能產生一種自我的體驗與感受,形同于一種隱形的課堂德育。再者,充分的準備才能使主題班會順利開展,是達到預期的效果重要的重要保障。

(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新課程改革提倡“以人為本”的新理念,關注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班主任在新時期的德育工作中扮演的是“指導者”的角色。主題班會的策劃與實施,離不開教師的指導,但更重要的是發揮學生個體優勢和自主地位。使學生成為班會的主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班主任的指導思想是通過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出來的,因此,在準備、組織召開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充分相信學生,放開學生、指導學生,讓學生既當主人、又當參謀,任何情況下都不要由老師包辦人替。

三、班主任要善于鞏固主題班會的成果

班主任要考慮主題班會的選題、組織形式,要考慮主題如何深化和成果如何鞏固,怎樣讓學生進入并保持最佳狀態……這就需要搞好主題班會的總結,并在總結中善于借題發揮,還要做好追蹤教育。

(一)班主任要善于總結

做好活動總結是德育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在主題班會當中,學生的認識有時并不是一致的,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有時還有分歧,有些發言往往有片面性和局限性。由于學生的年齡、知識和認識水平方面的原因,有些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現象;有些僅憑個人好惡來判別事物的善惡美丑,缺乏客觀的標準;有些發言有明顯的個人感情色彩,而缺乏理性的分析判斷……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就要善于利用總結來啟發、誘導和點撥,使同學們能認識到事物的本質,認識到召開班會的目的、認識到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班主任要善于借題發揮

“借題發揮”是班主任必須掌握和經常運用的手段。在德育過程中,班主任要抓住各種時機對學生進行教育,提高他們的認識。借題發揮還指在班會總結中,班主任要善于由引及彼、由表及里、由現象到本質,使主題班會發揮出多種教育作用。

(三)班主任要做好追蹤教育

要使主題班會真正起到教育教學作用,決不能忽略最后一個環節,就是深化主題和鞏固成果,也就是在主題班會后要進行“追蹤教育”。

1. 在主題班會活動之后,要及時掌握來自學生中的信息反饋,抓住學生思想情感方面的變化,繼而加以引導,促其升華。

2. 主題班會做出的決定,班委會要認真監督執行,并付諸行動,主題班會的成果才能發揮出它的效用。

3. 要有一定的獎勵機制,讓學生在不斷地得到肯定中堅定自己的信念,讓德育變成學生的一種長期保持的習慣性行為。

猜你喜歡
主題班會實效德育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國際學校主題班會模式研究
論創新教學方法對中學政治課堂教學實效的提升
從細節處找英語實效
小學品社課堂結合時事教學初探
高中歷史“自主導學”模式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反思
怎樣開展主題班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