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芋病蟲害防治技術探析

2016-05-14 18:41周秀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6期
關鍵詞:山芋防治病蟲害

周秀

摘 要:山芋是我國重要的農作物,山芋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對于提高山芋的產量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對山芋常見的病蟲害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的方法

關鍵詞:山芋;病蟲害;防治

山芋,又名甘薯、番薯、紅薯、山芋,屬甘薯屬、甘薯種的蔓生草本植物,在熱帶為多年生,溫帶因冬季蔓葉枯死,成為一年生。山芋塊根富含淀粉、糖分、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等,是糧食、果蔬兼用的營養食品。山芋的蔓葉是很好的飼料。山芋具有高產穩產和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的特點,在肥水條件較好的土地上種植,平均畝產可達2000~3000公斤,高的可達5000公斤以上。但是各種病蟲害一直制約著山芋的產量,因此,一定要針對各種病蟲害進行有效的防治。

一、山芋病害防治技術

1.山芋黑斑病。山芋黑斑病主要危害薯苗和薯塊。薯苗染病初期幼莖地下部分或莖基部產生梭形或長圓形稍凹陷的黑斑,逐漸向地上蔓延,成為縱長病斑,繼續擴大使幼苗莖基部全部變黑。病苗定植不久,葉片變黃,植株矮小,最后病株地下部腐爛。薯塊染病初病部呈圓形或近圓形凹陷膏藥狀病斑,堅實且輪廓清晰,中部生灰色霉層或黑色毛狀物,嚴重時病斑融合成不規則形。病菌深入薯肉下層,使薯肉變成黑綠色,味苦。病部木質化、堅硬、干腐。對于該病的防治方法,合理輪作,選擇抗病能力強的優良品種,建立無病留種地;育苗前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加新高脂膜800倍液浸種5分鐘處理好種薯,對于移栽前的幼苗可用50%乙基托布津500倍液加新高脂膜800倍液浸苗10分鐘,進一步殺菌。加強田間管理,適時中耕保墑,合理追肥,并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護肥效,在山芋分枝結薯期后適時噴灑地果壯蒂靈,以有效控制地表上層枝葉狂長,加速地下塊莖超快膨大,增強抗御蟲害能力,確保山芋的優質高效和豐收。藥劑防治,發病初期應根據植保要求噴施針對性藥劑(如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5%百菌清500倍液)進行滅殺,每隔7-10天1次,連噴3-4次;并配合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強藥效,鞏固防治效果。

2.山芋軟腐病。山芋軟腐是山芋貯藏期較常見的病害。病害首先在傷口處發生,開始如水浸狀,以后組織變成褐色,逐漸腐爛至整個薯塊。薯皮破裂時流出黃褐色帶酒香的汁液,皮變為灰白色(見圖3)。山芋軟腐病病菌大部分是從空氣中傳播,由傷口入侵山芋塊根,寄生性很強,可以在土壤、空氣、病殘體和薯窖中長期存活。在溫度15~23℃,相對濕度75%~84%的條件下發病率最高。相對濕度76%~86%,氣溫29~33℃,相對濕度高于95%不利于孢子形成及萌發,但利于薯塊愈傷組織形成,因此發病輕。預防山芋軟腐病主要以預防為主,尤其要提高收獲、貯運過程質量,盡量防止機械損傷。其次在收獲后立即入窖,利用窖內原來較高溫度促進傷口愈合?;虼娣旁跍嘏氖覂?,嚴防山芋后期受冷、受凍。

3.山芋黑斑病。山芋黑斑病是山芋生產上的一種重要病害,我國各山芋生產區均有發生。在山芋整個生育期均能遭受病菌危害,主要危害塊根及幼苗莖基部。病苗基部葉片變黃脫落,地下部分變黑腐爛,苗易枯死,造成缺苗斷壟。收獲前后發病最多,病斑為褐色至黑色,中央稍凹陷,上生有黑色霉狀物或刺毛狀物。病薯變苦,不能食用。山芋黑斑病的防治主要以農業措施為主,實行輪作倒茬,建立無病種田,采用高剪苗進行大田種植。栽插時可用50%甲基硫菌美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或50%多菌靈2500~3000倍液,蘸根底部6~10厘米,浸泡2~3分鐘處理種苗;種薯處理,用50%多菌靈可濕性分劑500倍液浸種薯3~5分鐘后晾干入窖。山芋高溫愈合處理是防止黑斑病最有效的方法,值得提倡。

二、山芋常見蟲害

1.象鼻蟲。又稱山芋蟻蟓或山芋小象甲,屬鞘翅目,蟻象蟲科,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山芋生產上的一種毀滅性害蟲,通常使山芋減產20~50%,損失嚴重,甚至絕收,是山芋生產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分布于長江以南各縣,全年發生6~8代,成蟲壽命長,世代重疊。從山芋幼苗到收獲,象鼻蟲幼蟲和成蟲均能為害山芋,而以幼蟲蛀食薯蔓和薯塊為主,使莖葉生長緩慢,同時,大量幼蟲蛀入薯塊,使薯塊變黑,氣味辣臭,人和家畜均不能食用。目前,世界上尚沒有找到有效的抗蟲基因,至今仍沒有培育出高抗象鼻蟲的品種。由于象鼻蟲多在地下塊莖為害,世代重疊,給人工和藥物防治帶來很大困難,目前,對該蟲還沒有較理想的防治方法??刂粕接笸寥篮οx的方法主要有生態防治及化學防治等。一般用化學農藥防治成本高,且因殘毒等問題,較少應用。建議綜合防治象鼻蟲措施:水旱輪作;對山芋病蟲害多的田地,進行灌水殺滅蟲源,充分犁耙翻曬土壤,并用“好年冬”和“殺蟲丹”等土壤處理劑處理;殺滅種苗蟲源,可用樂果等殺蟲劑先噴殺準備采苗的山芋田地,種前,可用樂果500倍液浸山芋藤的基部1~2分鐘,種后1星期,打一次樂果或敵百蟲(正常用藥量),對準薯苗和藤頭噴,或用80%敵百蟲500倍液澆灌蔓頭1~2次,可殺小象鼻蟲。以上防治措施不必全用,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用,樂果等農藥均按正常用藥說明使用。

2.麥蛾。山芋麥蛾又名山芋卷葉蟲,是一種以幼蟲吐絲卷葉,在卷葉內取食葉肉來進行危害的害蟲,主要為害山芋、蕹菜和其它旋花科植物。近年來在我地有危害加重的趨勢。據調查,在山芋上一般地塊被害葉率為60% -70%,嚴重地塊達90%以上,給山芋的生產造成了損失;蕹菜受害后,其葉片、嫩梢被卷食,不但影響蕹菜生長,而且嚴重影響其品質,降低了食用價值和商品價值。山芋麥蛾1年發生3-4代,世代重疊。該蟲以蛹在田間殘株和落葉中越冬,越冬蛹于6月上旬開始羽化,6月下旬在田間即見幼蟲卷葉為害,8月中旬以后田間蟲口密度增大,危害加重,10月份后老熟幼蟲化蛹越冬。根據山芋麥蛾的發生規律和危害特點,可從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兩方面著手防治,在蕹菜上應以農業防治為主,輔以化學防治。秋后要及時清潔田園,處理殘株落葉,清除雜草,消滅越冬蛹,降低田間蟲源。田園內初見幼蟲卷葉為害時,要及時捏殺新卷葉中的幼蟲或摘除新卷葉。藥物防治應掌握在幼蟲發生初期施藥,噴藥時間以下午4-5時為宜,此時防治效果較好。首選藥劑以48%樂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防效可達90%以上。此外,山芋田可選用50%甲胺磷乳油1000一1500倍液、40%久效磷乳油1500一2000倍液和40%氧化樂果乳油1000一1500倍液噴霧防治;蕹菜上選用20%除蟲脲懸浮劑1500-2000倍液、B.T.乳劑(100億孢子/ml)400一600倍液、40%樂果乳油l000一1500倍液噴霧防治,效果均較好。特別強調的是蕹菜上在施用48%樂斯本乳油和40%樂果乳油防治時,應在施藥7天后方可采收食用。

3.天蛾。主要寄主有山芋、蕹菜、扁豆、赤小豆等。 發生規律: 5-8月份雨水偏少,有輕微旱情,經蟲即有可能嚴重發生危害,在雨量過多或過于干旱時,發生危害則輕。 防治方法: 當薯田平均百葉有2頭幼蟲時應立即施藥??捎?.5%敵百蟲粉,每667平方米噴2千克,或用90%晶體敵蟲、或80%敵敵畏乳油2000倍液噴霧。

三、結語

總之,在山芋的整個生長期的各個階段,都會受到各種病蟲害的侵襲,因此,一定要采取各種有效措施進行科學的防治,才能獲得好的收成。

參考文獻:

[1]賀達漢,紅薯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體系[J].中國農學通報,2013.

[2]姚麗美,南方部分地區甘薯病蟲害發生規律初探[J].江蘇農業科學,2013.

[3]范昭能,山芋病蟲害發生防治現狀及防治技術規范[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14.

猜你喜歡
山芋防治病蟲害
春季葡萄苗病蟲害咋樣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蟲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蟲害
山芋飄香的春天
山芋飄香思緒濃
挖山芋
山芋歲月
公路橋梁常見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梨病蟲害防治時間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