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鵝巴氏桿菌病的診斷與防治

2016-05-14 20:11錢金華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6期
關鍵詞:鵝場病鵝鵝群

錢金華

摘 要:2016年4月,蘇州市吳中區金庭鎮某規模場所養殖的6000余只太湖鵝發生一種急性的烈性的傳染病,發病率達25%以上,死亡率達10%左右。通過臨床癥狀和流行病學分析,尸體剖檢和實驗室檢驗與分析,確診為禽巴氏桿菌病,通過中西藥結合治療以及同時注射疫苗,疫情得到很好的控制。作者特以此次實習過程中遇到的鵝巴氏桿菌病例進行分析和總結,歸納出鵝巴氏桿菌病的一些診斷和防治方法。

關鍵詞:鵝;巴氏桿菌??;診斷與防治

禽巴氏桿菌病由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的禽類急性敗血型的傳染病,也稱為禽霍亂。表現為發病急,死亡率和發病率都很高,而且死亡速度相當快。對養鵝業危害極大。如果不及時對該病進行診斷與防治,必將對養殖業造成較為嚴重的經濟損失。

一、病例介紹

1.基本情況。蘇州市吳中區金庭鎮某鵝場共飼養太湖鵝6000余只,平均體重4.3~5.5公斤,公母比例為1:6。每日飼喂三次,但日常飼喂中并未飼喂鹽和礦物質飼料,長期缺乏青綠飼料。2016年3月底,該場從其他地方新購進太湖鵝1000余只。

2.發病情況。鵝場飼養員于2016年4月2日清晨給鵝喂食的時候,觀察鵝群沒有發現異常情況,采食量和精神狀態也要都表現正常。4月4日,飼養員再次飼喂鵝群的時候,鵝場有58只鵝死亡。飼養員初次判斷是由于大腸桿菌造成腸道感染導致死亡,于是用藥物氟苯尼考進行治療,但治療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病情也沒有得到控制,反而加重蔓延,到4月10日時,該場6000只太湖鵝已死亡500余只。于是畜主急忙到我防疫站求診,最終我防疫站獸醫確診該次鵝批量死亡原因為禽巴氏桿菌病。

3.病原。本病病原菌是多殺性巴氏桿菌,呈卵圓形、少數球形,短小桿狀。沒有鞭毛和芽孢,不能夠運動;血液涂片經過瑞氏染色后,可以觀察到菌體呈兩極的著色;屬于革蘭氏陰性菌,普通培養基上37℃培養18h~24h后出現灰白色、邊緣整齊光滑的菌落,直徑1~2mm。

4.理化特性。消毒藥對巴氏桿菌都有很好效果,通常情況下1%漂白粉、5%生石灰、0.02%升汞溶液、50%酒精1分鐘即可將該菌殺死。巴氏桿菌對熱敏感,病菌在干燥的情況下,很快會死亡。60℃經10分鐘即死亡。在陽光直射情況下,病菌也會很快死亡。溫度較低的情況下,死鵝帶有的巴氏桿菌可存活很長一段時間,病菌掩埋在土壤中可存活長達半年之久。在腐敗尸體中可存活3個月。

5.流行病學。鵝巴氏桿菌本身為禽巴氏桿菌,禽巴氏桿菌會侵害所有的野禽及家禽,鵝易感染此病禽巴氏桿菌病的發生常呈流行性,散發性。

6.臨床癥狀。鵝群的采食量很明顯的下降,少食或不食,鵝體消瘦,母太湖鵝產蛋減少或停止,精神沉郁,將病鵝倒提時,從口鼻流出大量黏液。病鵝行動遲緩,還帶有跛行。羽毛濕潤、松亂,并且體溫會升高到42.5~44.3℃之間。發病的鵝還帶有咳嗽、氣喘、張口呼吸、甩頭、搖頭等等的癥狀。

7.病理變化。病理變化因病鵝病程的不同而不同。(1)最急性型。死亡病鵝并沒有明顯的病變,通常會發生急性死亡。(2)急性型。死鵝大多十二指腸出血較為嚴重,肝臟腫大以及表面有針尖大小的灰白色或灰黃色的壞死點。(3)慢性型。其特征為局限性感染,病變也有不同。病鵝鼻腔還有上呼吸道有積液,關節面粗糙,關節囊增厚,肝臟腫大,發生脂肪變性和局部壞死。

8.尸體外觀檢查。病鵝尸體外觀現羽毛顏色不純、蓬亂,口腔內有粘液,鼻腔內也有粘稠的分泌物。肛門周圍的羽毛沾有灰白色的稀糞。

9.尸體剖檢變化??偣财式?6只病死鵝??谇缓脱屎韼в写罅筐ひ?,氣管也被黏液堵塞,呼吸道出血嚴重;尸體發硬,全身局部組織、粘膜出血;肝臟腫大以及表面有針尖大小的灰白色或灰黃色的壞死點。病鵝的關節面不光滑 關節腫脹;有的病鵝卵黃破裂。我將該16只病死鵝剖檢變化如下:

10.實驗室檢驗(病原學觀察)。取病死鵝的內臟組織血液,用來行瑞氏染色。在顯微鏡下可清晰看到兩端顏色較深的巴氏桿菌。

11.診斷。根據鵝場發病、臨床癥狀和組織病變情況,可進行初步診斷,進一步確診必須要進行巴氏桿菌的涂片染色鏡檢。

12.治療措施。已經發病的養鵝場需及時選用相應藥物進行治療。

(1)西藥治療。常用的西藥治療有恩諾沙星、諾氟沙星、慶大霉素、星諾明、喹乙醇、鏈霉素等等??捎枚喾N方法給藥。但針對不吃不飲的病鵝,應當采用注射給藥的方法??梢杂们嗝顾睾玩溍顾丶尤胝麴s水中,根據病情嚴重程度,每只鵝每天一次肌注5~10萬國際單位,連續注射三天。

(2)中藥治療。黃連150g,大黃80g,黃芩200g,龍膽草200g,銀花葉250g,板藍根250g,水6000ml,小火煎汁后可做為鵝一天飲用藥量,連用4~5天。

13.防制措施

(1)預防措施。平時養鵝場應該嚴格執行衛生消毒制度;每當引進新的鵝群時,新進的鵝必須先隔離飼養2~4周,待觀察新鵝群無異樣后可混養。疫病流行區可用疫苗進行免疫:①對于2月齡以上的鵝,肌肉注射禽霍亂氫氧化鋁甲醛苗2mL/次, 8~10天后加強免疫一次,效果明顯。②條件較好的少數鵝場,可以從發病鵝體內分離出病菌,自制滅活疫苗。使用時,肌肉注射2mL/只,免疫期通常為3~4個月。③禽霍亂蜂膠滅活菌苗:為保證效果需常溫或低溫保存。2月齡以上肌注1ml,2月齡以下為0.5ml。免疫后5~7天可產生免疫力,時間為6個月,保護率可達90~95%。

(2)撲滅措施。當鵝群發病后,應將全部的病死鵝進行深埋或者銷毀處理,其它病鵝立即隔離治療。發病群中尚未明顯發病的鵝,飼喂含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的飼料,以控制其發病。及時用禽巴氏桿菌免疫血清緊急注射,預防效果更好。污染的鵝舍、運動場地和、以及飲水等用具進行消毒;糞便及時清除,堆積發酵。

二、小結與體會

1.鵝巴氏桿菌病是一種很強的傳染性、死亡率和發病率極高的傳染性疾病。一旦發生,對養鵝場生產造成很大經濟損失,后果十分嚴重。

2.對該病的診斷要點需要有:①觀察病鵝的臨床癥狀,是否具有鵝巴氏桿菌病的特殊的臨床癥狀變現。②觀察病鵝的解剖病理變化,是否有呼吸道粘液的產生,是否內臟出、充血,并有出血點,是否有關節炎系列的病變,是否患有卵黃性腹膜炎等。③進行實驗室檢驗來最終確診鵝巴氏桿菌病。當三種診斷方法都確定為鵝巴氏桿菌的特性時,便可以確定該病為鵝的巴氏桿菌病。

3.對鵝的巴氏桿菌病的防治有點有:①首先注重日常的飼養管理和消毒衛生。②其次接種疫苗是非常必要的預防該病的手段。③當發生鵝巴氏桿菌病病情時,應立即對癥進行相應的治療,可以很好的控制該病的傳播與發展。通過以上三種防治手段可以很好的減少鵝巴氏桿菌病對養殖業所帶來的經濟損失。

參考文獻:

[1]袁圣丹,袁生,張秋. 種鵝巴氏桿菌病的診斷及防治[J]. 畜禽業. 2011(08).

[2]劉明仁,張宏. 鵝巴氏桿菌病病例的診療報告[J]. 養殖技術顧問. 2009(12).

[3]徐波,孫吉虎,陸君榮,逄增娟. 禽巴氏桿菌病的防治[J]. 中國畜禽種業. 2009(04).

猜你喜歡
鵝場病鵝鵝群
幾種鵝寄生蟲病的發病特點、臨床表現及防治措施
被鵝追
淺析雛鵝痛風病的診斷方法與治療措施
鵝流行性感冒的防治
詔安縣肉鵝養殖污染治理概述
種鵝感染鵝羽虱的流行特點及治療方法
紅糖水防止鵝中暑
病鵝的給藥方法及注意事項
如何進行鵝場環境控制
鵝場建筑性生物安全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