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冬季豬常見疾病的防治

2016-05-14 20:39符秀云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6期
關鍵詞:冬季常見病預防

摘 要:隨著中國的養豬業近幾年迅速發展,我國養豬產業結構逐步向集約化、規?;l展,對豬病控制是有效的改善并提高我當前的養豬經濟效益的必然手段。冬季是豬病的高發期,冬春季高發,生豬常因環境質量和營養水平下降而感染疫病,因此,如何搞好生豬安全越冬,減少發病死亡率,是北方地區養豬業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筆者在本文中將北方冬季常見豬病的防治技術做了簡單介紹。

關鍵詞:豬;冬季;常見??;預防

進入冬季后氣溫逐漸降低、日照時間短,豬的免疫力也會有所降低,在密集飼養的豬舍內豬病更容易得以傳播。如果處理不好,很容易造成群體性發病,致使生豬養殖效益下滑。冬季豬病最常見的有輪狀病毒病、豬痢疾、仔豬水腫病、霉形體肺炎、腹瀉病等。

一、輪狀病毒病

該病是由豬輪狀病毒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冬春多發,而且只發生于2 月齡以內的仔豬。該病的主要病狀為仔豬厭食、嘔吐、下痢,治療時可立即停止哺乳,內服葡萄糖鹽水和復方葡萄糖溶液。仔豬黃痢該病又稱早發性大腸桿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一種初生仔豬急性致死性傳染病。該病以排黃色稀糞為特征,少有嘔吐,多發于7 日齡以內的仔豬,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較高。該病的病程較急,發病后一般來不及治療就死亡。如果發現豬群中有1 只仔豬感染,應立即對全群進行預防性治療,可內服慶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磺胺脒等抗菌素,并配合調痢生、乳康生、乳酶生等微生物活菌制劑。仔豬白痢該病又稱遲發性大腸桿菌病,多發于10 日齡~30 日齡的仔豬,呈地方性流行。該病以排白色糊狀稀糞為特征,發病季節不明顯,病死率也不高,但治療不及時易成僵豬。用磺胺脒、土霉素、強力霉素、氟哌酸、痢特靈、白痢散等藥物治療有良效。

二、豬痢疾

該病是由豬痢疾螺旋體引起的腸道傳染病,多發于架子豬,仔豬和成年豬很少發病。該病傳播緩慢,流行期長,發病率高,死亡率低,可長期危害豬群。病豬排出混有多量黏液及血液的糞便,呈膠凍狀。該病用藥物治療效果良好,但停藥后易復發,較難根治??蛇x用痢菌凈、黃連素、痢特靈、桿菌肽、喹乙醇、四環素等藥物治療,如果發現療效欠佳時應盡快調換藥物。

三、豬霉形體肺炎

冬春季節是豬霉形體肺炎的多發季節。該病是豬的一種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潛伏期一般為11 天~16 天,最長的可達1 個月以上。

該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型以仔豬、懷孕母豬和哺乳母豬多發。病豬頭下垂,精神不振,呼吸每分鐘60 次~100次,張口喘氣,并發出哮喘聲,咳嗽少而低沉,黏膜發紫,體溫變化不大,死亡率較高,病程7天~10 天。病豬發病初期常見短而少的干咳,久之變為連續痙攣性咳嗽,尤其以早晚和運動以及進食后或氣溫驟變時最為常見。病程可拖至2 個月~3 個月甚至半年,雖然死亡率不高,但因影響其生長發育而致僵。防治可肌肉注射豬喘平,每日2 萬單位~4 萬單位/公斤體重,連續注射5 天為1 個療程;鹽酸土霉素1 克~1.5 克一次肌注,7 天為1 個療程;氫富馬酸鹽肌內注射,每日1 次,劑量為11 毫升/公斤體重,連續注射5 天;1 克枝原凈粉劑溶于4.5升飲水中,讓豬自由飲服,連服7 天。

四、豬流感豬流感多發生于冬春兩季,呈地方性流行

該病的發病率高,潛伏期為2 天~7 天,病程1 周左右。病豬發病初期突然發熱,精神不振,食欲減退或廢絕,常橫臥在一起,不愿活動,呼吸困難,激烈咳嗽,眼鼻流出黏液。如果在發病期治療不及時,則易并發支氣管炎、肺炎和胸膜炎等,增加豬的病死率。預防該病應鋪墊和勤換干草,定期用5%的燒堿對豬舍消毒。注意天氣變化,遇有降溫要及時采取保溫措施。防止易感豬與感染的動物接觸。用豬流感佐劑滅活苗對豬連續接種2 次,免疫期可達8 個月。

該病無特殊藥物治療,只能采用對癥治療的藥物來減輕病情,同時服用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以避免繼發感染??稍囉脧头絾徇驈头浇饎偼槠鞍逅{根沖劑防治,用量根據豬的體重和藥品的含量確定。對病重豬可合用青霉素和鏈霉素,另加病毒靈同時肌注,每天2 次,連續注射5 天。在飼料中添加2%的抗生素和抗菌素,能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五、仔豬水腫病

該病是由一種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斷乳后仔豬的腸毒血癥。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尤以冬春季節多發,流行較廣泛,致死率高達80%以上。該病主要發生于斷乳仔豬,尤以斷奶后5 天~15 天、生長快、膘情好的仔豬發病多。該病主要因斷奶后飼料突然改變,引起腸道微生物群變化而導致發病。另外,生活環境和氣候條件的變化,飼料中單純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元素等也都是致病因素。

該病發病突然,暴發初期常見不到臨床癥狀病豬就突然死亡。發病稍慢的早期表現為精神沉郁,不食,眼瞼、頭部、頸部和肛門等部位水腫,有時全身水腫,指壓留痕。病初病豬有神經癥狀,表現為興奮、轉圈、心跳增快、震顫、共濟失調、叫聲嘶啞,后期發生后肢麻痹。急性病例4 小時5 小時死亡,多數在1 天~2 天內死亡。年齡稍大的豬,病程可延長到5 天~7 天。補飼含硒和抗菌素的添加劑,給斷奶仔豬適量飼喂大蒜,斷奶時適當減少飼料飼喂量,一周后再足量飼喂等,對預防該病有良好的效果。如因缺硒誘發水腫病,可用0.1%的亞硒酸鈉按每公斤體重1 毫升肌注,每日1 次,連續注射3 天。治療可用安維糖注射液,每頭豬腹腔注射40 毫升~60 毫升,在治療的同時停喂精料,加喂青料,并加強運動。也可選用地塞米松磷酸鈉、磺胺嘧啶及維生素C 注射液大劑量注射。治療時還應配合利尿、緩瀉、排毒,用速尿針劑肌注;灌服鹽類瀉劑如硫酸鎂、硫酸鈉、人工鹽和大黃末、碳酸氫鈉,每日1 次~2 次,連續5 天。

六、仔豬紅痢

該病又稱豬梭菌性腸炎,是一種由C 型或A 型魏氏梭菌引起、主要感染3 日齡內新生仔豬的腸道傳染病。病豬偶有嘔吐,排紅色黏糞,一般來不及治療即死亡。預防是控制該病發生的關鍵措施,一方面要加強飼養管理,保持圈舍衛生,減少感染機會;另一方面,可在仔豬初生3 日齡內每公斤體重每次內服青霉素或鏈霉素8 萬單位,日服2 次,有良好的預防效果。

七、仔豬副傷寒

該病是一種由沙門氏桿菌引起的仔豬傳染病,主要侵害2 日齡~4 日齡仔豬,無明顯季節性。病豬急性型初期便秘,后下痢,排惡臭血便,腹部、耳下、四肢末端、嘴尖和尖等身體遠端皮膚呈紅色,后期變為青紫色,體溫升高。慢性者便秘與下痢交替進行,糞便呈灰色、淡黃或暗綠色,皮膚有濕疹。青霉素、鏈霉素、紅霉素和土霉素等抗菌素對該病無效,用慶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等有一定治療效果。

作者簡介: 符秀云(1977-7),女,遼寧省綏中縣人,本科,遼寧省綏中縣萬家動物衛生監督所,助理獸醫師,研究方向:動物衛生行政,監督執法,動物防疫,檢疫等工作。

猜你喜歡
冬季常見病預防
兒科常見病,貼敷更有效
秋季常見病要早防
簡述冬季仔豬的飼養管理方法
淺談跑步運動中膝關節的損傷和預防
新形勢下預防校園暴力的策略研究
春季羔羊的飼養與常見病的防治
家豬常見病的治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