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地資源保護及生態林業建設研究

2016-05-14 22:09安云鵬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6期
關鍵詞:生態林業發展趨勢建設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在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林業資源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林地資源保護以及推動生態林業建設的穩定與可持續發展已是必然趨勢。林地是森林的載體,沒有林地,林業生態建設就無從談起。保護林地資源就是保護林地資源,保護林地資源,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家園。生態林業能夠因地制宜地構建具有多樣性的森林生態系統,合理發揮人對林業生態系統的調控作用,在森林生態系統的承載能力范圍內充分利用林業資源,以獲取最大的林業資源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因此,分析與探討是林地資源保護及生態林業建設有著深遠意義。

關鍵詞:生態林業; 建設 ;發展趨勢

一、林地資源保護管理和生態林業建設的必要性

林業資源作為生態建設的主體,是規模巨大的生態循環系統,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重要條件,也是國土生態安全的重要保障。我國地大物博,可森林覆蓋率只有18.21%,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林地資源保護不僅能夠確保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還能體現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近年來,城市化、工業化建設進程提速,加上人口增長,消費意識發生改變,這些都對林地資源保護造成一定影響。林業資源中的大部分產品是可再生的綠色能源,在節能減排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同時林業資源也是生態文化的源泉,是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形成的正確經營理念,體現的是人與環境、資源與生態、經濟與自然協調和統一的發展,根據現行的經濟政策及相關技術,結合自身實際不斷的進行調整的發展道路。有些地方不注重林地資源保護,盲目追求工業化進程,隨意做木材加工項目,給林地資源造成嚴重破壞。特別是過量采伐天然林木,導致林地生態功能下降,生物多樣性遭到損害,林地涵養迅速降低,水土流失不可避免。因此,加強林地資源保護管理和生態林業建設,已經成為富民強國的重要戰略。政府相關部門更要成為林地資源保護的主力軍,正確處理好生態環境與經濟建設的關系,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保護措施,把林地資源保護管理工作落實到村到戶。這樣才能確保生態林業建設的順利進行。

二、林地資源管理現狀及存在問題

從提出林地資源管理理念以來,我國林地資源管理部門在這些相關管理工作上下了大功夫,制定了一系列的林地資源管理體系、制度和規范,改善了林地資源監管體系,取得了傲人的成績。但目前的林地資源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不少問題。我國地域遼闊,林地資源分布不均,林地資源管理不周,力度不夠,局部破壞嚴重,超額度砍伐、毀林開荒和濫砍濫伐等破壞林地資源現象仍然不斷發生。嚴重損害國家和集體的林地資源財產,危害生態環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國家林地資源管理制度、法律、規范不夠完善。在制度、法律、規范方面,目前還處在“人治”狀況,林地資源管理法規的不配套會給不法分子制造鉆漏洞的機會,有法不依的現象無處不有;另外,沒有處理好責、權、利三者之間的關系,使得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分配不均、流失過多。

2.管理手段不當,技術不高。目前仍然找不到切實可行的林地資源管理技術體系加以實施,林地資源管理集調查、統計、規劃、設計、管理、監測、采伐一體化,需要建立健全的林地資源管理技術體系,使得這一系列管理信息得到全面共享。要實現快速準確的調查、統計,全面的規劃、設計,高效的管理,有力的監測,科學的采伐仍然有長遠的歷程。

3.只注重眼前效益,沒有用可持續發展的眼光看待林地資源的長遠發展,生態環境意識薄弱。全國很多林區經營森林都是以盈利為主要目的,只注意到眼前利益,對于林地資源保護及生態環境的觀念不強,沒有規劃濫砍濫伐,導致大面積水土流失,減弱地方洪澇災害的抵抗力,這使得森林沒有充分發揮其他方面的效益,保護林地資源便成了一句標語式的口號。

4.大部分林區缺乏科學的森林經營方案。由于各種主觀的、客觀的原因,我國大部分林業經營單位還沒編制可行的森林經營方案,這樣使得確定年森林采伐限額時出現定量不準等問題。

三、林地資源保護及生態林業建設的措施和方法

1.加強林地資源管理,提高生態林業保護意識。林地資源保護管理不只是林業部門的責任,全社會全體公民都應該成為林地資源保護管理的倡導者和保護者。要加大宣傳的力度,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宣傳手段,讓廣大干部群眾都能夠明白保護林地資源搞好生態林業建設的重要性,自覺成為愛林護林的模范。

2.加強林地資源管理,健全林地資源檔案。林業主管部門應對林地的使用、開發、利用和權屬變更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設立林地管理監察機構,實行動態管理,及時變更林地資源檔案,為林地保護管理提供基礎數據。繼續抓好林權登記工作,明確權屬,既要打擊非法占用林地,又要使林權權利人的合法利益受到保護。

3.嚴格執法,對破壞林地的行為嚴厲打擊。林業主管部門應對違法占用林地的行為自始至終保持強有力的打擊態勢,堅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林業部門要充分發揮林政和森林公安隊伍的作用,知難而進,敢于碰硬。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誰破壞,誰恢復,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和有關領導的責任。對破壞林地資源案件要一查到底,絕不姑息。

4.增加植樹造林面積,提升生態林地資源總量。林地資源保護需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就是一手抓造林,一手抓保護。抓造林,就是要利用宜林荒地開展造林活動,增加森林面積總量;抓保護,就要嚴格執行森林限伐政策,要嚴格執行征林占地審批制度,嚴格執行相關補償制度,“誰占用誰補償、誰破壞誰治理”。還要大力提倡退耕還林,營造各種生態林,推廣混交栽培技術,實行封山育林。另外,加強林地資源的防火災和病蟲害防治工作,也是生態林地資源保護的重要舉措。只要多管齊下,保護與造林并行,林地資源保護管理和生態林業建設就會獲得發展良機。

四、結語

林地資源保護及生態林業建設對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著巨大意義,并且也成為了林業事業的必然發展趨勢。在森林面積不斷減少的嚴峻形勢下,發展生態林業,將林地資源保護及生態林業建設相結合,最大限度發揮其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是現階段林業部門所面臨的首要問題。

參考文獻:

[1]李陽.生態林業的發展趨勢[J].中國農資,2013(16).

[2]肖寶珍.探討基于可持續發展理論的生態林業建設途徑[J].民營科技,2013(7).

[3]隋軍.生態林業管理現狀及改良策略[J].北京農業,2013(24).

作者簡介:安云鵬(1973- ),蒙古族,內蒙古扎蘭屯市人,大專,內蒙古扎蘭屯市林業局,林業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生態保護建設。

猜你喜歡
生態林業發展趨勢建設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重視生態林業建設 打造完美新型生態發展體系
加強氣象監測預警 服務生態林業建設
科學建設生態林業 維持地球環境生態平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