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數民族音樂

2016-05-14 10:58
琴童 2016年4期
關鍵詞:溜子土家山歌

“喲……大山的子孫喲……愛太陽嘍,太陽那個愛著喲,山里的人喲……這里的山路十八彎,這里水路九連環,這里的山歌排對排,這里的山歌串對串十八彎彎出了土家人的金銀寨,九連環連出了土家人的珠寶灘……”這首曲調高昂的《山路十八彎》,大家都聽過吧?你們可曾知道,這首歌曲是詞作者佟文西在一次采風中,聽到土家族賽歌后,意猶未盡的作品呢。這期,就讓我們走進這個以山歌著稱的民族—土家族。

土家族又叫畢基族、畢基卡族,土家族人自稱為畢茲卡,這是土家族語,意思是“說土家族語的人”。土家族主要集中在湖南、湖北、四川一帶,是唯一分布在內地的少數民族,且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如同其他少數民族一樣,土家族人可謂能歌善舞,并以山歌出名。

土家族特色居住習慣

土家族喜歡群居,建房都是一村村緊緊相連,很少有獨門獨院的,還愛住吊腳木樓。這種建筑有很多好處。由于土家族依山傍水而住,因此這種高懸地面的樓既保持通風干燥的居住環境,又可防毒蛇、猛獸。幾千年來,土家族一直保持這種居住習慣。除了實用價值外,土家族的吊腳樓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善用鏤空、雕花等建筑工藝,且極為成熟與出色,被稱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土家族服飾

土家族的服飾簡潔、實用、寬松,但極其注重細節,衣邊、衣領都會繡上花紋。土家族男女老少都愛穿無領開襟短衣,男子下身著肥大筒褲,并愛把頭用白布或青布包成人字路形;女子喜穿鑲邊筒褲或裙,有時也用布包頭,卻不會包成人字路形,還會佩戴各種金、銀、玉質飾物。在服飾色彩上,土家族用色大膽且奔放,但在繁多的顏色中,紅色最受歡迎。久而久之,土家族在生活上也形成有色必有紅的習俗,極具民族特色。

土家族歌舞文化

土家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而且擅長群舞,一般舞蹈場面極為宏大且人數很多。其中,以擺手舞最為著名,現在人們熱衷的廣場舞就有以土家族擺手舞為原型的舞蹈種類。

擺手舞 是土家族一種祭祀舞蹈。每當土家族人祭祀禮畢,擊響大鼓,敲起大鑼,會隨著歌聲舞動起來,場面熱鬧非凡,在清朝尤為盛行。擺手舞分大擺手舞、小擺手舞兩種。大擺手舞每3年舉行一次,而小擺手舞在每年正月舉行。跳擺手舞時,人們會圍成男子在外、女子在內的圓圈,但人數不定,自由度也很高,可隨意出入,具有濃厚的土家特色。

土家族民族音樂豐富多彩,主要分為民間歌曲與器樂兩種;除此之外,還有集詩、歌、樂、舞為一體的長篇藝術史詩《梯瑪歌》,不僅豐富了土家族人民日常生活,而且彰顯其民族特色。

薅(hāo)草鑼鼓 又稱打鬧歌,是土家族勞作時的一種民間歌曲形式。每當土家族人聚集數十乃至數百人進行薅草(除草、拔草的意思)活動時,會由兩名或4名歌手在薅草隊伍前鳴鑼擊鼓,眾人隨著鑼鼓聲而歌唱,以此提高勞動效率的獨有山歌歌種。薅草鑼鼓具有相對固定的結構,它由5部分組成,有著請神求愿、鼓舞生產、調節情緒等功能,是土家族人的勞動進行曲,還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打溜子 是土家族獨有的且流傳最廣的一種民間樂器合奏形式,它歷史悠久、技藝成熟、表現力豐富,演奏場面喜慶、熱鬧,深受土家族人們的喜愛。打溜子根據人數的多少,可分為3人組成的“三分溜子”、4人的“四分溜子”以及加上嗩吶演奏的“五分溜子”,一般以溜子鑼、頭鈸、二鈸、馬鑼組成的4人打溜子樂隊最為常見。打溜子的有固定的站位:頭鈸對二鈸,馬鑼對溜子鑼,圍成一圈或半圈演奏。

溜子鑼 又稱田鑼、堂鑼,是土家族的打擊樂器。它由銅、鉛、錫按一定比例混合煉成的一種響銅制成,外形如盤,鑼面平坦且厚,鑼身并不光滑,整體鑼面直徑33厘米左右、鑼邊寬4厘米,不同于其他鑼,溜子鑼的棰頭并不包綢布,在合奏中處低音部,音色較為圓潤。

馬鑼 又叫小鑼,屬于金屬體鳴樂器,外形同溜子鑼一樣,但鑼面較小且不系繩子,配以一塊薄木片敲擊出聲。它在合奏中擔當指揮的高音部,也可用于獨奏,一般由它控制整個合奏的休止時間與節奏的把握,并與頭鈸合奏,擊強拍,節奏活潑,聲音清脆尖亮,演奏技巧富有彈性。

頭鈸、二鈸 與溜子鑼一樣,是響銅制的互擊樂器。頭鈸,呈碗狀,鈸面直徑20~25厘米,碗徑10~12.5 厘米,碗高3~4厘米,碗頂鉆孔系以綢布,兩面為一副;二鈸外形與頭鈸相同,但二鈸鈸面更寬、更厚。在打溜子中,頭鈸、二鈸承擔中音部,頭鈸擊強拍、二鈸擊弱拍,彼此相互配合,變化節奏,帶來豐富多樣的演奏形式。

梯瑪歌 被稱為“研究土家族方方面面的百科全書”,是一種用土家語吟唱式演唱的古老歌曲形式,其內容涵蓋歷史、天文地理、信仰禁忌、生產勞作、生活習俗等人文社會方面?!疤莠敻琛敝小疤莠敗笔且环N原始宗教儀式,也是土家族中最敬重的人——巫師的稱呼,所以它最初是用于祭祀等宗教活動的?!疤莠敻琛庇梦璧肛灤┤珗?,演唱形式也多樣化,既有唱歌有吟詩,還有對唱與合唱。不過它主要的唱腔是口口相傳,因此在現代文明的沖擊下,其文化、歷史價值在流傳中逐漸消散了。2008年,“梯瑪歌”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將使得祖先傳下來的這塊文化瑰寶在未來閃現出更美、更絢麗的光彩。

猜你喜歡
溜子土家山歌
山歌還要妹起頭
山歌
土家擺起來
土家摔碗酒
土家摔碗酒
綜放面刮板運輸機“上竄下滑”機理分析與控制
苗山歌
半夜驚墳
打溜子
苗山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