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進中華傳統美德創新發展的思考與對策

2016-05-20 08:16王潔瓊
2016年13期
關鍵詞:推進傳統美德創新發展

王潔瓊

?

推進中華傳統美德創新發展的思考與對策

王潔瓊1,2

摘要:推進中華傳統美德創新發展,既是一個理論問題,又是一個實踐問題。在思路對策上,應當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完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四個方面進行明確導向,并處理好推陳、傳承、融合與創新發展的基本關系,堅持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的建設實踐中,去推進創新發展,并形成具有不同領域特色的新的倫理道德成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強大的道德精神力量。

關鍵詞:推進;中華;傳統美德;創新發展

推進中華傳統美德創新發展,就是要根據時代的新進步新發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加以補充、拓展、完善,增強其影響力和感召力。習近平同志曾指出:要“堅持馬克思主義道德觀、堅持社會主義道德觀,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基礎上,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努力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雹偃绾螌崿F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既是一個理論問題,也是一個實踐問題,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是創新發展中當著力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推進中華傳統美德的創新發展要明確導向

導向中華傳統美德創新發展,必須努力貼近時代,貼近經濟社會發展,貼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現實需要,不斷把創新發展引向深入和可持續,達到新的水平與境界,使創新發展不斷釋放出對經濟社會發展新的推動力,對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新的感召力,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的精神動力,還要始終堅持“四個有利于”的價值追求。

(一)有利于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有利于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指中華傳統美德創新發展應該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實踐和需要出發,為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供源源不斷地正能量,新動力。實施和推進“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內在地要求中華傳統美德發揮其獨特的價值支撐作用和精神引領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是“倉廩實衣食足”的物質生活,還需要“知禮節知榮辱”的社會風氣;”“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社會主義道德的價值引領”;“全面依法治國,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薄叭鎻膰乐吸h,需要加強黨員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設?!雹谶@說明,創新發展,既要有戰略高度,又要有針對性地根據現實需要進行。

(二)有利于完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

有利于完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是指中華傳統美德創新發展應該為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完善補充新內容,充實新成果,實現新融合,做出新貢獻。健全和完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內在的需要用中華傳統美德滋養和提供豐厚的道德資源,并賦予其鮮明的民族特色。創新發展,“能夠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責任感;能夠使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具有更豐富的內容,具有更能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民族形式?!雹垡蚨?,要緊貼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建設的需要與實際,讓創新發展扎根現實社會,融入社會生活,在各個領域都能開出傳統美德的新花,結出創新發展的新果。

(三)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指中華傳統美德創新發展,既要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新的精神動力,又要使中國的現代化保持自己特色、走出自己道路,體現中國的精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內在的需要中華傳統美德提供道德的力量和獨特的貢獻?!笆澜绺鲊F代化的實踐充分說明,現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種多樣,但都不能脫離自身的民族性。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也是如此,如果離開對中華傳統美德的繼承和弘揚,就會失去歷史的基礎而難以更好地推進?!雹芤蚨?,創新發展必須深入到現代化建設的各領域,植根現代化建設的現實需要,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努力體現中華傳統美德當代價值的“現代化”。

(四)有利于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

有利于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是指中華傳統美德創新發展,必須緊緊圍繞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這個根本任務和目的,對中華傳統美德不僅要不斷進行新的發掘,做出新的詮釋,著力新的傳播,還要不斷地以新的道德觀念、道德形式、道德主張,去充實人們的大腦,影響人們的內心,引導人們的行為,改變人們的行為方式。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內在地要求中華傳統美德發揮其優秀傳統文化的感召作用和凝心聚力作用。習近平同志指出:“對歷史文化特別是先人傳承下來的價值理念和道德規范,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努力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雹葸@說明,創新發展要重在以傳統美德化育人,影響人,改變人。

二、正確處理中華傳統美德創新發展中的基本關系

推陳、傳承、融合與中華傳統美德的創新發展,是一個相互的動態過程,又是幾對相互依存的基本關系。正確處理相互關系既是創新發展的基本要義,又是創新發展的基本動力,關系上的混淆不清,處理上的不得要領,都會妨礙或滯緩中華傳統美德的創新發展。因此,應當高度重視幾個基本關系的處理。

(一)正確處理推陳與創新發展的關系

推陳與創新發展存在著最基礎的關系。推陳,是指對中華傳統道德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處理,做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這是推進中華傳統美德的創新發展的基礎。對中華傳統道德消極、過時、落后方面的否定拋棄和對積極、先進、具有當代價值方面的傳承弘揚,不僅可為創新發展提供了厚實的基礎和豐富的滋養,也可直接推動和提升創新發展的水平。其實,創新發展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推陳出新的過程,創新總是內含著推陳,推陳又不斷地推進創新,相互作用,永遠不會完結?!皠撔隆斌w現的是對“推陳”的肯定與發展,“推陳”反映的“創新”的內在要求和規律。正確處理好二者關系,就要堅持以“推陳”來推動“創新發展”,又要以“創新發展”帶動和檢審“推陳”效果,使二者相互促進,不斷涌現推陳出新的好成果。

(二)正確處理傳承與創新發展的關系

傳承與創新發展存在著最直接的關系。傳承,是指通過教育、傳播、轉化、實踐等形式與途徑,使中華傳統美德代代相傳,發揚光大。它是中華傳統美德創新發展的直接源頭,沒有傳承,創新發展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其現實性上,創新依賴于傳承,傳承有賴于光大。通過傳承,可以為創新發展提供源源不斷、取之不盡的精神動力與現實素材,使創新發展體現新面貌,達到新水平;而通過創新發展,又可為傳承不斷地增添新內容,傳遞新活力,提供新動力。正確處理好二者關系,就要堅持在傳承中推進創新發展,使創新發展深深植于傳承之中;在創新發展中實踐和實現更好地傳承,使傳承因創新發展而凸現其時代特色和鮮活生命力,真正二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不是原封不動的照搬運用。

(三)融合與創新發展的關系

融合與創新發展存在著必然的關系。融合,是指把中華傳統美德融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之中,實現與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對接轉化和水乳交融,產生和體現出顯明而綜合的當代價值。推進中華傳統美德創新發展,必然地要求其與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對接融合,沒有融合就不會有創新發展;而融合同樣需要不斷創新發展,沒有創新發展就不會有高水平的融合。在其現實性上,創新發展就寓于融合之中,融合也體現在創新發展之中,融合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發展的過程,創新發展又在不斷地推進融合向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深度廣度進軍,不斷為經濟社會發展釋放正能量。正確處理好二者關系,要堅持以融合來帶動創新發展,以創新發展來促進更好融合,使二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三、堅持在實踐中推進中華傳統美德創新發展

堅持實踐中推進中華傳統美德創新發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強大的道德精神力量,是永恒的主旨。最重的是貼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五位一體”的總布局,深入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中去,既從中汲取豐富的營養,又形成具有不同領域特點創新發展的新成果,這是實現創新發展科學的路徑和選擇。

(一)堅持在經濟建設中推進中華傳統美德創新發展

依托經濟建設實踐,推進中華傳統美德創新發展,應當立足經濟建設的內涵與實際,著眼于經濟環境的優化,價值導向的清晰,道德問題的應對,尤其要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出現的極端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以及衍生的種種道德滑坡現象為重點,積極研究、探索用中華傳統美德應對現實問題,提升人們道德水平的方式方法,建立起與經濟建設相適應,具有民族傳統特色的新經濟倫理道德,筑起新的道德新高地,用創新的成果改善經濟建設環境,促進經濟建設的健康發展。

(二)堅持在政治建設中推進中華傳統美德創新發展

依托政治建設實踐,推進中華傳統美德創新發展,必須堅持從政治建設的內涵與實際出發,著力于凈化政治生態,建立新的政治道德,促進政治文明,尤其要以我國政治道德狀況堪憂,人們政治道德意識觀念淡漠,政治道德信仰出現危機,官僚主義、形式主義、貪污腐敗之風蔓延,行政效率低下,政治文明程度低等問題為重點,積極研究、探索用中華傳統美德滋養、豐富政黨政治、廉潔政治、民主政治、法治政治,端正黨風政風的方式方法,建立起與我國政治體制適應,政治建設相協調,具有民族傳統特色的政治倫理道德,用創新的成果推進政治文明,為政治建設提供新的軟環境和軟實力,真正地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三)堅持在文化建設中推進中華傳統美德創新發展

依托文化建設實踐,推進中華傳統美德創新發展,要緊密聯系文化建設的內涵與實際,把著力點放在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上,同時也要依據時代特點和當今中國實際,積極研究、探索中華傳統美德融入和促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新的方式方法,以及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中發揮作用的新做法、新機制,并把其創新發展作為新時期文化創新的重要內涵,形成新的具有民族傳統特色的社會主義先進道德文化,以創新的成果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做出新貢獻。

(四)堅持在社會建設中推進中華傳統美德創新發展

依托社會建設實踐,推進中華傳統美德創新發展,要貼近社會建設的內涵與實際,著力促進社會建設健康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又要針對當今社會存在的諸如誠信缺失,公德淡薄,良知麻木,道義難主,正義流失等問題,積極研究、探索用中華傳統美德優化社會環境,轉變社會風氣,改善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推動社會發展方面新的方式方法,建立與社會建設相適應,具有民族特色的新的社會倫理道德,以創新的成果輻射社會成員,為社會建設輸送更多正能量,真正促進社會問題的解決,社會環境的改善,社會風氣的轉變,社會文明的提高。

(五)堅持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推進中華傳統美德創新發展

依托生態文明建設,推進中華傳統美德創新發展,要密切結合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與實際,以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建設美麗中國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又要針對氺土流失,水、空氣、環境污染,沙塵暴、霧霾等環境保護問題,積極研究、探索用中華傳統美德改善人與自然的關系,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堅持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可持續發展新的方式方法,建立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適應,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態倫理道德,就能以創新的成果改善生存與發展的環境,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為建設美麗中國做出新貢獻。

綜上所述,推進中華傳統美德創新發展,明確的導向是基本前提,正確的關系處理是中心環節,實踐創新是可靠的路徑選擇。堅持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不斷實現中華傳統美德創新發展,通過中華傳統美德創新發展又不斷地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新的精神力量,是提高中華傳統美德的創新力、影響力、感召力、生命力的必由之路。(作者單位:1.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2.湖南建筑高級技工學校)

注解:

①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R]2013年12月30日

②③④編寫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M]2015年版

⑤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R]2014年2月24日

作者簡介:王潔瓊(1980-),女,政工師,講師,本科,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管理。

猜你喜歡
推進傳統美德創新發展
身邊的傳統美德
憑借傳統技法傳承傳統美德——評李保均的長篇小說《花農》
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完善司法責任制度
試論推進黔南州森林資源普查工作采取的措施
創新發展背景下的高職本科人才培養對策
基于供給側改革理念的高職教育創新發展策略研究
我國數據新聞的傳統因素及創新策略
群眾文化與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創新發展
用中華傳統美德涵養黨的道德建設
《弟子規》與傳統美德研究中心簡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