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生缺陷危險因素分析及干預研究

2016-05-20 10:19鄺紅芳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14期
關鍵詞:出生缺陷干預措施危險因素

鄺紅芳

【摘要】 目的 探討常見的出生缺陷危險因素并分析干預措施及其效果。方法 1000例住院分娩孕婦, 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500例。研究組進行針對性干預, 對照組不作干預措施。對比兩組出生缺陷的危險因素及干預措施效果。結果 對照組存在危險因素圍生兒170例, 占34.0%, 研究組存在危險因素圍生兒94例, 占18.8%,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父母的婚檢率、優生檢測率以及葉酸補服率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妊娠前后避免危險因素, 特別是化學以及物理因素, 并且參加婚檢以及優生優育檢測, 孕產婦在孕前以及孕早期補服葉酸等干預措施, 可以顯著降低出生缺陷的發生率。

【關鍵詞】 出生缺陷;危險因素;發生率;干預措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4.206

出生缺陷也叫做先天異常, 指的是因為胚胎的發育紊亂而導致的結構、形態、功能以及代謝等方面異常, 50%以上的缺陷兒是因為先天因素而導致的[1]。出生缺陷是影響出生人口素質最為關鍵的因素, 存活缺陷兒自身痛苦, 也給家庭社會帶來負擔。所以需要分析的圍生兒的出生缺陷, 同時提出針對性的干預措施, 降低出生缺陷的發生率。本文分析本地出生缺陷的相關情況, 并提出干預措施, 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本地1000例住院分娩的孕婦, 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500例。研究組產婦年齡22~43歲, 對照組產婦年齡23~46歲。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調查方法 兩組產婦均使用《出生缺陷兒信息卡》、《圍生兒報表》統計[2], 并且統計調查之前需要對工作人員進行專門的訓練, 確保調查得到的《出生缺陷兒信息卡》各方面信息比較完整, 新生兒應當在出生前還有出生后1周, 由接受過專門訓練的兒科醫生進行體檢, 如果體驗結果顯示胎兒畸形, 需要進一步確認并且填寫相關的《出生缺陷兒信息卡》[3], 《圍生兒報表》同樣由接受過專門訓練的人員填寫完整。醫院需要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監督統計工作的各個環節, 同時根據統計的相關結果來分析兩組的危險因素還有相應的干預處理措施。

1. 2. 2 干預措施 研究組在調查基礎上提供針對性干預。在妊娠前后孕婦需要最大限度防止接觸汞、油漆、有機磷、農藥、染發劑以及化工原料等。做好婚前、孕前的醫學檢查以及優生檢測等措施, 目前本市免費提供上述檢查項目, 所以重點在于做好教育工作, 不斷改善檢查率還有檢查效果。檢查新生兒的各種疾病還有新生兒聽力等, 最大程度降低存在出生缺陷或者潛在缺陷初生兒的功能障礙。

1. 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出生缺陷的危險因素及干預措施效果。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存在化學危險因素100例, 物理危險因素40例, 生物危險因素30例。 存在危險因素圍生兒170例, 占34.0%, 研究組存在化學危險因素59例, 物理危險因素9例, 生物危險因素26例。 存在危險因素圍生兒94例, 占18.8%,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地近4年圍生兒出生缺陷發生情況:2011年圍生兒數 7399例, 出生缺陷153例, 發生率2.1%;2012年圍生兒數8082例, 出生缺陷150例, 發生率1.9%;2013年圍生兒數 7795例, 出生缺陷138例, 發生率1.8%;2014年圍生兒數 7204例, 出生缺陷137例, 發生率1.9%;合計30480例, 出生缺陷578例, 發生率1.9%。兩組圍生兒父母在婚檢率、優生檢測率以及葉酸補服率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3. 1 危險因素對出生缺陷產生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圍生兒的出生缺陷同化學因素還有物理因素的接觸存在著直接的關系, 不同接觸情況的出生缺陷發生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明妊娠前后需要最大限度預防同各種物理或者化學等可以導致出生缺陷的危險因素相接觸。雖然本研究中兩組研究對象的生物危險因素沒有體現出明顯的差異, 但是如果孕婦存在各方面的生物危險因素不能存在僥幸心理, 需要認真做好這方面的檢查工作, 尤其是要主動參加產前的檢查, 從而避免出現出生缺陷問題[4]。

3. 2 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干預措施的重要意義 本地圍生兒出生缺陷的發生率數據顯示, 本地圍生兒出生缺陷發生率對于當今醫技及生活水平仍然比較高, 因此采取干預措施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有重要意義。

目前我國通用三級預防概念, 本地在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的干預過程當中, 集中主要的精力強化一級預防及二級預防, 其中效果最為明顯的是二級預防的干預措施。使用B超為孕3~6個月的孕婦行胎兒的畸形篩查, 這樣通過孕中期干預, 降低嚴重缺陷兒出生, 控制缺陷兒出生率, 從而改善出生人口的素質。孕中期的B超畸形胎兒篩查, 在確診后終止妊娠有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①孕中期時嚴重的畸形胎兒容易通過B超識別辯認, 并且B超人員經過培訓后容易掌握。②B超作為無創傷性的檢查, 容易被孕婦所接受。③B超檢查儀器小巧輕便并且易于攜帶, 容易進行下鄉操作。

綜上所述, 出生缺陷的干預是復雜的系統工程, 需要全社會廣泛參與, 各級政府支持下, 實施綜合性的干預措施, 從而進一步提高出生缺陷發生的預防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彥, 于青.山東省出生缺陷發生率與婚檢率的關系.泰山醫學院學報, 2013, 31(10):779-780.

[2]王曉俠.2009~2010年出生缺陷人群監測結果分析.中國醫學創新, 2013, 8(8):126-127.

[3]潘維君, 李勇, 陳敬芳, 等.產前篩查對出生缺陷的預防.罕少疾病雜志, 2010, 17(4):29-32.

[4]裴開顏.全國出生缺陷干預學術研討會會議紀要.中國計劃生育雜志, 2013, 179(8):508-510.

[收稿日期:2016-01-29]

猜你喜歡
出生缺陷干預措施危險因素
妊娠高血壓疾病的相關因素臨床分析
96例絕經期綜合征患者的心理治療體會
我國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的影響因素與干預措施研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應分析
4690例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情況分析
孕前優生健康教育對優生優育促進作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