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2016-05-28 09:18陳杰
考試周刊 2016年29期
關鍵詞:快樂教育

陳杰

摘 要: 教師發現當學生對于某個教學內容感興趣或喜歡時,就會積極探索,全身心投入,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在授課時眼神要親切,態度應熱情。同時教學目標的確定要適合學生實際,教學內容要主次有別、層次分明,教學節奏要快慢得當。在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組織競賽活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獲得成功,提高所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 自信學習 快樂教育 巧設問題

在教學中,學習興趣是影響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最直接因素。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營造樂學的課堂氛圍。為此,我在數學教學中嘗試采用快樂教學法。我們常常會發現,即使你覺得平時再“笨”的學生,只要一到玩游戲或聽好聽的故事時,他也會玩得十分高興。我發現當學生對于某個教學內容感興趣或喜歡時,就會積極探索,全身心投入,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這說明每個人骨子里多多少少都有快樂的因子,只不過有些人比較顯性,有些人比較隱性而已。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采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激活學生的快樂因子,對培養學生健康活潑的個性,營造和諧活躍的課堂氣氛很有好處。那么,如何讓學生快樂地學習數學呢?下面我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談談認識。

一、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帶著輕松的心情學習

一個班級的學生能否愿意學數學,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師生關系是否和諧,因此,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對構建快樂的數學課堂尤為重要。課堂教學應有張有弛,使學生精神振奮,思維集中。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新舊知識及難易程度的改變等原因,學生的學習往往會出現起伏的現象。學生對數學課的熱情程度取決了教師學生人格的尊重。學生情緒激昂時,教師要冷靜對待,提醒學生注意知識的難點和細節,學生情緒低落時,教師要注意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努力喚起學生的信心,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在課堂上盡可能減少教師的規定行為,只要是圍繞學習的言行,教師都必須給予鼓勵。教師還應善于發現學生的學習個性,加以引導和發展,避免學習過程公式化。教師授課時的眼神要親切,態度應熱情。同時教學目標的確定要適合學生實際,教學內容要主次有別,層次分明,教學節奏要快慢得當。此外,將數學知識融入生活情境,避免單調枯燥。調查數據表明,小學生會從喜歡某位教師到喜歡這位教師所教學科,進而在課堂上才會快樂。要注意緩解緊張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帶著輕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心理學研究證明,良好的課堂氣氛能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最佳狀態,而緊張的課堂氣氛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優化教學語言,課堂語言應多些“請”,多些“可以嗎”,多些“婉轉”。在感情上,老師要和孩子們成為朋友,和他們一起玩、一起樂。在十幾年的教學生涯中,我深深體會到這點。記得我在教學一年級數學時,有一道應用題是這樣的:一輛公共汽車里有10人,到了一個車站后下車8人,上車7人,這時候車上有幾人?這時學生已經有些疲些憊,是我就創設表演情境,讓學生通過表演形成表象,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提高了,順利完成了這道題。

二、讓學生在成功的喜悅中自信學習

每一位學生都渴望成功,希望獲得同學的尊重、教師的喜愛、家長的肯定。成功能讓學生喜悅,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希望得到更大的成功,他們總是想展示自己的才能,以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贊許,當他們正確回答一個比較難的問題或解決了一道比較難的題目,都會從心底升起一股興奮感。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組織競賽活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獲得成功,提高所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小學生如果在數學學習中經常獲得成功,就會增強學習興趣和信心,如果經常失敗,那么他就沒有學習興趣,情緒消沉,缺乏熱情。與他人競賽和自我競賽相結合的形式,會讓優秀學生“跳一跳”探究更深層的知識。因此,我們要保護學生內在的學習積極性,給他們滿足的機會,使他們獲得成功,板演或提出的問題要讓學生盡量體面、自豪地解答出來。中等生通過努力不斷進步,向優秀生看齊,學困生也能在自己的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我在教學乘法分配律時,由于考慮到這部分學習內容較抽象、運用性強,因此我在課堂中采用師生相互出題的方式進行教學。如果學生不能體驗到成功,而是多次體驗到失敗,就會產生厭學、消沉等消極情緒。學生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必然會以更飽滿的情緒投身到讓他感到愉悅的數學活動中,感到數學不再枯燥,不再乏味了。老師或學生出一個乘法算式,對方也出一個算式,兩個算式要符合乘法分配律。學生出:13×47,接著教師出:54×760,學生出:加上54×240……接著鼓勵學生質疑問難。課堂氣氛活躍,教材的重點,難點反復多次練習,讓學生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

三、巧設問題,撥動學生思考數學的心弦

數學來源于生活,學生的現實生活中有許多數學問題。充分挖掘,利用生活中的數學資源,使學生親身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中的聯系。我們要讓思考數學問題成為小學生的一種享受,教師要把握好教材,依據教材特點構思出有情趣的問題,克服學生因單調枯燥的問題而產生厭倦心理。學生的生活經驗促進數學知識的學習,更應讓學生明白,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是讓數學回歸生活,服務生活。例如,教學“元、角、分的認識”時,創設一個小小便利店的場景,模擬買賣商品,使學生在樂趣中學習,并加深對人民幣元、角、分的認識。利用具體的生活場景,聯系實際,進行實踐,使學習成為一個主動的探索過程,真正讓學生樂學、愛學。

綜上所述,小課堂,大世界,學生和教師是課堂中永遠不變的主角。只要我們多留心,多觀察,多思考,抽象、枯燥的數學教學還是可以形象、滋潤起來的,快樂教育思想還是可以在數學教學中積極實施的。在數學教學中,創造快樂和諧的課堂教學,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陳小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達到最佳教學效果[J].九江師專學報,2004(05).

[2]沈建新.課堂機智例析[J].當代教育科學,2003(14).

猜你喜歡
快樂教育
快樂教育理念指導下的語文教學方式研究
尋找快樂的鑰匙
“快樂教育”+ 技術 助力學生快樂成長
高中數學如何進行快樂教育
如何創造幸福的教育
“快樂教育”結碩果,16歲少年登頂“全球腦王”
如何把快樂教育滲透到小學數學教學中
幼兒禮樂教育中的巧設情境策略研究
辦“快樂教育”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