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優勢探析

2016-05-30 16:59張雯
決策與信息·中旬刊 2016年8期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優勢

張雯

【摘要】新媒體被大眾稱作“第五媒體”,它的快速發展以及廣泛應用對大學生的思維、學習、交往等方式產生持久的影響。它不僅改變了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同時也促進了他們學習方式和交流方式的轉變。新媒體在信息傳播方面具有傳播速度快、不受時空限制、互動性強等優點,這對有效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新媒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影響;優勢

新媒體被大眾稱作“第五媒體”,它的的快速發展以及廣泛應用對大學生的思維、學習、交往等方式產生持久的影響。因此,闡述新媒體在學習與生活方面給大學生帶來的變化,簡單介紹新媒體的優勢,有利于有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

一、新媒體對大學生的有利影響

大學生思想極為活躍,對新生事物有著極其敏銳的洞察力和感知力,因而成為新媒體技術的廣泛使用群體。當下社會,眾多大學生將自己的課余時間應用到搜索引擎和網絡社交工具,諸如:QQ、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技術上。新媒體技術的應用與發展給大學生的學習方式和交流方式帶來了巨大的改變。也為有效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渠道。

(一)拓展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

在新媒體技術尚未開發和應用之前,大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廣播、報紙、電視、雜志等傳統媒體,而學習專業知識的主要方式是聽課、聽講座以及閱讀紙質版專業書籍和期刊。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比較有限,加之教學資源的匱乏,因此,大學校園里經常會出現“講座爆滿”、圖書“久借不還”的現象,這就為大學生的學習帶來諸多不便。然而,隨著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和發展,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明顯拓寬,已經不僅僅限于傳統媒體以及校園學習資源的使用。大學生越來越傾向于使用網絡來解決學習中的問題,比如:百度、谷歌、雅虎、搜狗等網絡搜索引擎的使用,只要將問題輕松鍵入方框內,便可獲取答案;學生在圖書館獲取信息與知識的方式已經不僅僅限于紙質資料的閱讀,越來越多的大學開設了電子閱覽室,購買電子資源,方便學生查找和閱讀書籍,學生在了解時政新聞方面也更加喜歡使用便捷的手機上網來觀看騰訊新聞,鳳凰衛視,央視新聞等。

與此同時,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也顯著提高。在互聯網媒體的影響下,學生在獲取信息時由被動轉向主動,在接受信息的同時傳播信息并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大學生群體之間可以借助新媒體技術的應用來簡化信息的傳播與接收,豐富了獲取信息與傳播信息的渠道。此外,視頻、語音、圖片等新媒體的多樣化表現形式,使信息的靜態化模式更加生動起來,朝著信息動態化方向發展。新媒體平臺上信息的發布和搜集極其快捷和多元。利用新媒體技術,大學生能夠快速獲得第一手的信息。信息的敘述方式也更加全方位和多角度,完善了獲取信息的方式,激發了大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改變大學生的學習習慣

傳統的大學教育課堂總是以系統化、理論化的知識講授為主,而學生也早已習慣于這種教學模式:老師辛勤地在課堂上講課,構造出一幅幅密密麻麻的知識框架,學生則奮筆疾書地在書本上記筆記,這種教學模式縱然延續了很長時間,但卻無法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借助新媒體技術,如PPT、繪聲繪影等軟件的使用,可以將原本枯燥的文字內容經過一定的加工處理,轉化為圖文并茂的幻燈片或視頻,這就極大地吸引了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但就知識的系統性而言,由于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傾向于利用空閑時間通過一些手機APP軟件接收零散化、碎片化的教育信息,而這些信息往往具有一定的缺陷,缺乏系統化、理論化的科學依據,這就難免會對大學生群體產生不良的誘導。當今社會,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互聯網作為新媒體技術的主要載體,其功能日益強大,大學生過分依賴網絡搜索功能解決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這使得一部分大學生養成了不良的學習習慣,對網絡形成依賴性,實行“拿來主義”,對網絡上的思想或答案進行照搬照抄,拒絕思考。這主要表現在:缺乏思考辨別力,互聯網上的信息龐大復雜,如何合理運用信息需要考量;缺乏系統性學習,從網絡中收集一些對自己有用的,但卻缺少科學依據的零散信息,這就導致其對待問題的認識比較膚淺;缺乏真實的提高,只是通過互聯網學習,缺乏面對面的交流與智慧的碰撞,無法深入的學習和探知,未曾真正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

(三)拓寬大學生的交流方式

21世紀大學生主要通過 QQ、MSN、微博、微信、Facebook、電子郵件等方式來發表言論和完成信息的交換。而多年以前,由于通訊技術的不發達,大學生多以書信、電話為主要的溝通交流方式,一封信常常要幾天甚至十幾天才能到達目的地,而電話亭外面也總是排著長長的隊伍,這種交流與溝通的方式給人們帶來了極大地不便,而在那個科技極不發達的年代,普通人話語權比較少,發表言論的途徑也非常有限。我們所熟知的一些方式,比如演講等,也只有當時的一些知名人士才能做到。隨著科技的發展,新媒體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大學生群體通過這些社交工具不僅可以互相交流溝通感情、宣泄壓力、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更可以獲取新聞信息與好友動態。與此同時,隨著“網絡文明公約”的發布、綠色網絡文化的建設,對網絡個人隱私的保護也被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重視起來?;ヂ摼W上大量充斥的“個人空間”、“朋友圈”等便是大學生渴望自由,希望隱私被尊重的體現,這也使得大學生在新媒體平臺上更加容易找到自我,發展自我。

二、新媒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優勢

新媒體技術之所以能夠在各個領域得到廣泛的運用,是因為其自身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所具有的不可比擬的優勢,這種優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了突出的體現。

(一)不受時空限制,傳播速度快、空間廣

在使用報紙、電視、廣播、雜志等傳統媒體的時代背景下,一條緊急信息的發布必須經過重重關卡,而且受時間、地域的限制,這就給信息的傳播帶來極大的不便,使得信息的發布往往滯后,尤其是地震等自然災害的緊急新聞的發布更是對時間和空間有著很高的要求,信息每晚傳遞一秒鐘就可能會影響到抗震救災工作的順利進行。因此,相較于擁有悠久歷史的傳統媒體和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廣播媒體,新媒體的成長周期雖然短,但其技術卻已十分成熟,與此同時,使用新媒體的用戶量也越來越大,隨著手機、PC、TV等這些互聯網化終端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只有新媒體技術的應用才能使得信息的發布真正突破時空的限制,運用清晰的網頁和強大的軟件來呈現內容,可以輕松地實現隨時隨地對信息進行加工和發布。

相較于原本傳統的“一對一”的信息傳遞,新媒體技術實現了“多方位”的信息渠道,開辟了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無限”技術手段,打破了傳統的“教室教育”的方式,即使教師和學生不在同一地點,也可以通過新媒體技術中的一些軟件,如QQ視屏,YY語音等的使用來實現面對面、音對音的教學,亦或是教師和學生不能夠在同一時間進行教學活動,也可以通過“微課”這種建立在新媒體技術上的新興教育模式,將整個教學過程實時拍攝下來,以便于學生后期的學習、使用和收藏。與此同時,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信息渠道的多樣化和海量化,使得授課對象的數量以及授課路徑方面增加了難度。

(二)互動性強

在傳統的“四大媒體”盛行的時代,無論是通過報紙、雜志這種靜態的紙質文字材料還是廣播、電視這些動態的音頻、視頻,人們都只能是被動地接收信息,對待一則新聞或看到一條消息,人們不僅想要表達自己的觀點,更想了解政府或是他人的觀點,可是卻苦于缺乏相關的渠道和平臺,而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恰恰彌補了傳統媒體此種不足,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平臺和技術支持,使學生可以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借助互聯網技術并使用手機客戶端獲取和發布信息,更能觀看和評論時事政治以及他人的動態與觀點。在新媒體技術的優勢面前,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就顯得缺乏吸引力,這就使得傳統的灌輸式的課堂教學法面臨挑戰。

就教育信息的獲取形式而言,新媒體增強了師生之間和同學之間的互動頻率。對于老師借助互聯網技術發布的一些信息,學生不僅可以輕而易舉的獲取信息,更可以通過在線聊天或是實時評論來與老師進行互動。學生與老師的這種互動性交流,不僅縮短了老師與學生的距離,更加深了雙方的感情,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傳播與發布的熱情,使得互動內容的深度與廣度有所增加,潛移默化地使學生在無形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在新媒體技術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借助新媒體技術基礎上的軟件來表達自己的個性化需求,各種各樣的觀點在新媒體環境下競相表達出來。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各種材料都可通過新媒體技術上傳,使得眾多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在網絡條件下得以共享,這樣一來,資料的上傳者與下載者之間也能通過線上交流的方式產生互動,加深對某個領域知識的理解??偠灾盒旅襟w這種極強的交互性拉近了信息傳播者與接收者之間的關系與距離,使受眾不再只是被動的接收信息、閱讀信息,而且可以通過新媒體技術進行互動。

(三)趣味性強

網絡是一種極具感染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工具,能多元化地傳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增強學習的趣味性。網上的眾多學習資源也給學生帶來很大的選擇性,學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選取自己所能接受的方式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不是僅限于課堂這種傳統的模式。除了學習之外,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心理測試了解自己日常的心理變化,網絡獨有的隱匿性有助于保護學生的隱私和自尊心。網上心理咨詢室作為一種新興的事物吸引了眾多大學生,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不再覺得進行心理咨詢是一件“丟人”的事兒,反而覺得這種網上心理咨詢的形式十分有趣。

參考文獻

[1]史春紅.新媒體對大學生的影響及教育對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3.

[2]盧秋婷.傳媒多樣化對大學生影響及對策[D].長春理工大學,2012.

[3]孟培培.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3.

[4]李佺芳.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有效運行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0.

[5]高強.新媒體下高校共青團工作建設探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4,3(02).

[6]彭娜.從傳播學視角探究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D].湖南大學,2011.

猜你喜歡
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優勢
矮的優勢
畫與話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談“五老”的五大特殊優勢
第二優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