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中日對忠孝恩理解的差異

2016-05-30 17:49黃雪真李曉東
決策與信息·中旬刊 2016年8期
關鍵詞:天皇日本文化

黃雪真 李曉東

【摘要】每個民族,每個地域,在自己特定的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下都會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而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具有不一樣的性格特點。正是這種文化的多樣性、不同性往往使世界精彩紛呈,但也會因為文化的不一樣造成矛盾的產生。本文通過對《菊與刀》的閱讀并站在自身的文化背景下對日本文化進行淺析。

【關鍵詞】忠;孝;恩;文化差異

一、前言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象征著日本民族隨性謙和的一面,刀是日本武士道文化的象征,表現出日本民族的堅韌與好斗。在《菊與刀》一書中,美國學者露絲·本尼迪克特運用文化人類學的方法,從日本對戰爭的看法講起,講到明治維新,再分述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即日本文化的雙重性,如尚武而愛美,蠻橫而有禮,頑固而喜新,不馴而服從等,進而分析日本社會的等級制及有關習俗。作為全世界公認的現代“日本學”開山之作,該書對我們了解日本民族的“本性”有深刻的借鑒意義。

二、日本的忠

日本天皇向來是日本民眾強烈的效忠對象,盡管天皇并未掌握實權,但這并不妨礙日本民眾對天皇的效忠。正如書中所言,天皇與“日本”是密不可分的;沒有天皇的日本不是日本;日本天皇是日本國民之象征,宗教生活之核心,天皇就是超宗教的信仰對象。 日本民眾對天皇的效忠可謂到了盲目的地步,其實不然,日本無條件的忠只體現于對天皇,正如二戰期間,日本國民不停地批判政府和他們的上司,但只要天皇命令戰斗,士兵們會不惜一切戰斗到底。

這與中國古代死忠于帝王的人有相似之處,但日本人對天皇的狂熱還是令人費解。日本雖然從中國儒家倫理觀念中引進“忠”的觀念,但還是與中國儒家的忠存在差異。儒家思想并不主張像日本人對天皇的愚忠,儒家絕沒有認為忠是無原則地聽從上司、君主之命。如在《孟子·離婁》篇中,“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边@正體現了儒家思想主張的忠是有條件的,是有原則的忠。中日的忠的差異就在于是否是有條件的。日本人對天皇的忠誠可謂是達到了一個無與倫比的高度,是無條件、絕對的。例如,孔子所謂的“臣事君以忠”,其含義是不能欺君犯上。但是在日本,同樣這句話卻被解釋為:“家臣必須隨時為自己的主君奉獻出整個生命?!?/p>

三、日本的孝

所謂百善孝為先,但是孝在不同的民族有不一樣的體現。日本人認為父母的恩情是必須報答的,他們追求的孝是無條件的。孝道在日本成為必須履行的一種義務,日本人追求的孝要求他們忍受父母的惡行和不義,即使父母品行惡劣,甚至破換自己的幸福,孝行也是不能被違背的;他們被要求不該質疑父母的決定。正如書中所述,如果一位母親不喜歡媳婦,要求趕走媳婦,即使兒子與他妻子上十分相愛,但為了遵循孝道,也要順從母親與妻子解除婚約。

相較日本,雖然中國的孝也講究順從父母,要遵循家里的尊卑秩序,但是中國的孝講求條件,基于仁的基礎。這不僅要求子女講究仁,也要求父母講究仁,父母不仁,子女可以拒絕。不過,中國這樣有條件的孝像有條件的忠,同樣不被日本人所理解。對父母的順從已深入日本骨髓,尤其對父親,甚至于一個成年的日本人,只要他的父親不退隱,做事之前若得不到他父親的首肯便不會付諸實施,當然這與日本信賴秩序、等級制,要求各得其所是分不開的。

四、日本對恩的理解

恩在日本社會也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日本,接受恩情是一種令人難以承受的情分,所以必須傾盡全力去償還。但是在日本看來報恩是有條件的,就是施恩者必須是自己認為高尚的,可以償還的人。人們不喜歡隨便背負恩所帶來的人情債,因為若施恩者僅是相識的人或是同等地位的人,他們就會感到很不舒服。因此日本人一般不會接受陌生人的好意,也不會輕易地主動幫助別人。這與中國講求的樂善好施,樂于助人有所差別。

日本把恩分為具有不同規范的不同范疇:一種是數量及持續時間上都是無限的,例如上文所講的對天皇的忠誠,就是在報皇恩;對父母的孝,就是在報父母之恩,這樣的恩是必須償還而且是無限的,日本便稱之為義務。一種是數量相當、須在特定期限內還清的。比如情義,恩情債必須以與恩等量的方式回報,而且有時間限制。在情義一欄中,想必雪恥一詞我們不陌生。在日本,雪恥是對名譽的洗禮,是對名譽的情義,當一個人的名譽受損時,即遭受侮辱或失敗時,如果不報仇,不洗刷污名,就相當于沒有履行義務,對不起自己的名譽。正與我國所倡導的原諒、寬容相反,即使不講以德報怨,但至少也會以直報怨,講求大人不記小人過。但是日本與中國在有恩必報這一點上還是相似的。

五、小結

日本獨特的文化,促使日本民眾形成相應的性格特點,使日本獨具自己的特色。不同的社會生態環境影響促使生成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之間有相似也有差異與矛盾,中日文化也不例外,既有矛盾也有相互融合之處。我們研究一個民族地區的文化,需要基于當地的社會生態環境,以客觀的角度進行研究分析。

參考文獻

[1]貝拉.王曉山,戴茸譯.德川宗教:現代日本的文化淵源[M].新知三聯書店,2003.

[2]于丹.于丹《論語》心得[M].中華書局,2006.

[3]本尼迪克特.田偉華譯.菊與刀[M].中國畫報出版社,2011.

[4]劉鳳娟.日本傳統“孝文化”漫談[A].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05):71~72.

猜你喜歡
天皇日本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日本元旦是新年
年味里的“虎文化”
探尋日本
《黃金時代》日本版
誰遠誰近?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訴你
天皇版“漁夫”
文化之間的搖擺
日本天皇的長壽秘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