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音樂欣賞中要滲透音樂要素

2016-05-30 22:39劉亞麗
小說月刊·下半月 2016年7期
關鍵詞:小學音樂滲透要素

劉亞麗

【摘 要】感受與鑒賞是重要的音樂學習領域,是整個音樂學習活動的基礎,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良好的音樂感受能力與鑒賞能力的形成,對于豐富情感,提高文化素養,增進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在教學中應激發學生聽賞音樂的興趣,養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逐步積累鑒賞音樂的經驗。應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鼓勵學生對所聽音樂要有獨立的感受與見解,幫助學生建立起音樂與人生的密切聯系,為學生終生喜愛音樂、審美音樂、享受音樂具備良好的功底。

【關鍵詞】小學音樂;滲透;要素

我的觀點是在音樂教學中,不能單純的走馬觀花地欣賞,而是要充分揭示音樂的要素在音樂中的表現作用,讓學生親身感受到音樂中最激動人心和極具表現力的部分,而不是進行枯燥的、單純的技巧和灌輸死記硬背的知識;應以整體的方式來體驗音樂,將音樂要素貫穿在音樂教學的整個過程,而不是將音樂的各種構成元素支離破碎地講授。要注重藝術的完整性,這正是音樂教育區別其他學科的一項重要原則。與音樂隔離開來的單純的記憶音樂概念,講解音樂知識是毫無意義的。所以音樂欣賞要把音樂要素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

一、音樂欣賞中情景變化要滲透力度、速度、音色、節奏、旋律等要素變化

當人們打開音像資料第一遍欣賞音樂是,首先聽到的是音樂力度是強還是弱、速度是慢還是快、然后才考慮是有什么樂器演奏的。在以往的音樂教學中,很多老師講課時,會問學生這段音樂表現了怎樣的場面?學生會有爭先恐后地回答表現了……然后教師非常高興地說回答得太好了、你真棒。而沒有去提出表現這個場面的音樂要素。在對力度、速度這一要素的欣賞教學中,我聽到、看到過的音樂教學大都是與以上的做法相同,只是注重了音樂所表現的場面,而不去挖掘音樂的要素。在欣賞教學中只是注重表面的現象,不注重深層次地實際教學。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課題組人員經過討論、實踐、驗證,大膽地運用了通過學生說出以音樂要素來表現人物、場景、情景。

二、音樂欣賞的情緒、情感變化中要滲透力度、速度、音色、節奏、旋律等音樂要素變化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情緒與情感是密切相關又相互區別的二種心理形式。但從關聯范圍來說,情緒比情感要更廣泛。雖然當我們體驗到某中情感時,總會感到具有一定的情緒色彩,但這種情緒色彩遠不如情感那樣穩定和持久。情感有強度和深度之分,有高、低層次之分。

情緒與情感是審美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對音樂教學來說,不僅尤為突出,而且,還有特殊的表現內容。從音樂美的本質來說,音樂進行的過程實質上就是情感的展示與變化過程。同時就是音樂要素發展變化的過程,音樂作為情感的載體,雖無語義,但卻是最生動的心靈語言,常言說:“語言的盡頭是音樂的開始?!本退囆g形式來說,音樂的表情力量遠遠勝過其他藝術門類,其特質就是情感抒發、情感的撞擊、情感宣泄、情感交流、和情感審美。

在音樂教學中,牢牢把握情感這條主線,通過音樂情緒與情感的這種特質,不斷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搞學生的情感強度,使人們的情緒、情感同音樂情緒、情感和諧的溝通與交流,成為我們追求的目標。音樂情緒與情感體驗不能僅僅停留在外表的層面上,更需要內心深處的體驗,尋求那種動人心魄的、使人感到震撼的藝術效果與境界。多讓音樂本身面對學生,用音樂的情感來呼喚學生的情感。當然在體驗情感的同時要更深層次地挖掘音樂要素的變化,小小的音樂要素變化了,音樂的情緒、情感就會發生變化。

三、音樂欣賞的體裁形式中要滲透音樂要素的變化

新的《音樂課程標準》提出一、二年級對音樂體裁的了解是聆聽兒歌、童謠、進行曲和舞曲,能夠區別獨唱、獨奏、齊唱、齊奏?!稅蹌趧印肥沁M行曲體裁的歌曲,老師在進行歌曲教學中,首先通過歌曲中的襯詞“嗨-喲”、“嗨-喲”了解體驗“進行曲”這一體裁,融合與滲透了音樂情緒、情感,音樂的力度、速度等,表現要素體驗進行曲的行進步伐節奏。突出了音樂要素中的節奏。

通過以上,我們教給學生的是學習的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音樂教學中,深入淺出的、潛移默化的滲透音樂知識、音樂要素的欣賞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欣賞音樂、審美音樂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音樂水平,為學生終生喜愛音樂、審美音樂、享受音樂具備良好的功底。

猜你喜歡
小學音樂滲透要素
掌握這6點要素,讓肥水更高效
觀賞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設計中的應用
論美術中“七大要素”的辯證關系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開啟學生智慧,構建快樂課堂
如何走出小學音樂教學的困境
素質教育背景下音樂欣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也談做人的要素
在印度佛教大會感受日本“滲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