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特因子在英美文學作品中的分析

2016-05-30 23:28柏聰
西江文藝 2016年6期

柏聰

【摘要】:哥特文學是英美文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它屬于西方通俗文學中驚險神秘小說,一般被認為由賀瑞斯·華爾波爾的《奧特朗圖堡》開始產生并逐漸發展,直至在整個歐美地區流行起來。哥特小說的主要元素包括神秘,超自然,厄運,死亡,有幽靈的老房子和家族詛咒等。下文中,我們將結合部分著名哥特風格小說對其進行闡述。

【關鍵詞】:哥特風格;歐美地區;哥特小說代表;哥特文學結構

哥特文學一直在文學作品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雖然在部分人的評論中一直將哥特文學作為非主流的文學作品,但是不得不說,在許多的著名文學作品中仍然存在哥特因子。下文中,我將對哥特文學的起源,哥特文學的結構和哥特文學的影響和作用來對哥特因子在歐美文學中的發展以及產生進行詳細的闡述。

一、哥特小說的來源和特點

哥特一詞最早用來形容中世紀恐怖陰森的古堡,它在日常應用中往往是貶義詞。將它用在文學作品中會伴隨產生哥特式的背景,人物和情節。它往往會存在陰森恐怖的情節,變態、離奇、兇狠、荒誕的人物形象和幽暗潮濕并且還有幽靈的老房子。以上都是哥特式作品中比較常見的特點,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哥特式小說在歷史上并未獲得較高的評價,甚至一直處于被指責的位置上。盡管如此,哥特式風格仍然影響著之后的一些文學作品,并且還在影響著恐怖電影等影視作品,它以神秘驚悚并且難以琢磨的特點吸引著讀者的興趣,總的來說,哥特因子在文學作品中仍舊占據相當高的地位并且在不斷傳承。

二、哥特式文章的結構

1、哥特式文章的背景

哥特式文章為了渲染詭異、黑暗的氛圍,往往會使故事發生在陰暗潮濕的地下室或者有幽靈的古堡,閣樓,如迷宮一般幽暗狹長的走廊或者旋轉上升的螺旋樓梯,還有臟舊的彩色哥特風格玻璃和室內污濁難聞的氣味,并且故事的轉折往往伴有自然天氣或者人為環境的變化,比如滂沱的大雨,搖曳的燭光,斑駁的月光以及其他所有的極端天氣。

2、哥特式文章的人物

哥特式文章中的人物大多有畸形的心理以及兇狠陰暗的行為。他們面對著突變的人生境遇以及情感變化,往往具有心理上的一些突然地改變,這些變態或是扭曲的心理變化往往最能夠吸引讀者進一步閱讀的興趣,同時,這也為哥特式文章添加了神秘詭秘的色彩,進一步突出了主題。人物在心理發生變化時,往往伴有極其癲狂的仇恨,往往會由于這些情緒而做出變態扭曲并且殘酷的行為。

比如《呼嘯山莊》中的主要人物希斯科立夫,他由于受到了感情上來自凱瑟琳的打擊而一蹶不振,產生了變態扭曲的心理,他開始將心中的怒火發泄在身邊的人上,他的心理開始變得不正常,總是以一種非常極端的心理來看待問題,所做的所有事都是以報復為目的,甚至將自己的孩子作為報復的工具,從中,我們唯一能看到的就是人性的扭曲。

3、哥特式文章中的情節

哥特式文章中往往都有一種恐怖貫穿全文,整個文章都在用所有的文字來闡述一種恐怖的情緒,這種恐怖是整體性的,恐怖構成了整個文章的基調,它始終作為一種情緒來拉動整個故事的發展,比如莎士比亞的代表作《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的死亡,這一詞貫穿全文,它一直在推動故事的情節發展,并以最后兩人的死亡終結,文中滲透出了由內而外散發的黑暗和恐怖氣息,同時也對黑暗的社會背景進行了闡述??ǚ蚩ā冻潜ぁ芬晃奶幪帩B透者關于生命的離奇荒誕,它充斥著黑暗的哥特式的氛圍,不得不說,卡夫卡是運用哥特式手法的大師。

三、哥特式因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哥特式文章中的各種哥特因子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它們由于揭示了人性的丑陋與本真而廣受關注,它討論了人的異形變化問題,在黑暗的背景中掙扎并且渴望著光明的未來,同時又在灰暗的現實中感受著來自各個方面的恐懼和無奈,在重重打擊之下而形成的扭曲人性,這些作品往往具有一定的批判性,不論是對人性,社會還是其他方面的科學,往往能夠引起廣大讀者的共鳴。

比如《簡愛》中的男主人公,就是一個典型的哥特式人物,他曾向簡·愛愛表明:“我沒有戰勝環境,當命運虧待了我時,我沒有明智地保持冷靜,我開始絕望,隨后墮落了……”簡愛也敏銳的察覺到了他性格上的一些缺陷以及壓制許久的憤怒和悲傷,總的來說,也正是這些性格特點讓羅切斯特這個人的形象能夠躍然紙上。翁羅格·乞靈羅斯在那撒尼爾·霍桑代表作《紅字》中被描寫成了這樣的一種角色。文中的羅格·乞靈羅斯具有強烈的復仇意識,他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復仇,所以人性被淡化,從中生出一種難言的恐怖。也正是因為這種性格,暗示了故事的結局。

從心理學上來說,人們喜歡這種風格的小說主要是因為這些因子在人們的心里產生了共鳴,它勾起了人的原始本能,比如進攻性和毀滅性,由此,在閱讀過程中,人們會因此產生心理上的愉悅感,同時又因為黑暗和扭曲的心理而感到發自內心的恐怖,總的來說,哥特因子在文章中是一種有力的調味劑。

結語:

通過對歐美文學中的哥特式因子的分析,我們了解到了,從古至今,諸多著名的文學作品以及文學大師都對哥特因子情有獨鐘,它能夠調節文章的進度,引起讀者興趣,引起人們對罪惡的警醒,以及呼喚起人們內心對復仇以及征服的欲望,讓讀者從中獲得閱讀的快感,讓人們在滿足心理上扭曲方面的同時對自己的日常生活產生警醒的心理。有時,作者通過對故事中陰暗環境的描述引起人們對現實美好生活的向往,通過部分英雄惡棍的人物的描述引起人們心中對此類人物的敬仰以及對溫暖人性的渴望。

參考文獻:

[1]王婷.有關英美文學作品中的哥特因子分析[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5).

[2]何俊芳.關于英美文學作品中的哥特因子分析[J].短篇小說(原創版),2014(0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