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浮雕作品中的大足石刻題材

2016-05-30 23:28李紹彬
西江文藝 2016年6期

李紹彬

【摘要】:大足石刻藝術作為歷史社會的縮影,具有多方面的學術研究價值。利用大足石刻藝術寶藏創作數字浮雕作品,嘗試多元化地傳承與發展大足石刻藝術。

【關鍵詞】:大足石刻;世俗造像;民族遺產;數字浮雕

數字浮雕是藝術家在電腦里創作的虛擬浮雕并可借助數控技術進行雕刻從而得到實物的一種浮雕,在現代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已得到廣泛的發展,它不僅能帶來財富而且能賦予新的生活意義。[1]

一件優秀的藝術作品必然需要從傳統中挖掘精髓,從而為現代設計理念注入新的精神力量。[2]在數字化迅猛發展的時代,我們只有在深入領悟大足石刻的藝術精神,充分了解數字化藝術特點的基礎上,將大足石刻藝術的精神內涵植根于數字浮雕的創作中,才能打造出符合新時代需求的表現形式,[3]從而打造真正具有大足石刻藝術特色,又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數字浮雕藝術品。

寶頂山20號的《養雞女》是大足石刻世俗生活美的鮮明代表,[4]以數字浮雕的表現手法來重新對其進行演繹,整合與提煉可使之在新的時空環境中煥發新的意義和內涵。圖2~圖5是以《養雞女》圖1為創作題材的系列數字浮雕工藝品,它提取了養雞女的圖案造型元素,并結合了具有獨特寓意的傳統紋樣。圖2浮雕工藝品鏡子的整體構形以寓意佛教圓融思想的大小兩個圓形為主,大圓中以養雞女為主體造型,邊緣以具有源遠流長、生生不息寓意的回形紋以及在大足石刻中大量出現的,意喻靈魂不滅、輪回永生的卷草紋加以裝飾。富有吉祥意味的如意紋被充分運用在下方小圓的裝飾上,對稱構成的形式更是強調了紋樣富貴、吉祥的寓意。圖3硯臺的整體造型以養雞女與蓮花為主 ,充分運用對比的手法,把大足石刻中的世俗代表養雞女與象征高雅、脫俗的蓮花相融合進行創作,體現了一種“雅俗共賞”的藝術美。圖4裝飾工藝品擺件的圓盤周邊以小圓加以裝飾,圓中為養雞女造型,底紋為中國傳統紋樣組合。圓盤的材質選用金屬材質,增強了工藝品的裝飾性與時代感,具有特殊的視覺美感和觸感。底紋傳統紋樣組合排列,則遵循數字藝術的自生成原則,將傳統紋樣進行復制排列組合,計算機自動生成區域浮雕,形成整齊劃一的視覺美。擺設的底座以卷草紋加以修飾,充滿了平淡自然的情趣韻味。圖5首飾盒提取養雞女的部分造型元素,與牡丹花和傳統紋樣進行組合重構,結合嵌金工藝,構成一副具有富貴榮華、圓滿寓意的畫面。首飾盒木質材料的使用,不僅將木材濃厚的文化底蘊賦予首飾盒之上,其自然天成的肌理效果,也增強了首飾盒獨特的視覺美感。與此同時,大足石刻養雞女造型與紋樣的結合運用,在突出表現世俗美的同時,具有吉祥的意味。

參考文獻:

[1]LI Shaobin. “Research on shape semantics in digital relief creation”,Proceedings 2011 IEE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ided Industrial Design & Conceptual Design,Dec.2011, pp39-41.

[2]阿道夫·希爾德勃蘭特.《造型藝術中的形式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6

[3]王耀希.《民族文化遺產數字化》,人民出版社,2009.5

[4]龍紅.《風俗的畫卷——大足石刻藝術》,重慶大學出版社,2009.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