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式設計中的圖形元素表達

2016-05-30 23:28倪恩凱
西江文藝 2016年6期
關鍵詞:版面設計

倪恩凱

【摘要】:本文以版面設計與圖形元素的概念與范疇為研究基礎,通過對版面設計中圖形元素的設計要求及圖形在創意中的構成手法的討論,總結了版面設計中圖形元素的構成表現方法,并通過相關應用案例分析進行例證。本文的研究,對排版設計中的圖形設計與構成表現提出了審美要求,以期在版面設計中讓圖形元素更完美的展現創意,提升版面設計的審美層次,本課題的研究對于專業實踐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版面設計;圖形元素;構成表現;審美要求

一、基本概念與理論來源

(一)版面設計的概念及設計要求

版面設計屬于美術范疇,諸如版面的設置比例,版面排列的形式和圖片、報花的位置等設計方案,與平面構成是一致的,是一種藝術創作,是把美的設想與讀者的實際需要緊密結合的藝術勞動。版面之所以需要“設計”,是因為設計是有目的的、創造性的視覺形象創造活動,它的目的在于賦予文字語言以形體之美,這種美的形態有利于將內容傳達給讀者,滿足其視覺上和記憶上的要求。

(二)圖形元素的特點分析

所謂圖形,是指能夠產生視覺圖像,并轉化為信息傳達的視覺符號,是由繪、寫、刻、印以及現代電子技術、攝影及處理等手段產生的能夠傳達信息的圖像記號。

圖形在信息傳播方面,比文字更具備靈活、快速、直接、信息量大等特點,它的傳播縮短了時空距離,打破了國與國、不同民族之間語言的隔閡,使人與人的交流顯得更為方便、快捷。而且,圖形天然地帶有藝術性。圖形要完成信息傳播的任務,其過程不能死板、生硬,它要用感性、美觀的視覺語言傳達著信息。語言是抽象化的理性表意符號,在傳播過程中有著說一不二、面目一致、講究實效等特點。

一、版面設計中圖形元素的構成表現方式

(一)圖形元素的審美要求和處理手段

圖形以其獨特的形象力和創造力在版式設計中體現著獨特的視覺魅力,除文字外它會加重主題思想的傳達,在版式編排中,圖形占有位置的大小,其表現力直接影響到整個版式設計效果?,F代版式設計中,圖形追求簡潔以使主題鮮明突出,讓讀者印象深刻,閱讀快捷。對圖形夸張的處理使說明的事物特征明顯,閱讀充滿了情趣,加強了版面的藝術感染力和信息的傳達效果。對圖形寫實的處理能真實反映自然形態的美,如寫實與裝飾的結合、寫實與抽象的結合等,許多因素的運用使版面妙趣橫生、形式感強。極富特點的圖形再與文字一起產生版面的平衡感和時代感是當今版式設計的一個很大的特點。

(二)圖形元素的構成表現方法

圖形的構成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方式:同質圖形、異質圖形、共生圖形、正負圖形、換置圖形等。

1. 同質圖形

同質是指一個物象的形態結構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性質相同的物象所構成。與一個具體而完整的形象相比,它可以使人們產生不同的聯想,擴大圖形的信息量。在熟悉又陌生的圖形構成中,通過對不同物象及構成關系的聯想,產生新的視覺意象及對信息的形象詮釋。

2.異質圖形

異質是指一個圖形的形態結構,由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性質的物象所構成;是將不同屬性、質地、命名、價值、意義的物象納入超現實的統一結構中,經由變形、錯位、假借、畸聯、粘貼等拼貼手法,成為虛擬的物象。與現實中的某個客觀物象相比,異質同構呈現出標新立異的形式感,生動而幽默,并生成強烈的形式張力。

3.共生圖形

設計中打破一條輪廓線只能界定一個物象的現實,用一條輪廓線同時界定兩個緊密相接、相互襯托的形象,使形與形之間的輪廓線可以相互轉換、借用,互生互長,從而以盡可能少的線條表現更多、更豐富的含義,就是共生圖形。簡而言之,共生圖形就是讓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形象共享一個空間,共用同一邊緣線,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構成方式。這種圖形往往是以一個元素為主,通過聯想由其派生出其他新的圖形,所派生出來的新元素往往是創意的中心內涵所在。

4.正負圖形

正負圖形是指正形與負形相互借用,在特定空間里,一種線性中隱含著兩種各自不同的含義。按照“相互統一、相互排斥”的物理學原理,正形與負形間形成了互不相讓的局面。正是由于這種抗衡與矛盾,使藝術化同形的特殊魅力和視覺上的滿足、快樂得以凸顯。這個方法即“一語雙關”,所謂話中有話,轉換到視覺中就是形中有形。在注重實空間和實形態的同時,對虛空間也不容忽視,用簡潔的視覺語言可以表達豐富的內涵。

三、圖形元素在版面設計中的經典案例分析

圖形元素在版面設計中有許多經典的案例,下面本文將主要從埃舍爾的《晝與夜》以及福田繁雄的《貝多芬第九交響曲》這兩個作品進行分析。

《晝與夜》是一個富有哲理的虛實漸變結構,左方的白天漸變為白鳥向右飛,右方的黑夜漸變為黑鳥向左飛,它們在對立的進行中,虛實相生,同時又向下漸變為灰色矩形農田。天與地,晝與夜,鳥與天,鳥與地,它們相互演化,有分有合,變而通之。虛實、正反、陰陽、有無、前后、高下、順逆,一切都在流動中相互漸變,相互走進自己的對立面。最絕妙的變象結構是虛實漸變,即兩個形象的實形和虛形,同時互為漸變,第一個形象的虛形漸變為第二個形象,第二個形象的虛形再漸變為第一個形象,虛形變實形,實形變為虛形;虛實轉換,圖底反轉,創造了無懈可擊的空間和牢不可破的結構。

在福田繁雄的《貝多芬第九交響曲》這一系列作品中,福田以貝多芬頭像作為基本形態,對人物的發部進行元素的置換。從一定距離觀察這些作品,可以辨識出海報中的人物形象。當仔細觀察人物的發部時,它又是由不同的圖形元素組成。在這里,音符、鳥、馬等并不相關的圖形元素,都被福田運用到他的這一系列海報中,這些元素豐富了同一主題海報的內涵,同時充滿趣味性,更體現出設計者豐富的想象力。

福田繁雄運用矛盾空間,將自己置于圖中,細看貝多芬的海報??此坪侠淼淖藨B,確實放在矛盾的空間里,創造出一個集結視覺引力、視覺趣味與多重內涵相結合的視覺世界。如圖4所示,乍看是一個勝利的手勢。細看才知道勝利是折斷了、拆分了槍管才換來的。陳放利用異質同構的手法生動有趣表達了和平的來之不易。如圖5所示,這是一張檢查視力的檢驗表,不是檢查眼睛的近視度,而是檢驗心靈的近視程度?,F在越來越多的人們眼里只能看見金錢、人類的私欲,其他的什么動物環境統統都看不見了。大師用置換圖形的手法用視力表測出人的心靈,可謂新穎,別致,讓人沉思。

結 論

圖形元素的構成表現在版面設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以新奇的圖形組合迅速地吸引人們的目光,使作品的注目率大大提高。圖形元素能把平凡的信息轉化得更出眾、更動人,給版面帶來美學意義上的升華,使觀者得到富有哲理的啟示,版面因為圖形元素的應用而具有了藝術性和審美性。隨著現代社會新技術的發展,圖形構成將會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豐富的表現形式。

參考文獻:

[1]尹定邦,圖形與意義[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2]陳珈,圖形創意[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9.

[3]曹方,視覺傳達設計原理[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5.

[4](德)韋特海默,創造性思維[M],林宗基,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7.

[5]周宗凱,圖形創意[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6]王志俊,圖形設計[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7.

[7]林家陽,圖形創意[M],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1999.

猜你喜歡
版面設計
聲 明
談博物館展覽中宣傳物料的版面設計
紙質問卷版面設計與自動識別系統研究
報紙美編在版面設計中新聞素養的重要性把握
論現代紙媒版面設計創新的重要性
報紙版面設計問題探討
論新聞出版中少兒圖書的版面設計
淺談戶外大型展示牌的版面設計
如何避免社會新聞版面設計中的誤區
報紙版面設計的元素及美學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