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戲曲元素在中國民族歌劇中的移植與生成お

2016-05-30 10:48付煒煒?オオ?
當代音樂(下旬刊) 2016年5期

付煒煒?オオ?

[摘要]中國戲劇藝術的新生類別就是中國民族歌劇,這主要就是外來的藝術形式和我國的傳統音樂進行有效結合的產物,主要就是吸收外來和繼承傳統,中國民族歌劇具有中西合璧的特點,重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繼承傳統藝術的過程中,對于中國戲曲的嚴肅進行吸取,奠定了我國民族歌劇的發展道路。本文主要探討就是中國戲曲元素在中國民族歌劇中的移植生成,對于我國民族歌劇戲曲化的特點進行深入的了解,并結合實際和理論,提出戲曲表演的優勢和作用。

[關鍵詞]中國戲曲元素;中國民族歌??;移植生成

中圖分類號:J60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6)05-0037-02

本文研究的主要就是中國民族歌劇對于我國戲曲藝術的吸收,分析各種藝術形式在中國民族歌劇中的體現,從戲曲舞臺假定性出發,將中國民族歌劇對于戲劇舞臺的借鑒歸納出來,將中國民族歌劇和中國戲曲之間十分密切的關系顯示出來,并且將這種有效吸收的作用進行充分描述,尤其是對我國民族歌劇的發展作用提出來。

一、傳統戲曲對于中國民族歌劇的影響

中國傳統戲曲主要是從我國廣闊的民間土壤中產生及發展起來,對于我國民族歌劇的發展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國傳統的戲劇具有十分漫長的發展歷程,和西方歌劇的構成模式差不多,而我國傳統的戲劇主要包括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等各種因素。中國傳統戲曲是我國傳統音樂的代表,經過時間的打磨,逐漸形成了固定的形式,也為我國民族歌劇的發展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鑒的部分。在我國原始時期,嚴格意義上就已經存在戲曲,只是簡單地對自然物進行形象性的模仿,逐漸體現出社會的相關經驗和情懷,戲劇也逐漸展露出了其中的魅力。

在我國兩宋時期,戲曲逐漸成熟,南戲就是其典型的代表,可以完整地將一個故事情節演繹出來,南戲也是我國戲曲發展的基礎,在元代的雜劇也是十分繁榮的,元雜劇具有很大的文化層次。1957年之后,我國有關于歌劇的創作團隊不斷壯大,也逐漸朝著專業化的方向發展。當歌劇在我國盛行之后,已經具有將近800多年有關音樂戲劇傳統的戲曲,戲曲和歌劇都是對于各種藝術形式的融合,屬于一門綜合的藝術,這兩種藝術形式實際上是無法區分的,“文革”過后,中國的民族歌劇將戲曲的精髓進行了繼承和發展。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也促進了我國民族歌劇的發展,為其提供了需對可以借鑒的音樂素材,使中國名族歌劇逐漸成為老百姓最喜愛的藝術形式。

二、中國戲曲元素在中國民族歌劇中的移植生成

1中國民族歌劇借鑒吸收戲曲唱腔

在中國比較傳統的藝術表現風格上,戲曲唱腔可以完美地將劇種的風格表達出來,一種是比較抒情的唱腔,可以將人物內心的情感表達出來,還有就是敘述式的唱腔,最適用于在平靜心態下的對話,還有一種就是戲劇性的唱腔,在表達人物之間的爭吵的時候,普遍采用這種形式。這樣唱腔,主要就是以主題的變奏手法為基礎,很少的用到音樂材料,利用各種各樣的音樂手段,為歌劇的發展提供豐富的材料。

我們常說的板眼就是戲曲樣板,中國傳統戲曲中的板式要以戲劇劇情為基礎,將故事人物中的情感變化最大限度的表現出來,在歌劇的創作地過程中,將各種板式的交替性運用到其中,將歌劇的戲劇性充分地顯示出來,要將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出來,使劇中的故事情節更加跌宕,促進中國歌劇可以朝著民族化的方向發展。

2借鑒吸收各地方的唱腔

經過數千年的沉淀,在我國的各個地方都產生了風格迥異的劇中,例如越劇就重視抒情,以唱的形式為主,具有江南的地方色彩,其聲音非常優美動聽;而晉劇的風格比較高亢,又具有清新委婉的味道;秦腔的唱腔非常豐富,非常動人……中國的地域非常遼闊,具有各自的地方特點,各個地方的唱腔具有各自的方言特點,不同的戲曲品種具有不同的音調。

在歌劇《白毛女》中,就將戲曲元素進行借鑒和戲曲,改編創造了我國的河北梆子,用來對人物的凄涼進行刻畫,使藝術情節顯得更加悲憤交加。

3借鑒吸收戲曲唱腔的形式

在我國的戲曲唱腔當中,主要利用拖腔將人物的情緒進行表達,在演唱的過程中,主要就是將字音字尾這些部分進行拖長的處理,主要是以情緒的需要,加長或者減短,可以在句中,也可以在句尾,還可以適當地加上襯詞和襯字,進一步拓展了原來的唱腔。傳統的戲曲,主要是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時候才會利用拖腔,而中國的歌劇也借鑒了這一特點,可以有效地增加演唱的效果,讓聽眾沉浸在悠揚的拖腔的具體旋律當中,這樣才會更好地體會出劇中人物的內心感情。

在我國明代就創造了傳統戲劇中的幫腔,在唐宋時期運用的更加普遍,在我國戲曲創作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元素,利用幫腔這種形式,可以對劇情進行渲染,增加舞臺的效果,將人物內心世界與創作手段進行有效的運用,并相互融合,使色彩和時代感更加強烈。中國歌劇在借鑒傳統戲劇的過程中,也將戲曲幫腔的精髓進行學習,在川劇和湘劇中被廣泛的應用,可以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例如在歌劇《白毛女》中,有一個片段是喜兒從山洞中被解救出來,開始合唱《太陽出來了》,在這個橋段就利用率幫腔中合唱的形式,重點突出人物的勇敢,對于革命勝利的堅定信心。

4中國歌劇借鑒吸收戲曲舞臺的假定性

中國的傳統藝術充滿了假定性的魄力,戲曲具有很強的寫意性,經過數百年的發展,我國戲曲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和系統的具有假定性的藝術形式,從創造舞臺方面來說,其具體的結構非常嚴謹,具有很強的音樂化和舞蹈化,舞臺可以自由地處理時空的變化,將表演技術不斷進行規范,使其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和技巧性,而這些因素都是我國傳統戲曲需要進行借鑒的,我國戲曲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要將各種樣式的特點和優點進行學習,利用歌舞去將故事演繹出來,這樣的程序化就充滿了假定性。

例如歌劇《野火春風斗古城》是我國板腔體模式的一部歌劇,在舞臺創造的時候具有很強的寫意性和假定性,還在其中加入了時空的交錯,當今一些人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可以感受到其中非常激烈和殘酷的戰爭場面,這和昆曲《游園驚夢》的舞臺創造方面具有一些相似點。我國歌劇在發展過程中,中國戲曲的元素發揮著非常大的作用,可以將戲曲唱腔的特點充分顯示出來,對于戲曲的唱腔和板式進行借鑒,可以更好地強化人物形象,將戲劇的沖突進行突出,這樣我國歌劇演唱和念白之間就不會出現脫節的問題,還可以將中國歌劇的民族化特征充分的體現出來。

結語

我國歌劇在當今還在不斷地發展,中國歌劇的創作者不斷向我國傳統戲曲學習,不斷探索屬于民族歌劇的發展道路,將傳統戲曲的音樂結構和音樂因素進行繼承,并且不斷給予豐富,使故事更加具有完整性。在創作的過程中,將傳統戲曲的音樂結構進行吸收,各地方的唱腔形式在中國歌劇中都會具有一定的體現。中國的歌劇要以我國的民族文化為基礎,要將傳統戲曲中的精髓挖掘出來,并且科學合理地融入到當代的歌劇當中,最重要的就是符合我國現代觀眾的價值觀和審美觀,中國歌劇要具有民族化的特點。希望我國歌劇可以更好地弘揚我國民族精神,可以在未來走出中國的大門,走向世界。

[參 考 文 獻]

[1]王瓊.論戲曲音樂在中國民族歌劇中的折射[D].山西大學,2013.

[2]趙冬梅.中國傳統音樂的音高元素在現代音樂創作中的繼承與創新[D].中國音樂學院,2012.

[3]方興.譚盾歌劇《秦始皇》的音樂元素及人物塑造研究[D].溫州大學,2014.

[4]張晴.中國戲曲音樂元素在中國當代音樂創作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