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文明視野下桂林非物質文化遺產彩調的新媒體傳播研究お

2016-05-30 01:09孟達曹若?オオオ?
當代音樂(下旬刊) 2016年5期
關鍵詞:彩調生態文明非物質文化遺產

孟達 曹若?オオオ?

[摘要]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與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然而,桂林彩調等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卻面臨著保護和傳承的困境,網絡新媒體以其便捷、互動性強的優勢深受青年人的喜愛,有效利用新媒體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是需要關注的研究內容。本文論述生態文明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之間的關系,實地調研了桂林彩調當下發展現狀,分析了其傳承與保護面臨的困境,從新媒體的角度提出其傳承保護的可行性對策。

[關鍵詞]生態文明;非物質文化遺產;彩調

中圖分類號:J60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6)05-0045-02

一、生態文明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之間的關系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鄙鷳B文明是人類為保護和建設美好生態環境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總和,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狀態。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從生態文明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角度來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有效的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利于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的體系,有利于提升人民幸福指數,從目的上來看,兩者的目標基本一致。

二、桂林彩調概述

彩調劇流行于桂林、柳州、百色河池等地,用桂柳方言演唱,是人民喜聞樂見的地方戲曲形式。桂林彩調又稱“采茶戲”、“調子戲”、“大采茶”等。相傳是由廣西桂林永福的歌舞說唱演化而來,后發展過程中又融入其他民間戲曲元素,其中包括湖南的花鼓戲、云南花燈戲、江西采茶戲及桂劇等。彩調由清代發展至今,優秀代表作品層出不窮,如清道光、光緒年間的《王三打鳥》、《瞎子算命》、《雙看相》,辛亥革命時期的《二女爭夫》、《一抓抓磨豆腐》,后期膾炙人口的彩調劇《劉三姐》。

桂林彩調多取材于人民生活、民間傳說,其音樂唱腔分為腔類、板類和調類。桂林彩調分為文場和武場,文場主要伴奏樂器為調胡、揚琴、琵琶、三弦、嗩吶、笛子等管弦樂器。武場則多為打擊樂器如鑼、鈸、鼓,情景較為詼諧幽默。

三、桂林彩調傳承與保護面臨的困境

筆者通過實地走訪調查桂林幾所彩調表演場所了解到,桂林彩調的關注人群多為老人,很少有年輕人觀看其表演。桂林彩調的專業劇團也越來越少,其保護和傳承面臨以下的困境:

1內容題材較為陳舊,表演形式單一

桂林彩調距今發展已有兩百多年,但現在被人們所傳唱的依舊是一些老的劇目和旋律,表演形式依舊是“臺上演、臺下看”的傳統模式,沒有突破和創新。這些遠離了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狀態,無法與當代青年人產生共鳴,遠離年輕人的娛樂、惡搞的消費審美要求。如彩調劇目《王三打鳥》,講述的是王三在打鳥途中,趁著女主人公毛姑的母親去親戚家喝喜酒,偷偷地在門外與毛姑以對唱方式進行對話交流。雙方產生好感后,毛姑的母親處處為難王三,后來經過毛姑妹和王三的努力,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雖然該劇目是桂林彩調中的經典劇目,但其故事情節及劇中人物的生活方式完全背離現代社會發展,更是與年輕人的娛樂、生活方式相差甚遠。

2專業傳承人日漸減少

桂林彩調傳承人都年事已高,也有很多傳承人迫于經濟壓力而選擇其他職業,導致桂林彩調傳承人日漸減少,桂林彩調的專業人士青黃不接,人民大眾越來越難欣賞到原汁原味的桂林彩調。筆者在田野采風中統計到,彩調中不乏有一些退休后仍志愿為人們群眾表演彩調劇的,但表演過程中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均為老年人,一些年輕的演員也表示將來可能不再從事這一職業。桂林彩調傳承基地的負責人告訴我們,如今的年輕人都沒有從事專業學習彩調的意愿,各個彩調表演團隊中老年人占大多數,桂林彩調的傳承人群急劇減少,傳承形勢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3宣傳力度小,關注度低

桂林彩調僅是通過傳統的劇場劇院方式進行面對面式的演出,缺乏數字化的信息采集與編碼解碼,更缺少網絡新媒體平臺的傳播與推廣,沒有相關的門戶網站,更沒有專業的微博、微信公眾平臺推廣,僅是一直任由其“自生自滅”的發展,關注度低。

四、生態文明視野下桂林非物質文化遺產彩調的新媒體策略

網絡新媒體的出現打破了音樂口傳的傳播方式,流行音樂數字化的程度較高,通過網絡新媒體平臺傳播的速度、廣度以及傳播效果較為理想,而傳統的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新媒體平臺運用存在較大差距,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改進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新媒體傳播:

1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采集

明確采集的內容,綜合利用現代多媒體工具從聲音、圖像等多角度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彩調劇《劉三姐》廣為人知的原因正是因為一部電影《劉三姐》,電影中將彩調劇《劉三姐》中的傳統劇情和傳統旋律經過數字化采集和加工,使人物形象變得生動鮮明,歌曲旋律變得直觀入耳,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

2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加工辦法

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應適應現代人的審美要求,根據當代青年人的心理特點和新媒體平臺的特點,對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適度的進行改造加工,有步驟、有計劃的根據受眾的反饋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市場化運作,邀請知名作詞人、作曲人撰寫新作品、開發新形式。

3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新媒體平臺的建設

設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的門戶網站,由文化部門或者科研官方部門進行維護管理,利用微博、微信公眾平臺等社會化媒體進行有效傳播,培養傳播過程中的意見領袖,可尋找高校專業人士、文化藝術屆的專家學者進行合作,達到二次傳播效果,拓寬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平臺。

4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新媒體傳播的社會參與機制

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網絡新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是信息的傳播者也是信息的制造者,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的教育機制和科研機制,強化從學校到社會的全方位生態教育體系,促進全民生態文明觀、道德觀、價值觀的形成,指導人們樹立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健全民間相關公益組織的規范和引導機制,鼓勵民間組織積極、理性、合法、深入地參與生態文明建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使其成為一支重要力量。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注入,保障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持續推進。

生態文明建設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三五”規劃草案中,生態文明都擺在了重要位置,全國政協委員、諸城派古琴傳承人高培芬認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言“傳承是最好的保護”。有效利用新媒體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傳承,將生態文明的理念融入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過程中,不僅能帶來文化效益、社會效益,同時也能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更能傳播中國好聲音,講述中國好故事。

[參 考 文 獻]

[1]何飛雁.廣西彩調研究現狀及展望[J].戲劇之家,2014(04).

[2]朱竑,韓亞林,陳曉亮.藏族歌曲對西藏旅游地形象感知的影響[J].地理學報,2010(08).

[3]邊吳麗.新媒體環境下中國傳統音樂的困境與機遇[J].北方音樂,2015(06).

猜你喜歡
彩調生態文明非物質文化遺產
經典彩調進校園
期待山花更爛漫
娃娃彩調揚名聲
生態文明建設融入高職校園文化發展的思考
生態文明城市建設中花卉旅游發展策略研究
生態文明視閾下河北省循環經濟產業體系發展研究
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研究
廣西桂林彩調的生存困境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