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徽因詩歌

2016-05-30 00:21王思佳汪洋
西江文藝 2016年6期
關鍵詞:林徽因審美意境

王思佳 汪洋

【摘要】:林徽因的詩歌中,展現了大量的自然景物意象,詩人將個人的情緒寄托在她感知的意象中,表現了對大自然的歌詠、愛情的吟唱與生命的體悟,使得“情”有了依托,“境”也有了靈魂。林徽因的詩歌創作善于從中國古代建筑、繪畫藝術中吸取靈感,在表現手法上相互借鑒、相互影響,呈現出圓融而又樸素的意境,在美學上抵達藝術之“真”。不過單就意境而言,林徽因的詩歌仍屬于“無我之境”的層次。

【關鍵詞】:林徽因;詩歌;意境;審美

林徽因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特別是在女性作家創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她的詩歌創作在藝術手法上已經明顯呈現出啟蒙現代性特征,同時又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本文對林徽因的部分詩歌文本進行解讀,評價其詩歌的內容、意境、及美學價值,打破現存對林徽因創作才能及個人涵養的誤解,尋求對其詩歌文學價值的再認識。

一、自然景物生發詩意情感

林徽因留學歸國后,與丈夫梁思成著手中國古建筑遺跡的探尋和研究,足跡遍布河北、山西、重慶等多個省份。野外考察的過程中,林徽因沿路創作了大量詩歌,將旅途中的自然景致在筆下鋪展開來,同時也記錄著詩人當時的心緒心情和生活狀態?!渡街幸粋€夏夜》是林徽因那個時間段所創作的典型詩歌代表。

山中有一個夏夜,深得

像沒有底一樣,

黑影,松林密密得;周圍沒有點光亮。

對山閃著只一盞燈——兩盞

像夜的眼,夜的眼在看!

滿山得風塵躡著腳

像是走路一樣,

躲過兩處得枝葉

各處的草,不響。

單是流水,不斷得在山谷上

石頭的心,石頭的口在唱。

均勻的一片靜,罩下

像張軟垂的幔帳。

疑問不見了,四角里

模糊,是夢在窺探?

夜像在祈禱,無聲的在期待,

幽馥的虔誠在無聲里布漫。

深得沒有底的黑夜、密密的松林、滿山的風、山谷的流水等自然意象非常樸素的呈現在筆下,耳畔的聲響是夜的細語,愈發襯托出山中夏夜的靜謐與深沉,而詩人似乎也墜入深不見底的黑夜中,任由心緒無邊無際的馳騁,自由自在卻又交織著孤寂和惆悵。 《八月的憂愁》描繪了一幅色彩多樣而又富有層次感的鄉村圖景,黃水塘、白鴨、油青的高梁?!嗽碌泥l村閑適明凈,但是也略顯單調,林徽因在詩中自問“這跳動的心怎樣安插”,似乎有一種淡然的愁緒涌上心頭。

閱讀林徽因一生各個時期所寫的詩句會發現,自然風景和心緒心情始終是交織交融,互為烘托的。詩人善于借景抒情,所以詩中出現了大量具體的意向,自然景物意象尤其多,表現了對自然的歌詠、愛情的吟唱與生命的體悟。[1]在林徽因的筆下,自然景物是清新淡雅的,表現出詩人樸素簡潔的審美趣味,這與中國傳統文化中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審美旨趣一脈相承。

中國傳統文化中,無論是哲學思想還是人文藝術,都蘊含著對大自然的參悟,所謂“道法自然”、“大道至簡”便是這種樸素世界觀的體現,古文人修身養性也追求“致虛極,守靜篤”的超脫境界,而藝術創作的最高境界是達到天人合一、物我兩忘。從莊子的《逍遙游》到東晉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從唐朝李白詩歌的浪漫飄逸到宋朝蘇軾的熱情奔放,自然景致在詩人筆下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是增添了靈動的色彩,被賦予了與詩人相同的氣質與靈魂。林徽因的詩歌無疑繼承了這種文化基因,她的作品融入了對大自然的贊美的同時,體現了天地萬物莫不相通的生命哲思。林徽因對生命的存在和逝去保持著超然、達觀的“至樂”態度,與莊子“齊生死,等物我”觀念不謀而合。[2]

二、 建筑、繪畫藝術融入詩歌表達

以土方、石塊等材料壘積起來的建筑物,除了能夠滿足人類居住生活等方面的使用價值,還是設計者思想和智慧的結晶。建筑物自身的外在形象、與周邊環境的和諧交融,以及歷經時空歲月后的沉淀,均在無限擴大建筑物自身的內在張力,而其審美內涵上也更加豐富。中國古代建筑藝術源遠流長,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建筑風格形式多樣。雕梁畫棟的宮殿、飛檐斗拱的高塔、曲徑通幽的園林建筑,使得中國古建筑與西方建筑有著迥異的風格,表現出獨特的民族性。

林徽因是一位古建筑考察者和研究者,她隨丈夫梁思成從事中國古建筑的野外勘測整理,足跡遍布山西、河北等省份,讓沉寂于荒野的中國古建筑瑰寶重新綻放光彩于世界建筑藝術之林。而作為一名作家和詩人,林徽因對中國古建筑的觀察切入了文學視角,建筑賦予了她詩歌創作上的靈感,而詩歌創作也提升了建筑物的內涵。詩歌《深笑》便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品。

是誰笑得那樣甜,那樣深,

那樣圓轉?一串一串明珠,

大小閃著光亮,迸出天真!

清泉底浮動,泛流到水面上,

燦爛,

分散!

是誰笑得好花兒開了一朵?

那樣輕盈,不驚起誰。

細香無意中,隨著風過,

拂在短墻,絲絲在斜陽前,

掛著,

留戀。

是誰笑成這百層塔高聳,

讓不知名鳥雀來盤旋?是誰?

笑成這萬千個風鈴的轉動,

從每一層琉璃的檐邊,

搖上,

云天?

讀完此詩,古塔檐邊的風鈴聲似乎仍在耳邊回響,意境悠揚雋永,詩句賦予了建筑靈動生機的色彩,而建筑也讓詩句增添了古樸厚實的韻味。 林徽因在《平郊建筑雜錄》中寫道:“眼睛在接觸人的智力和生活所產生的一個結構,在光影恰恰可人中,和諧的輪廓,披著鳳露所賜予的層層生動的色彩;潛意識里更有‘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憑吊興衰的感慨;偶然更發現一片、只要一片、極細致的雕紋,一位不知名匠師的手筆,請問那時銳感,即不叫他做‘建筑意,我們也要臨時給他制造個同樣狂妄的名詞,是不?” [3]在林徽因的詩歌中,建筑是詩意的建筑,而詩歌因為建筑而表現出造型意境上的美感。

繪畫方面的造詣和修養,也融入到林徽因的詩歌創作中,使得她創作的詩歌具有繪畫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繪畫與文學在表現手法上相互借鑒、相互影響。蘇軾認識到中國詩與畫存在相通的創作規律和審美內涵,提出了著名的論斷:“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諳之畫,畫中有詩?!绷只找虻脑姼瓒嗝鑼懽匀痪坝^,詩歌中河流、山川、星光、村莊、花朵、古建筑等具象猶如一幅幅畫卷舒展開來,立體呈現在眼前,詩中的景物色彩豐富,或明麗或沉郁,表現了詩人當時的心緒心情?!靶履甑仍诖巴?,一縷香,枝上剛放出一半朵紅。心在轉,你曾說過的幾句話,白鴿似的盤旋?!痹绱旱拇巴?,零星的一半朵花悄然探出頭,新奇地打量著這個世界。窗外的景物讓詩人若有所思,心緒如白鴿似的盤旋。閱讀詩句,讀者眼前似乎也已經打開了一扇窗,同詩人一起感受到春寒的料峭與早春的生機。

善于在詩歌中營造畫面感,如同傳統的中國水墨畫,表現出幽遠的意境,這與林徽因早前的家庭教育及求學經歷密切相關。林徽因十四歲時在家替父親編家藏字畫目錄。1924年,林徽因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系學習,畢業后又進耶魯大學的戲劇學院學習舞臺美術設計。她參加了共和國國徽的設計,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座細膩纖巧的圖案也出自她手。林徽因在繪畫方面的修養和造詣,使她通過借鑒傳統繪畫的技法豐富文學創作并實現新的轉換。[4]

三、情感質樸抵達藝術之“真”

寓情于景或者說情景交融,是林徽因詩歌的重要特征。閱讀林徽因一生寫下的60多首詩歌,很少發現有直抒胸臆的表達,而是將抽象的情緒寄寓于可感知的具體事物中,在詩中創造一種意境,含蓄地表達個人情感。因為意境所拓展的想象空間是無窮盡的,詩人在更自由的創作空間里任意馳騁,因而這種表達是面向自我、朝向靈魂深處的,也是質樸真誠的。在李莊躲避戰亂期間,林徽因創作了詩歌《無題》,品讀這首詩,讓人體會到詩人對往昔的追憶,以及此刻的愁緒和憂傷。

什么時候能再有

那一片靜;

溶溶在春風中立著,

面對著山,面對著小河流?

什么時候還能那樣

滿掬著希望;

披拂新綠,耳語似的詩思,

登上城樓,更聽那一聲鐘響?

什么時候,又什么時候,心

才真能懂得

這時間的距離;山河的年歲;

昨天的靜,鐘聲

昨天的人

怎樣又在今天里劃下一道影!

詩歌開篇自問“什么時候能再有”,此后展現的是在一片寂靜中,詩人站立在溶溶的春風里,眼前的山、小河流默然靜立,一切顯得嫻靜優雅,不由得讓人內心充盈著希望與夢想。之后,登上城樓,那一聲鐘響似乎把詩人召回現實,不由得感嘆,過去與現在已隔著遙遠的時空,山河也換了年歲。而這鐘聲,讓詩人想起了昨天的人。只是,這個人又是誰呢?也許只有詩人自己才會知道。整首詩沒有直白地表露內心的所思所想,但多個自然景物意象其實已拓出了大量的留白,豐富了詩歌意境,也寄托了詩人質樸的情感,而留給讀者的則是無限的回味空間。我國近代著名文學評論家王國維先生認為:情與景是意境的兩個基本要素,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本特點;追求感情的真摯、形象的真實和語言的真切是意境的核心。林徽因所寫的眾多詩歌,便是對這種藝術審美的詮釋。

然而,就詩歌意境來說,有“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之分。近代國學大師在其學術著作《人間詞話》中舉例說:“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薄翱煽肮吗^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庇形抑骋??!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薄昂ㄥeF?,白鳥悠悠下?!睙o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者為多,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樹立耳?!绷只找虻脑姼?,顯然多寫有我之境,雖情感也是真摯的,但是客觀評價,她在感情上囿于自我,大多數詩作都沒能擺脫“小我”的局限性。在她的詩句中,山川、河流、村莊、藍天等不是彰顯它們本身的自然“美”,而是附著在詩人的個人情緒中,詩中的自然景物欠缺靈性。從美學意義上來賞析,自然景物首先是一種獨立的存在,在這個前提下,通過詩人的參悟,自然景物才外化出情感與氣韻,展現出自然的靈性美。魏晉南北朝時期謝靈運筆下的“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單單一個“生”和一個“變”字,便自然而然地展現出了一幅生機盎然的田園春景圖,而詩人內心的閑適和淡泊只是由此外延出來;東晉陶淵明詩句中“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不經意間的一抬頭,發現遠處的南山呈現在眼前,讓人由此生出悠然和喜悅;王維詩句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等也都是展現自然景物本來的樣子,而將這些畫面組合在一起,無形中升華出樸素的美感,真正的達到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境界。林徽因的詩歌創作吸取了傳統文化中的藝術表現方式,但在美學層次上尚有不足之處。

參考文獻:

[1]左春桃.林徽因詩歌意象解讀[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5(1)

[2]姜煒.西方之眼東方之魂——論中西精神資源對林徽因文學創作的影響[J].文教資料,2010(6)

[3]林徽因.平郊建筑雜錄A,林徽因文存(散文、書信、評論、翻譯卷)[M],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文藝出版社,2005(9)

[4]趙慧靜.林徽因創作與中國傳統文化[D].河北師范大學,2010(6)

猜你喜歡
林徽因審美意境
林徽因《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節選)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林徽因傳:一代才女的心路歷程》:且以優雅過一生
意境的追尋與創造(外一篇)——錢起《省試湘靈鼓瑟》
詩詞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則)
發揚藝術之光,讓美術滌蕩靈魂
職業中學美術鑒賞課教學探微
現代陶藝教學特點研究
林徽因VS陸小曼:富養的女兒差別在哪里
林徽因比張愛玲幸福的秘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