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羅泉古鎮旅游打造的本土化設計探尋

2016-05-30 02:59蘭月秀
西江文藝 2016年6期
關鍵詞:本土化設計

蘭月秀

【摘要】:隨著文化創意產業的日新月異,催生了地方旅游業的快速發展。羅泉古鎮的旅游開發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下,如何打造成具有本土化特色的旅游古鎮成為人們所思考的問題。文章立足于羅泉古鎮的文化特色,從本土化設計分析出發展開探索。

【關鍵詞】:羅泉古鎮;本土化;設計;

一、羅泉古鎮概述

羅泉古鎮,又名“羅泉井”,是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也是中國100個千年古鎮之一,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羅泉古鎮位于資中縣西部,古鎮旁是一條彎曲的小河,名為珠溪河,整個羅泉鎮順河而建,布局呈龍行形,故名“龍鎮”。羅泉的興起與鹽業密不可分,其悠久的歷史可追溯到秦代,至清朝時鹽業開發已達到頂峰,清光緒年間,羅泉已有鹽井1500余眼,所產的井鹽于1925年獲巴黎世界博覽會金獎。羅泉古鎮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為打造羅泉古鎮文化旅游項目奠定了有利的條件。

二、“印象·羅泉古鎮”本土化設計分析

1、本土化設計的理解

設計是人在生存過程中所體現的創造性活動,體現人類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發展狀態,設計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濃縮了大量智慧經驗的結晶,設計與文化在類文明發展進程是同步進行的。所謂“本土化”,是指個人或團體在成長歷程中足以影響其知覺、思維、價值觀等與之形成的文化環境。本土化設計——我認為是在本土化的基礎上,進行文化資源的整合,充分提取本土的文化特色,提煉為設計元素符號并將自己的設計融入其中,突出與其他設計的差異性,從而使設計更具本土特色,以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2、羅泉古鎮的本土化特色探索

羅泉古鎮在長期的也發展下形成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歷史體系。綜合分析出羅泉古鎮的五大本土文化特色:古建筑文化、袍哥文化、鹽業文化、美食文化、武術文化。

羅泉古鎮五里長街,蜿蜒盤曲形如一條蛟龍。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街上以明清建筑為主,木結構,以條石為基,外墻空磚墻,內壁以木板分割,木格花窗,房頂用青瓦。古鎮的青瓦建筑,雕梁畫棟,翹角飛檐,屬典型的川南古建筑風格。屋檐下的一個精美的吊瓜、一塊古老的樓牌、一個精湛的斜撐、一方別致的牌匾都是精雕細琢的工藝品。人們的學識思想以及價值觀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那么羅泉工匠們對羅泉建筑的修建也會植入本土化的思想,這些都是融合了本土化的設計修建的極具工匠精神的本土化特色古建筑。

一百年前,在這個因鹽興起的地方,來自四川各地的袍哥以鹽商的身份為掩護,召開了一次“攢堂大會”。正是這次會議點燃了武裝起義的烽火。羅泉井會議伴隨著辛亥革命的勝利而載入歷史史冊、名垂青史的羅泉井會議舊址則依然如故,成為世人觀賞和追記往事的古跡。隨著歷史長期的演變,袍哥文化在今天已變為了一種信譽文化。羅泉人長期以來,在“袍哥文化”的熏陶下,講義氣似乎成了羅泉人骨子里的傳統美德之一,在當地也成為了人際交往的一個重要標準。也逐漸成為了一種獨特的袍哥文化。

在實地勘察中,我們走訪過在古鎮閑聊的老人們,老人們說起了古鎮的昔日輝煌。羅泉古鎮是一座被鹽業托起來的古鎮,古鎮的今昔都離不開鹽業的發展。鹽神廟便是古鎮曾經輝煌最好的見證。鹽神廟建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廟內供管仲為鹽神,關羽和火神則作為管仲的輔佐相伴左右,整個鹽神廟重檐三級,翼角高翹,雖經百年風吹雨打,使得四周的耳樓、側房、走廊經歲月的沖刷已失去昔日的色彩,但昔日的神采風貌仍栩栩如生。鹽業伴隨著龍鎮人的變遷,在時間的沉淀下形成了羅泉地方特色的鹽業文化。

民間有“羅泉豆腐甲天下”、 “不吃豆腐,枉到羅泉”等說法,由此可見羅泉美食文化代表當屬羅泉豆腐。2100多年前淮南王劉安隱居羅泉,潛心研究長生不老之術,有一次他把黃豆磨成豆漿和鹽鹵(膽水)用來煉丹,靈丹沒煉成,卻加工制作成綿嫩可口的豆腐。羅泉豆腐歷史悠久,通過長期的研究與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方美味佳肴。直到今天,羅泉古鎮還保留著原汁原味的石磨磨制豆腐的傳統工藝。飲食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所謂“一方山水養育一方人”,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地域環境,在長期發展中也逐漸形成了一種地方特色飲食文化。

據資料記載羅泉鎮是中國功夫五十八個派別之一的盤破門武術的發源地。開派宗師劉瀨年輕時曾浪跡江湖,行俠仗義,與其好友朱沙貫、杜官印被人們稱為”行義俠”。因其俠義人更是獨獲“川蜀大俠”的美譽。羅全鎮人民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性格從古到今,一直都傳承著,與古鎮人們的交談中更能感受到一股濃濃的豪邁之氣。羅泉武術文化源遠流長,至今也生生不息的發展著。

三、“印象·羅泉古鎮”本土化設計的創新要素

1、文化資源的整合性

文化信息資源整合與開發利用對于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只有做到了文化資源的整合性,才能使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課題立足于羅泉古鎮的文化特色,通過對羅泉古鎮“古建筑文化、袍哥文化、鹽業文化、美食文化、武術文化”的文化信息進行資源整合,提煉出本土化特色的設計,在此基礎上還應融合國際化的設計思維和設計方法,創作出別具一格的本土化設計。讓世人領略千年古鎮的漫長歷史與滄桑。

2、視覺語境的本土化

針對羅泉文化資源的內外綜合,提煉出具有本土意蘊的設計符號成為設計者與旅游者情感碰撞的中介,也是設計傳達與理解的關鍵所在。在研究中設計者通過對本土化特色的精神內涵與元素的高度提煉,運用多種藝術表達手法轉換為視覺形象,將羅泉當地的特色轉化為讓觀者更加直觀的感受到羅泉的本土特色,創設本土語境。

四、總結

羅泉古鎮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不應被旅游業的快速發展而沖淡了濃厚的本土文化特色。作為本土設計者,更應讓本土的文化在順應時代的發展下保持其自身的獨特魅力。

參考文獻:

[1]莫昌川,張繼宇,劉開艷,王曉玲,劉金花,周麗,資中羅泉古鎮旅游開發現狀與對策 [J].四川烹飪高等??茖W校學報,2012.5

[2]伊延波,孫珊珊,平面設計的本土化視覺表現研究 [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學報,2013.3

[3]揚君順,王文中,淺析本土化設計[J].輕工機械,2005.03

猜你喜歡
本土化設計
何為設計的守護之道?
《豐收的喜悅展示設計》
訴前強制調解的邏輯及其本土化建構
瞞天過?!律O計萌到家
美樂家迎來本土化元年
設計秀
有種設計叫而專
論電視節目的本土化
真人秀節目的本土化
論法律賦能診所教育的本土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