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儒釋道文化對白族本主信仰的影響

2016-05-30 02:59袁學濤
西江文藝 2016年6期
關鍵詞:白族崇拜信仰

袁學濤

【摘要】:本主崇拜是大理白族民間信仰的主要形式,他是在本土原始信仰的基礎上兼容了儒、釋、道以及神話小說等元素的具有本民族文化特征的信仰體系。本文以大理喜洲的八母廟為著手點,探究白族本主信仰背后的文化源頭。

【關鍵詞】:白族;本主;信仰;崇拜;文化

大理白族的本主信仰是一種民間宗教,屬于多神崇拜,而且至今沒有形成統一的神靈系統,使得分布在各個村鎮的本主神相當豐富而又復雜。有歷史中記載的帝王賢臣、武將士卒,有宗教中的菩薩羅漢、天仙鬼神,有民間傳說里的神石精怪以及文學作品中虛構的英雄人物,全部被供奉在了神圣的殿堂,接受世世代代白族人的頂禮祭祀。位于大理市喜洲鎮河矣城村的八母廟就是這樣的一個眾多神祇和諧相處本主廟。

八母廟在河矣城村東南,緊鄰著洱海,為當地白族村民供奉觀音菩薩之處,進入八母廟內就可見到望海樓,高十余米,登樓可觀洱海。每年農歷七月二十三,八母廟有放生、祭祖活動,當地人稱之為“放出節”。

八母廟供奉的神祇造像的數量之多,是其他本主廟難以見到的。望海樓里供奉著太上老君、孫悟空、玉皇大帝、觀世音菩薩等;正殿供奉著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十八羅漢、斗姆元君、四大天王以及女媧、龍母等;旁邊的幾個廂房分別供奉著釋迦牟尼佛涅槃像,還有地藏菩薩、閻羅王、文昌帝君、財神、孔子等。通過這些造像來看,八母廟內的本主神大致可以分為佛教類、道教類、圣賢類和傳說類。八母廟的本主神來源極其廣泛和復雜,它既保留著原始崇拜的遺風還吸納了佛教和道教的神祇,以及儒家倡導的祭祀法則。

一、儒家思想對本主信仰的影響:

首先,白族接受了儒家“孝悌”的觀念,他們認為慈愛、孝敬是一種美德,在本主文化中也充滿了人倫的濃郁氣息,體現人和神之間是可親近的,人和神之間是有情誼存在的。其次,在白族的楹聯之中,經??梢姷健案x門第、清白傳家”這樣的字眼,白族人崇尚讀圣賢之書。再次,本主祭祀過程中的禮儀也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比如:成親時,到本主廟中祈求婚姻美滿幸福,兒女雙全;生了孩子,到本主廟中起個名字,希望本主神保佑孩子能聰明健康、吉祥順利;讀書后,成績優秀,考上大學,也要去本主廟酬謝本主神的護佑。所以,在八母廟正殿的上方的孔子像,正是儒家文化在本主信仰中的體現。

千百年來,儒家文化影響著白族人的心理和行為,是的白族人有著善良淳樸、謹慎節儉、尊重傳統和遵守倫理的優良品德。

二:佛教思想對本主信仰的影響:

佛教自傳入大理之日,就對白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大量的佛教神祇也被列在了本主神的行列。首先,這一現象的產生,首先和佛教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以及深奧玄妙的義學理論是分不開的,豐富多彩的神祇世界和嚴格神秘的儀軌制度也是白族原始信仰所無法企及的。其次,在原本的信仰中,本主神只是“本境福主”,他是一村一寨或者只是一個區域的保護神,所以從這個意義而言,本主神有著一個致命的弱點——管理區域有限。隨著交通工具的使用和發展,人們走的越來越遠,本主神的區域性管理護佑的功能就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這就使得在民間日益傳播開來的佛教神祇在彌補了本主神區域性上的不足,才得到了白族民眾的認可。佛教神祇在大理地區的雙重身份的優越性正是本主崇拜信徒和佛教信眾同時接受這一現象的出現,卻沒有引起任何沖突的原因。在八母廟中,佛教造像占了很大的比例,有臥佛的造像、有觀音、文殊、地藏幾位菩薩的造像,還有十八羅漢造像以及四大天王、大黑天等護法神。

三、道教思想對本主信仰的影響:

道教在白族中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傳布廣泛,呈現出全真、正一在民間混融的狀態。不僅如此,道教還深入到了白族自己的本主崇拜當中。真正作為本主神而得到白族民眾崇拜的神仙真人有很多。在八母廟望海樓內,太上老君作為第一層的主神而被供奉,第三層則供奉玉皇大帝,側殿也有閻王、判官、財神等被供奉。八母廟每年的迎送本主的活動也有著深深的道教烙印,在本主神像游行的過程中,要把一些兒童扮作八仙的形象:鐵拐李、呂洞賓、張果老、韓湘子、何仙姑等都在其中,這些扮作八仙模樣的孩童或者騎馬或者坐車或者走路與本主神像一同巡游。道教神仙形象成了本主巡境的很重要的參與者。

四、本主信仰的現實意義:

白族屬于世居的農業民族,本主信仰是白族生產活動的動力源泉和幸福寄托。本主信仰的這種對文化的兼容性、多元性和開放性,正是白族人重現世的特征造成的。所以,本主信仰的功能性就是圍繞著世俗化的生活習慣展開的。

從宗教功能來看,白族信奉本主的目的卻是世俗功利的,所有的祭祀、祈禱都是完全指向現世的未來,純粹是一種世俗幸福的希冀。他們完全割舍掉了儒家文化里天下大同的思想,也割舍掉佛教往生極樂,究竟解脫的思想,也割舍掉了道教清靜無為、天人合一、羽化成仙的思想。為什么要有這么多的神祇造像?按照當地人的說法,只要拜過八母廟的神祇,以后不論走到哪里都有神仙護佑,因為他們廟里的神仙是天上地下都供奉到了的。從這里也能看出他們只是希望“為士者程高萬里,為農者粟積千鐘,為工者巧著百般,為商者交通四?!?。懷著“春天多吉慶,夏日??祵?,秋來三災免,冬至迎百?!钡氖浪咨詈同F世福樂。

從經濟功能來看:本主廟會的舉辦,由于參加人數眾多,食宿、交通問題就比較突出,在這種情況下,就會促成相應的商業行為在此集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偶然性的商業行為就慢慢發展成定期的集市。

從教化功能來看:本主崇拜是一種與家庭和學校的教育并行的道德教化的重要方式。這是由于他們在祭祀期間所唱誦的祭文、頌文、經文是融合了儒、釋、道思想而創作的,這種三教合一的文句,既是對本主神愛國愛民、忠孝節義、英勇仁慈、舍己為人等優良品行的歌頌,也是信眾對做人準則規范的認可和宣揚。

從文化功能來看:本主信仰有整合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的作用,使之相互融合相互補充;也對白族文化有著傳遞作用,本主文化本來就是一種綜合性的系列文化,圍繞著本主神祭祀所展開的一系列活動,都是白族傳統生活習俗和文學藝術的集中體現。

綜上所述:白族本主信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各種功能所起到的作用也是有輕重差別的。就從當前來看,白族本主信仰的主導功能已經開始從宗教功能方面慢慢向文化、娛樂功能漂移。

小結:從八母廟的神祇造像中我們可以看出,白族信奉神靈的基本目的就是要保護自我,每尊神都有著自身獨特的宗教功能,起著護佑民眾物質財產和生活正常進行的作用。鐘敬文教授在《民俗學概論》中說:“凡被我所用者,都被加以供奉,形成巫、道、佛相互包容的宗教信仰?!边@種宗教方式,在白族地區起到了很好的凝聚民眾、化解恩怨的作用,使人們從中找到了共同的民族價值觀,也是對自身人性的贊美。

參考文獻:

[1]鐘敬文.民俗學概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2).

[2]畢芳.白族本主神話的特色—神袛的多元化與人性化探析.[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09(10).

[3]吳棠.白族本主文化的異變.[J].史海漫游,2006(04).

[4]李福軍.論大理白族本主崇拜與儒家思想的關系.[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12).

[5]何燕霞.淺談白族本主崇拜—從白族本主崇拜看白族文化的兼容性和開放性.[J].大理文化,2007(02).

猜你喜歡
白族崇拜信仰
與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我崇拜的那條“龍”
論信仰
鐵的信仰
西夏天崇拜研究
白族火把節:一天星斗下人間
我最崇拜的人
崇拜
白族敬酒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