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斐洛的隱喻解經法

2016-05-30 02:59胡德富
西江文藝 2016年6期
關鍵詞:基督教

胡德富

【摘要】:斐洛所處的時代,希臘文化已經滲透到埃及猶太社區的各個角落,并給傳統猶太教的發展帶來巨大挑戰。斐洛所倡導的隱喻解經法對傳統猶太教進行了重新解釋,深度挖掘其隱喻含義。不僅使《圣經》具有更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理論邏輯性,而且也為猶太教內部早期基督教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理論基礎。

【關鍵詞】:斐洛;隱喻解經;基督教

斐洛是生活在托勒密末期至羅馬早期階段的著名猶太學者。關于其具體生卒時間暫時并不清楚,但是根據他的著作完美可以進行一個粗略的推測。在《出使蓋烏斯》中,他曾將自己歸為“老者”的行列,并在之后談到了公元40年他作為亞歷山大的猶太代表向羅馬皇帝卡尼古拉尋求猶太人權益的事件。據此,羅納爾德·威廉遜認為斐洛很可能出生于公元前30年左右。他家庭環境相對優越,這從他展示的希臘式教育中可以窺見一二。他對于希臘文化并不陌生,從希臘語言的使用到希臘哲學觀念的吸收,他還經常觀看希臘戲劇,甚至參與希臘競技活動,這些都足以說明他接受過良好的希臘教育。而這對于當時的猶太人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銷。除了物質基礎之外,斐洛家族顯然在亞歷山大里亞的猶太社區內還享有一定的社會威望。因而,他才能代表猶太人面見羅馬皇帝,他的侄子在羅馬帝國時期還擔任過敘利亞的執政官。

至斐洛時代,希臘文化尤其是哲學、天文、自然科學在古埃及地區的長期繁榮發展使得當地的猶太文化深受影響。作為一位深受希臘文化影響的猶太人,斐洛并沒有放棄對猶太文化的堅守,甚至還將其掌握的希臘文化作為一種工具,對傳統的猶太教進行重新定義和解釋,從而形成了一種新的、希臘化猶太教理念。這給早期基督教的發展帶來重大影響,其中尤為重要的是他的隱喻解經法。

一、隱喻解經的源起

隱喻指文字所帶有的隱藏含義,解經法是指對經典的解讀方法,這里主要是指對猶太人經典《圣經》的解讀。對于經典的解讀,世界各地的民族最初多是從敘事的角度進行理解的,即認為經文中所記載的內容是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事情。但由于經文內容之間相互矛盾,或者是部分內容對于之后時代的人來說難以理解,甚至荒謬時,人們開始嘗試用其他的方法對經文內容進行重新解釋。隱喻解經法就是其中的一種。

早在公元前525年,特根納斯就曾借用隱喻閱讀的方式,即“allegorical reading”,為古代希臘諸神的墮落特性進行解釋、辯護?!癆llegorical”一詞在亞里士多德時代被用于指稱為“huponoia”的實踐活動,該詞的名詞形式“huponoein”表示的就是“深入地看穿、領悟”,通過辨析文字的表面含義來探尋其內在的、深刻的含義?!半[喻”一詞首次出現在“公元前三世紀斯多亞派的克里尼雪斯的著作中”[1]。而早在斐洛之前,亞歷山大里亞城內也已經出現了運用隱喻法對經典進行解釋的現象。如將希伯來版《圣經》譯作希臘版,對于其中的某些神人同形同性論的內容進行了意譯?!啊冻霭<坝洝?7:19的‘柱在《所羅門智訓》10:17中被等同于‘智,《出埃及記》12:23的‘滅殺者在《所羅門智訓》中被等同于‘上帝圣言”[2]。在公元前2世紀,猶太學者阿里斯托布魯的著作殘篇中可以看到隱喻方法的使用,同樣是在試圖減弱《舊約》中的神人同形同性論,他甚至已經將摩西五經故事視為哲學體系的象征。此外,在巴勒斯坦地區也出現了類似的趨勢?!栋⒗锼固醽啎拧分幸脖憩F出猶太教內部對于《舊約》中明顯的神話因素的不安。

二、斐洛的隱喻解經法

雖然早在斐洛之前,隱喻解經的觀念已經被提出來,并運用到希伯來經典《舊約》的解釋當中去,但它更多的是停留在粗略的觀念層面上。斐洛對隱喻解經進行了擴展和豐富,從而形成其獨具特色的解經方法。

首先,斐洛強調對《圣經》隱喻含義的解釋。他對《圣經》中幾乎所有的內容都進行了隱喻方法的闡釋。如對亞伯拉罕名字的隱喻解釋。亞伯拉罕最初的名字為亞伯蘭(Abram),ab為“父”,ram為“高尚或高處”,因而,他此時可能是一個占星學家。當他離開吾珥來到迦南時,正式更名為亞伯拉罕(Abraham),此時該名字具有父(ab)正確地(hmm)揀選(brr)的意思。斐洛認為亞伯拉罕名字的改變象征著他對過去惡的拋棄,以及此時對真理的追尋。斐洛還通過聯想的方式來尋求經文中的深層次含義。即將圣經中所提及的事物,用類似的哲學觀念進行取代和理解。如斐洛在解釋“在白發的人面前,你要站起來,也要尊敬老人”時(《利未記》19:32),認為“這毫無疑問是有益的,心靈去汲取古老而久享盛名的思想,去追尋值得尊敬的高貴行為的傳統,而這也就是歷史學家們與所有詩人,傳承到自身以及后代記憶中去的內容?!盵3]將老者轉化為歷史記憶的承載者。在斐洛看來經文隱喻含義的價值遠高于字面含義。那些僅停留在字面意義,不去深究經文內部深層含義的人是愚笨的、頑固不化的保守者,他們實際上已經把猶太教墮落成了迷信。他還將其認識的一位直譯者歸為無神論者和不敬虔者。斐洛的這些觀點使得他與亞歷山大里亞猶太教內部那些拘泥字義者之間沖突不斷。

其次,承認經文的雙層含義。斐洛雖然極為看重經文的隱喻含義,并且不斷勸告重視字面含義者能夠接受對《圣經》的隱喻解釋,但是對于經文的字面含義他也并沒有進行徹底的拋棄?!坝行┤艘勒諏倮碇堑南笳饕饬x來理解律法的字面意義,他們過分拘泥于理智層面的意義,對字面意義卻隨意忽視。我得說,這樣的人處理問題的方式太草率,太過簡慢?!盵4] 在斐洛看來,《圣經》的隱喻含義與字面含義,相對于人類來說就是靈魂與身體兩者之間的關系。靈魂雖然重要,但身體是其存在的基礎,二者缺一不可。隱喻含義的體現是需要借助文字載體,也就是其字面意義的表達。在《論語言的混亂》中,斐洛對于那些僅遵循外在顯明事物的人有一句極耐人尋味的評論,他說“我不會責備這種人,因為真理或許也在他們那邊”[5]。

最后,隱喻解經的主體需要具有靈性經驗。由于隱喻解經的行為主體是獨立的個人,而且他們解經過程中沒有具體的標準。因而隨著解經者個人情感和觀念的差異,最后獲得的隱喻含義帶有極大的隨意性和不確定性,使《圣經》偏離原本的意義,帶來錯誤的解讀。為限制這種隨意性的產生,斐洛強調隱喻解經的前提是解經者需要擁有靈性的附著。這意味著普通人不能隨意對《圣經》進行隱喻解釋。解經者必須要具備“某種偉大而且來自天國的理解,并且已經拒斥了我們周遭任何事物的誘騙”[6]。因此,斐洛在使用隱喻解經法時明確宣稱自己的靈魂常常被上帝占有。在《論亞伯拉罕的遷居》中,他曾詳細描繪了自己在解經過程中被神靈附身的經歷。并指出他在動筆之前沒有任何的靈感,隨后是通過靈性的附體才獲得了寫作思路?!霸谶@種神靈附體的影響之下,我置身于極度的狂迷并對一切都失去了感知”[ 7]。除了靈性的附著之外,對《圣經》進行隱喻解釋還要求解經者具備理智能力,這種能力只有少數人擁有。對解經者的條件限定,一方面有利于防止隱喻解經的泛濫,減少其他解經者對于隱喻解經法的批判;另一方面也使得解經者所獲得的隱喻含義帶有神圣性,因為這是從“上帝”那里直接獲得的語言、思想和領悟,具有權威性。

斐洛的隱喻解經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處理圣經中互相矛盾的部分,使其整個內容更為井然有序。同時,也使得部分看似無意義,或者荒謬的部分獲得合理的解釋,使得經文整體上呈現出相一致的思想內涵,有利于普世性特征的產生。

三、隱喻解經對基督教的影響

斐洛的隱喻解經法對于早期基督教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如福音書中就有多處對隱喻的運用,特別是耶穌在給眾人講道時,提到的撒種、芥菜種、無花果樹、葡萄園和佃戶、喜筵、身體的燈、鹽等飽含隱喻含義的名詞。他的二級圣經觀,即將《圣經》分為隱喻含義與字面含義,并認為隱喻含義高于字面含義的觀點, “對于亞歷山大里亞的克萊門和奧利金曾產生過重要影響,是早期基督教解經學的基本方法之一”[8]??死酌⒃谒摹峨s記》之中,就提及了圣經的字面意義與隱喻含義。但是他的隱喻解釋與斐洛的解釋之間存在一定差異。比如,他將《舊約》中“忌食豬肉”解釋為“人們不應當與豬那樣的人為伍”。雖然存在理解上的差異,但二者都注重對經文隱喻含義的挖掘??死酌⒌膶W生奧利金對隱喻解經法也進行了大力提倡。在他的努力之下,隱喻解經法逐漸成為當時極具影響力的《圣經》闡釋方法。而且自他之后,猶太釋經學的幾種方法基本上被明確的歸為“文字的”和“寓意的”兩種。圣保羅也曾經通過隱喻的方法來闡釋《舊約》?!斑@都是比方,那兩個婦人就是兩約。一約是出于西奈山,生子為奴,乃是夏甲?!保ā缎录s·加拉太書》4:24)保羅通過隱喻法將這兩個婦人解釋為代表上帝的“兩約”,并進而斷言說:“這夏甲二字是指著阿拉伯的西奈山?!币源藖硪笫鼙妭兿嘈?,“夏甲”實際上是指代了上帝在西奈山上賜給摩西的律法??梢?,早期基督教的創立者們經常通過隱喻闡釋對舊有經典加以解釋。

至中世紀,神學家托馬斯·阿奎那對釋經方法做出了總結。他認為圣經有四重意義:第一也是最基本最淺顯的層次是字面意義;第二層是較深一些的世俗的道德意義;第三層是寓意或隱喻意義,第四層就是神秘或精神的意義。后三者屬于靈性義,其中第三和第四層是非一般性閱讀所能企及的,必須借助宗教的體驗和為神諭所喚醒的靈感來領悟。

基督教學者們對于斐洛的隱喻解經法進行了繼承,但由于該闡釋方法并沒有確立統一的原則,因而,使得之后的學者擁有很大程度上的自由闡述,出現了各種對圣經、圣言的不同解釋。相異的觀點也引發了各種爭論,而這種理論上的爭論一旦進入現實領域之后,便變成宗派對闡釋不可見上帝的話語權力的爭奪?;蛘哒f,不同的教義解釋導致權力分配的問題。一旦確立“正統的教義”之后,這種采用新的闡釋方式以從舊文本中獲得新意義的方法便被主流教會所抵制,以至于區分出正統和異端,并通過暴力的形式來解決。至中世紀中后期,這種隱喻解經的方式甚至淪落成為教皇的工具打壓其反對者。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的發展,其領導者們對字面解經法的提倡,使得隱喻解經法遭受到巨大打擊和限制。

注釋:

[1]羅納爾德·威廉遜:《希臘化世界中的猶太人-斐洛思想引論》,徐開來、林慶華譯,華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157頁。

[2]羅納爾德·威廉遜:《希臘化世界中的猶太人-斐洛思想引論》,徐開來、林慶華譯,華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158頁。

[3]Philo,“On the Sacrifices of Abel and Cain”, in Philo, Vol.II, translation by F. H. Colson&G. H. Whitaker,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p.153.

[4]章雪富:《斐洛思想導論-兩希文明視野中的猶太哲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頁。

[5]羅納爾德·威廉遜:《希臘化世界中的猶太人-斐洛思想引論》,徐開來、林慶華譯,華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168頁。

[6]Philo,“Who is the Heir”,in Philo, Vol. II, p.329.

[7]Philo,“On the Migration of Abraham”, in Philo, Vol. IV, p.151.

[8]章雪富、石敏敏著:《早期基督教的演變及多元傳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第43頁。

猜你喜歡
基督教
基督教與葡萄文化——以《圣經》為中心的考察
楊岳赴蘇北調研農村基督教工作
基督教中國化的神學思考與實踐
明確路向,踐行基督教中國化——以福建基督教為例
19世紀中晚期英國基督教世俗化原因初探
惠州市基督教兩會中心關鍵技術的設計
種類型的“基督教哲學”
基督教在陜西臨潼區婦女中的傳播現狀與思考
基督教傳播初期對日本社會發展的影響
基督教倫理與現代社會工作的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