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口譯員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社交禮儀

2016-05-30 03:49馬巖
西江文藝 2016年6期
關鍵詞:差異

馬巖

【摘要】:口譯,與筆譯不同,除了語言間的轉換之外,還是社交場合。所以,對于口譯員而言,社交禮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這對于促進交流、增進互信、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都至關重要。然而,雖然在社交禮儀中有著共性的規則,但是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由于不同的因素影響,會形成獨特的社交禮儀習慣。本文將選取陪同口譯員作為分析的主要對象,分析和探索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社交禮儀的差異性。

【關鍵詞】:陪同口譯;社交禮儀;差異

口譯,即口頭翻譯,用口頭表達講原語翻譯為目的語,屬于翻譯的一種特殊形式。然而,口譯同時也是一種社會互動交際行為,口譯的信息轉換過程設計的不只是語言,更是交際情景。在譯員口譯的過程中,譯員的作用絕不是單純的信息轉換,更是口譯交際的“合作參與者”,發揮“文化協調員”,促進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有效溝通(張威,2013:17)。既然在口譯過程中,譯員不僅僅是翻譯機器,而是橋梁,是文化協調員,在口譯這個至少包含兩國語言,蘊含兩國文化的過程中,社交禮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所謂社交禮儀,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行為科學,是指人際間交往中,自始至終的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為(金正昆,2013)。社交禮儀可以幫助我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在人際交往中,社交禮儀是重要的潤滑劑,是人與人溝通的必要條件。社交禮儀還可以使和諧發展人際關系,是一種調節器,也是一種助燃劑。

社交禮儀無疑對口譯場合也是相當重要的。如何正確的行為,如何律己,都會對陪同口譯員與客戶之間產生重要的影響。禮貌且恰當的禮儀無疑將對口譯工作帶來巨大的優勢和便利,反之則會使得譯員陷入不利、尷尬,甚至麻煩。

不同地區和民族之間社交禮儀的不同的成因各不相同,筆者本文將主要從宗教習慣和價值觀兩個方面進行簡要的分析。

(一)宗教習慣:

中國是沒有宗教習慣的,雖然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在中國也廣為接受,但是中國并不是一個宗教國家。但是,大部分的西方國家,包括亞洲國家都是信奉宗教的國家。所以,譯員在與客戶,與中方口譯的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

(1)基督教

西方大多數國家都基督教的信徒,信奉上帝和主的兒子耶穌。在基督教中,基督徒都避諱數字“13”,根據畫家達·芬奇在《最后的晚餐》中描述了耶穌被出賣前與他的弟子們共同進餐的情景,畫面上參加晚餐的共有13人,第13人就是背叛者猶大。所以,“13”一直是西方的禁忌。所以,譯員在交流的過程中,應該充分注意。另外,在穿著方面,由于陪同譯員也可以會陪同客戶參加晚宴等其他社交活動,在顏色選擇上應避免穿著黃色,因為這種顏色是耶穌的叛徒猶大所穿衣服的顏色,所以基督徒會將黃色視為下賤之色的寓意(楊政紅,175)。最后,當譯員與客戶初次見面或者道別的時候,如果要同時握手,不要交叉握手,因為這樣會形成一個十字架?;浇讨?,耶穌就是死在十字架上,應該避免。

(2)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徒有著自己獨特的飲食習慣,主要表現在禁止飲酒并且不食豬肉?!豆盘m經》認為,豬肉是不潔的,這里的“不潔”,不單單是指衛生,更重要的是指宗教意義上的不純潔(馬賢,34)。所以,譯員在陪同客戶參加宴會等場合時,需要尊重其飲食習慣。此外,伊斯蘭教對婦女有著嚴格的規定。教義中明確指出,婦女在外出時要以薄紗這面,不可以穿著凸顯胸、腰、臀曲線的緊身衣服(孫陽,20)。所以,譯員應該尊重其穿衣習慣,更不應該對其服飾做出過激的表現。再次,伊斯蘭教婦女應該盡量避免與陌生男性發生任何肢體上的接觸。所以,如果客戶是伊斯蘭女性,譯員應該及時提醒中方客戶不應該與其發生過多的肢體接觸,甚至是握手。

(二)價值觀:

(1)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

美國人價值觀的核心之一就是個人主義。美國學者薩姆瓦指出:“廣義的說,個人主義的概念是描寫這樣一種學說,認為個人利益是,或者應該是至高無上的;一切價值、權利和義務都來源于個人。他強調個人的能動性、獨立、行動和利益。美國人認為,作為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獨立性、責任心和自尊心,具備了這些,也才不負成為一個人而受到關注和尊重?!保ㄔ篮?,301)所以,在稱呼美國客戶的時候,初次見面出于尊重,會稱呼對方Mr.或Ms.。但是,雙方熟悉過后,客戶很有可能讓譯員直呼其名,這也就是其個人主義的最直接表現之一。此時,譯員在非正式場合可以直呼其名,是對其個人的尊重,也利于拉近彼此間的距離。

另外,美國人價值觀另一個重要的方面時期包容融合性。所以,譯員在美國客戶社交的過程中,不必過度拘謹,從容大方,就算犯了一些小錯誤,美國人也是可以理解和包容的。但是,美國人很看重守時、誠實(白燕,99),而守時、坦誠是作為譯員的基本素質,包容并不意味著沒有原則。

(2)伊斯蘭國家

伊斯蘭國家的價值觀的形成還是與宗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伊斯蘭國家核心的價值觀就是敬主,體現在對主無限的崇敬、無限的愛戴、崇拜真主、順從主命、謹慎畏懼。所以,譯員在與伊斯蘭客戶交流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對方的宗教信仰,不對其主進行抹黑,甚至是攻擊。同時,穆斯林教義中要求信徒與人方便,其向非穆斯林提供方便,不單純是讓他了解伊斯蘭,還要有實質性的幫助,讓他擺脫困境。所以,當伊斯蘭客戶主動提供一些幫助的時候,只要合理,譯員可以欣然接受,這也是對其宗教的一種尊重。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雖然在口譯的過程中,社交禮儀有著很多的共通點,但是由于中西文化的差異、外國不同國家間文化的差異,口譯員絕不可掉以輕心。所以,為了更好的進行口譯工作,盡量避免由于文化差異而引起的社交禮儀上的失禮,口譯員應該做哪些功課呢?

首先,口譯員必須要樹立起文化差異的意識。其中,口譯員必須意識到不同國別,不同人種之間有著文化上的差異,這是毋庸置疑的。其次,文化間沒有孰優孰劣之分,只是在價值觀、信仰和行為習慣上不同而已。作為譯員,要充分尊重各國的文化,不能貶低某種文化,也不應過度崇拜某種文化。

其次,在日常的學習和實踐過程中,譯員要樹立起學習了解不同文化的習慣。只有日常學習過程中多了解,在實踐過程中多感受,才可以真正慢慢理解不同國家的不同文化,了解各個文化中的禁忌及緣由,不同的思維模式,利于扮演好“文化協調員”的角色,搭建起彼此溝通的橋梁。

參考文獻:

[1]白燕. 美國實用主義的社交禮儀文化析論[J]. 天津社會科學, 2007 (6): 97-99.

[2]金正昆. 社交禮儀[M]. 北京. 北京聯合出版社, 2013.

[3]馬賢. 伊斯蘭教的禁忌[J]. 中國宗教, 2001 (2): 34-35.

[4]孫陽. 宗教文化影響下的服裝流行文化[J].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4 (1): 19-21.

[5]楊政紅. 解讀西方禁忌文化與成因[J].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1 (3): 175-179.

[6]袁永和. 對西方個人主義價值觀的幾點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05 (7): 300-303.

[7]張威. 會議口譯員職業角色自我認定的調查研究[J]. 中國翻譯, 2013 (2): 17-25.

猜你喜歡
差異
JT/T 782的2020版與2010版的差異分析
相似與差異
“仿汝釉”與“汝窯”的差異所在
關于中西方繪畫差異及對未來發展的思考
找句子差異
DL/T 868—2014與NB/T 47014—2011主要差異比較與分析
生物為什么會有差異?
法觀念差異下的境外NGO立法效應
構式“A+NP1+NP2”與“A+NP1+(都)是+NP2”的關聯和差異
論言語行為的得體性與禮貌的差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