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化視域下的主體人的界定

2016-05-30 07:53劉愷
西江文藝 2016年6期
關鍵詞:全球化馬克思主義主體

劉愷

【摘要】:全球化是當今人類社會發展的主要趨勢,國內外學術界對于全球化問題都有著深入的研究。近些年來國內學者開始將研究的重點轉向了全球化背景下人的發展問題。在研究全球化對于人多維度的影響之前首先應該對作為全球化主體的人有一個明確的界定。因此本文正是以此為出發點,以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為基礎,力圖對作為全球化主體的人進行哲學意義上的界定。

【關鍵詞】:全球化;馬克思主義;主體

全球問題是人類社會在 20世紀,尤其是在二戰后出現的問題 。它不是單純地存在于某一國家或地區,而是具有全球性。[1]自20世紀末開始全球化的趨勢越發的明顯。這種趨勢不是偶然產生的,而是一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全球化的產生、發展及其影響都離不開人的推動,同樣全球化對人的發展也產生著雙重的性的影響。只有充分發揮人的主體性,全球化才能更好的促進人的發展。因此全球化問題實際上就是人的問題,正視全球化對當代人類生活實踐的意義和影響 , 也許是我們從哲學層面思考和解讀全球性問題的前提和基礎。[2]

一、馬克思主義人學視域下的“人”

依照馬克思主義人學的觀點,根據人的實踐活動的范圍與層次可以將人這一概念分為三個范疇即“人類”“群體”以及“個人”。

首先馬克思把“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看作是人類歷史發展的第一前提[3]。馬克思這里所強調的個人,并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現實的個人”。人是以一個一個鮮活的個體的形式而存在,這種個體的存在方式是以現實為基礎的。每一個個人都是其主體性的客觀載體,都能夠自由自覺的活動。

其次人還是類存在物,與其他存在物有本質的不同。人不是按照抽象同一類系歸納出來的物,而是在社會群體中通過改造自然與人類自身而逐漸形成的類。人之所以與動物不同是因為人是一種“類存在”物,個人之所以稱之為人,是因為每一個人都具有相同的類本質。人的存在不僅是個人個體的存在,同樣也是以人類的形式而存在的?!安粌H因為人在實踐上和理論上都把類—他自身的類以及其他物的類一當作自己的對象;而且因為一這只是同一事物的另一種說法一人把自己當作現有的、有生命的類來對待,因為人把自身當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來對待?!盵4]個人的存在與發展與人類的存在與發展是辯證統一的。個人人必須實現其類特性才能真正稱之為人。

再次馬克思強調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社會關系構成了社會群體,群體是出于個人與人類之間的社會關系集合。在個人與人類之間群體即是每一個人的社會關系的總和,又是人類范疇下每一個人的集合。群體將個人與人類連接在了一起,個人與人類之間的紐帶。人在最初擺脫自然的過程中首先結成了群體,群體將個人力量擴大化,推動著人的發展。因此在馬克思主義的視域下人是類、群體、個體的辯證統一。

二、全球化視域下的主體“人”

全球化是一個多集合的概念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維度。而人同樣是一個多集合的概念。馬克思主義人學視域下依據人的實踐范圍將人分為了“人類”“群體”與“個人”。全球化視域下的人不僅由人這一概念所決定,同時還由全球化對人的發展所決定。全球化時代的人與人在自然依賴階段所呈現出的同質化不同,在馬克思所講的人發展的第一階段,人的物質需要還得不到充分的滿足,人的實踐都是以滿足物質需要為基礎,因此人呈現的更多的是類特性。馬克思指出“我們越往前追溯歷史,個人,從而也是進行生產的個人,就越表現為不獨立,從屬于一個較大的整體······只有到了十八世紀,才‘市民社會中,社會聯系的各種形式,對個人來說,才只是表現為達到他私人目的的手段,才表現為外在的必然性?!盵5]真正具有獨特性的個人在遠古時代是不可能存在的,人所展現出來的更多的是自然屬性。全球化時代處在人的發展的第二階段,生產力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與網絡信息化的普及使人呈現出“獨立性”的一面。盡管這種獨立性是以物的依賴為前提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人的個性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人的主體意識逐漸增強,人更為重視的是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個體,在追求群體利益的同時,每個人也更加注重個人利益的得失。人們渴望成為“具有自主個性的人,能夠掌握自己命運的人”。[6]因此全球化視域下的現實的人,應該以現實的社會關系為基礎,通過對現實反觀,明確全球化視域下的主體應以個體為出發點,在關注人的發展的同時,著重關注每一個個人的發展。

人的這一含義主要體現在人是精神和肉體合一的存在物。人的肉體決定了人外在的行為、對自然的改造能力,是人存在的物質基礎。而精神則是人的主觀世界。人的主觀世界既決定著人的思想層面,又為人的行為提供了主觀能動性。沒有主觀世界的人,與動物在物質存在層面上還沒有區別。人也正是依靠著物質存在將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連為一體,從而改造客觀世界,在改造的同時人也豐富著自己的主觀世界。因此物質層面與精神層面共同構成了每一個個人。

注釋:

[1]楊鮮蘭. 全球問題與人的發展[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2006( 6 ).

[2]鄒廣文.全球化進程中的哲學主題[J].中國社會科學2003 (6 ).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78.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9.

[6]豐子義.全球化與人的全面發展[J].天津行政學院院報,2004(4).

參考文獻:

[1]楊鮮蘭. 全球問題與人的發展[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2006( 6 ).

[2]鄒廣文.全球化進程中的哲學主題[J].中國社會科學2003 (6 ).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78.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9.

[6]豐子義.全球化與人的全面發展[J].天津行政學院院報,2004(4).

猜你喜歡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主體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論自然人破產法的適用主體
新舊全球化
全球化減速:全球化已失去動力 精讀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全球化陷阱
關于遺產保護主體的思考
馬克思主義的“破舊”與“立新”
論多元主體的生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