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我國馬鈴薯主糧化發展進程

2016-05-30 09:45張美琦任佳歐子涵
西江文藝 2016年6期
關鍵詞:借鑒意義馬鈴薯

張美琦 任佳 歐子涵

【摘要】:各方面的預測顯示,受到多方面原因約束,小麥、水稻等口糧品種繼續增產的成本提高、空間變小、難度加大,需要開辟增產的新途徑。而馬鈴薯是世界第四大糧食作物,推進馬鈴薯主糧化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從國際經驗借鑒入手,論述了我國馬鈴薯主糧化戰略的意義以及當前的發展瓶頸與巨大潛力,以及從供需角度等視角,提出相應的推動馬鈴薯主糧化發展進程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馬鈴薯;主糧化;借鑒意義

國以農為本,民以食為天。糧食是關系到國計民生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糧食安全對于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民安康有著重大的意義。

各方面的預測顯示,未來較長一個時期,我國糧食消費需求仍將是剛性增長的趨勢。但受到多方面原因約束,小麥、水稻等口糧品種繼續增產的成本提高、空間變小、難度加大,需要開辟增產的新途徑。而馬鈴薯是世界第四大糧食作物,推進馬鈴薯主糧化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一、我國馬鈴薯主糧化的發展進程

2014年1月6日,我國將啟動馬鈴薯主糧化戰略,馬鈴薯將成為繼稻米、小麥、玉米后又一主糧。在2016年1月我國農業部就發表了《農業部關于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的指導意見》。綜上,我國馬鈴薯主糧化的進程發展迫在眉睫,馬鈴薯主糧化將成為十三五規劃中的又一重要糧食安全課題。

二、我國馬鈴薯主糧化的發展現狀

由于我國居民的傳統飲食習慣以及產業發展起步較晚,我國的馬鈴薯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距離。但隨著全球的交流、我國政策的支持與推動,我國馬鈴薯產業也在逐漸發展,無論是在國際貿易中還是在居民生活中馬鈴薯所占的比重都會越來越大。

(一)我國馬鈴薯面積與產量的現狀

近年來,馬鈴薯的產量和面積在受到馬鈴薯食用消費和加工需求,以及政策推動的影響下有著明顯的增長。從1995年到2012年近18年來看(圖1),馬鈴薯的播種面積呈上升趨勢,且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比率也是逐漸上升。隨著播種面積的增長,馬鈴薯的產量也在持續增長(圖2), 單位面積產量在2011年達到最高,為3475.46公斤/公頃。在國際上,近50年來,中國馬鈴薯的產量、面積在世界總產量、總面積的比重也是越來越大。但對于單產——世界平均單產為18.9噸/公頃,而中國以單產15.4噸/公頃位列第95位,因此中國是馬鈴薯產量大國,單產小國。

(二)我國馬鈴薯的消費與加工現狀

我國馬鈴薯消費以直接食用為主,而受我國傳統飲食習慣的影響,馬鈴薯食用方式大多為鮮薯食用,故,馬鈴薯在中國的消費量一直沒法提高。目前我國馬鈴薯加工業的產品有:馬鈴薯淀粉等。對于馬鈴薯加工業而言,第一,我國培育出的適用于加工的馬鈴薯品種得到了開發和推廣;第二,由于國家政策的支撐與推動,馬鈴薯加工產業得到了設備、人才的支持,技術的水平有了顯著提高;第三,由于加工技術的提高,馬鈴薯的加工水平逐漸向精品加工發展,延伸了產業鏈;第四,由于馬鈴薯加工產業的發展,使得加工產業逐漸規?;?;第五,加工產業的規?;瘜е录庸ぎa品產量劇增,使得我國從馬鈴薯加工產品凈進口國發展成如今的凈出口國。

(三)我國馬鈴薯的進出口貿易現狀

2000—2013年,我國進口最多的馬鈴薯產品是非醋方法制作或保藏的冷凍馬鈴薯,2013年,世界非醋方法制作或保藏的冷凍馬鈴薯的進口總量是559.59萬t。我國的進口總量是12.04萬t,占世界總量的2.15%。

我國馬鈴薯產品出口第一的是鮮或冷藏馬鈴薯。我國鮮或冷藏馬鈴薯出口量最多的國家是馬來西亞,出口量為8.82萬t,出口比重是29.54%。另外,我國出口馬鈴薯加工產品第二、三位的分別是非用醋制作的冷凍馬鈴薯、冷凍馬鈴薯,據ucomtrade統計均出口在周邊國家。

所以,對于我國馬鈴薯的貿易而言,貿易進出口量大致平衡,進口略高于出口,可以看出,我國對馬鈴薯加工產品的需求逐漸上升,從而可以拉動馬鈴薯相關產業。

三、我國馬鈴薯主糧化的發展瓶頸

對于馬鈴薯發展過程中的種種瓶頸,可以從需求方面與供給方面來進行分析。從需求角度來講,我國人民的飲食習慣無疑成為制約馬鈴薯發展的因素之一。而從供給角度來講,馬鈴薯加工產品的類型單一制約了消費市場的擴大。馬鈴薯加工產品的價格因素也是受到了多方因素的影響,其結果直接影響了需求和供給。

(一)飲食習慣制約馬鈴薯消費

根據我國人民的飲食習慣,馬鈴薯作為主糧端上大眾的餐桌還是需要時間的沉淀來養成,中國人多年來以小麥、大米等作為主糧,將馬鈴薯當做蔬菜來食用,若要立刻將馬鈴薯作為主糧來看待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適應習慣。同時,人們對馬鈴薯的營養價值還不夠深入地了解,這也是讓人們快速接受馬鈴薯作為主糧的影響因素。

目前,馬鈴薯雖被農業部認定為糧食作物,但依舊在很多地方被認定為蔬菜,仍然沒有上升至“主糧”的地位。

(二)中國馬鈴薯加工產品類型單一

據了解,我國是馬鈴薯消費量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即使如此,在與美歐等國家相比,我國馬鈴薯制品的人均消費量仍然較低。而影響這一消費的問題在于,中國馬鈴薯制品的匱乏。我國市場上多以西方薯制品為主,很少具有中國特色的馬鈴薯產品。而我國大部分馬鈴薯用于鮮食,相關的薯制品匱乏,以至于馬鈴薯主糧化需要更大的支持和更多的時間走進人們生活。

(三)馬鈴薯加工品價格偏高

薯制品的成本高低直接影響了需求量和供給量,馬鈴薯與其他主糧產品相比價格偏高直接導致其缺少了市場競爭力,從而減少需求。而供應商面對高額的加工成本會放棄馬鈴薯相關產品的加工,從而減少供給,如此馬鈴薯產業的市場便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這樣的不良效應對于馬鈴薯主糧化的實踐是致命的,所以解決馬鈴薯加工環節的問題尤為重要。

(四)馬鈴薯產加工業未形成規?;?/p>

我國的馬鈴薯種植主要以個體種植模式為主,“一家一戶”式零散的無序狀態使得馬鈴薯沒有規模系統的種植和加工。如若推行馬鈴薯主糧化,首要問題是推行規模的馬鈴薯生產產業,只有馬鈴薯加工業像大米、水稻等有一個規模系統的生產和加工,其好處不僅僅在于可以增大馬鈴薯產品的產量,而且可以抵抗諸多市場風險從而使馬鈴薯主糧化的腳步更加穩健。

(五)馬鈴薯栽培加工技術落后

我國馬鈴薯主糧化遇到的另一個關鍵瓶頸問題是土豆全粉加工環節,現如今的土豆全粉加工成本過高,直接影響馬鈴薯產品的銷售價格,這是馬鈴薯作為主糧的極大阻礙因素。而土豆全粉價格是由于加工技術落后造成的,我國的馬鈴薯全粉加工還沒有形成像小麥、玉米等規?;募庸?。目前,我國馬鈴薯加工企業屈指可數,加工技術不成熟,造成了馬鈴薯產業的整體滯后。而我國由于馬鈴薯加工技術的落后致使我國馬鈴薯產業機械化緩慢,馬鈴薯加工業數量匱乏。

(六)馬鈴薯產品研發力度不夠

目前,我國馬鈴薯產品的研發力度大大不夠,大多馬鈴薯品種并不能滿足主食化需求。然而,培育一個新的馬鈴薯品種耗時漫長,我國馬鈴薯加工業又并不發達,這些因素會大大減緩馬鈴薯主糧化的進程。由于我國馬鈴薯育種單一,缺乏各類專用品種,優良品種嚴重匱乏,進一步加大馬鈴薯育種的科研投入便尤為重要。所以要加快馬鈴薯主糧化及相關產業的發展進程,育種研發將成為馬鈴薯主糧化的突破口。

四、美國馬鈴薯產業成功經驗借鑒

從前文已經分析的中國馬鈴薯種植現狀來看,從比較意義角度來說,美國的馬鈴薯種植量遠小于中國,但由于其出口規模大,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馬鈴薯出口國之一。這說明美國雖不是一個馬鈴薯生產大國,但是一個馬鈴薯生產強國。所以,研究美國馬鈴薯產業的先進經驗,對我國馬鈴薯產業的健康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整體來說,美國馬鈴薯產業的發展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的特點。

(一)嚴格的法律法規與行業標準成為美國馬鈴薯產業發展的前提條件

在嚴格控制馬鈴薯生產等級與食品安全衛生的基礎上,美國馬鈴薯加工廠還對馬鈴薯產品運輸品質進行監管。并且美國農業部利用自有的一套對公司全面評估的體系標準,將檢驗達標與運輸合格的公司名單適時更新并登記在美國農業部網站上。也正是由于這些嚴格的行業法規與監管、檢測指標與檢驗技術才使得美國的馬鈴薯產品等級得到保證,使得馬鈴薯產業的發展更加規范與平穩。

(二)技術創新是美國馬鈴薯產業發展的強勁助推力

美國馬鈴薯產業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成為世界龍頭老大,有一關鍵因素便是科技創新帶來的技術福利以及技術創新模式化。它是以自身的研究開發為基礎,通過科學創新技術,然后運用到生產,被稱為是一種“科學—技術—生產”的自主創新模式。

(三)集約程度高是美國馬鈴薯產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美國馬鈴薯產業發展實質上是以高機械化裝備為基礎推進,以規范化的種植、產業化經營、集約化為有利條件發展的。美國實行的馬鈴薯加工業產業化,使得馬鈴薯產品在產業鏈條上實現產、加、銷一體化經營,以此形成了馬鈴薯特有的區域特色和產業特色。

(四)產業鏈的整體延伸是美國馬鈴薯附加值增加的關鍵

美國是世界馬鈴薯生產強國,但其總產量也僅是位于世界前五,然而其加工比重卻為世界第二,僅次于法國。美國將馬鈴薯產品進行深加工,提高其產品的附加值,以此使得馬鈴薯產業鏈的整體延伸得到了有效發展。因此,多方位的深加工使得美國馬鈴薯升值空間增大。

(五)高組織力的協會是美國馬鈴薯產業持續發展的宣傳先鋒

美國的各類農產品協會對產品的宣傳與推廣起到了極大的作用,而美國馬鈴薯協會就是其中之一。與中國相比,雖然美國在自然資源稟賦、政府政策實施、制度監管、創新模式化等方面都優越于中國。但深入分析美國馬鈴薯產業的發展就可以發現,美國馬鈴薯協會對美國馬鈴薯的“世界霸主”地位的奠定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五、加快我國馬鈴薯主糧化進程的政策建議

(一)多渠道宣傳馬鈴薯主糧化理念

馬鈴薯主糧化剛剛提出不久,很多大眾還不能真正了解什么是馬鈴薯主糧化,為了更好地將馬鈴薯主糧化提上日程,我國可加大宣傳的力度,實現多渠道宣傳。

馬鈴薯主糧化的理念可更多地在網絡、報紙、論壇、電視等傳媒平臺宣傳,也可通過地方政府主推,在一些事業單位或學校的食堂售賣馬鈴薯主糧產品,形成有力的宣傳。我國也可將個別地方作為馬鈴薯主糧化實驗基地,由點及面進行擴展延伸發展,從而將馬鈴薯主糧化產業擴大。

通過對馬鈴薯多渠道的宣傳,可以讓更多人了解馬鈴薯的營養價值,工業價值,以及馬鈴薯主糧化的意義,甚至讓許多人發現相關馬鈴薯的商機,從而促使馬鈴薯及其附屬產業擴打和發展。

(二)建立馬鈴薯完備生產線,為馬鈴薯主糧化的發展提供物質基礎

當前,需要建立一個馬鈴薯從選種、栽培、育種、生產、加工的完備生產線。提高馬鈴薯栽培、育種、生產、加工技術是解決我國馬鈴薯發展瓶頸的關鍵因素?,F如今我國馬鈴薯的深加工技術落后,造成了馬鈴薯加工產品類型單一等問題,而馬鈴薯的營養價值豐富,在我國資源豐富,價格低廉,提高我國馬鈴薯深加工技術,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馬鈴薯加工品空白狀況。

對于建立完備的生產線,是開發我國特色馬鈴薯產業的重要步驟。

(三)建立馬鈴薯生態圈,多方面發展馬鈴薯附屬產業

擴大馬鈴薯產業,延伸出更多的馬鈴薯附屬產業,不僅僅可以形成馬鈴薯相關的經濟效益,也可以打造品牌效應,在中國流行起來。我國可在各個產業中運用馬鈴薯或將馬鈴薯充當原料,充分發揮馬鈴薯的價值,比如提取馬鈴薯中有利成分加入藥物之中,或是將馬鈴薯做成粉狀物質用于充饑且便于攜帶。與此同時,我國還需繼續對馬鈴薯進行深入的研究,探索更多的隱藏價值并利用,將馬鈴薯產業擴大起來。

(四)加強財政補貼,提高生產者以及投資者積極性

加強財政補貼可在側面推進馬鈴薯主糧化的進程,也是夯實我國馬鈴薯主糧化的物質基礎。

為了加強生產投資者的積極性,我國可對馬鈴薯產業進行補貼,減免相關稅收。這樣的補貼政策有利于吸引生產者及投資者,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馬鈴薯產業的發展和擴大。同時,國家還可以下達穩定馬鈴薯價格波動政策,通過穩定馬鈴薯相關價格來穩固馬鈴薯的消費市場,從而避免市場風險。國家也可以針對馬鈴薯對外貿易頒布相關政策, 比如加大對馬鈴薯出口關稅的補貼,鼓勵出口,促進我國馬鈴薯貿易的多元化發展。

參考文獻:

[1]樊偉芳,賴愛萍,陸國權.浙江省馬鈴薯主糧化發展優勢、 問題及對策[J]. 浙江農業科學, 2015,56(5):593-595,604.

[2]李勤志,馮中朝.我國馬鈴薯生產的區域優勢分析及對策建議[J].安徽農業學,2009,37(9):4301-4302,4341.

[3]劉合光,謝思娜.中國馬鈴薯生產區域格局變化及其成因實證分析——基于1995—2010年省份面板數據[J].農業經濟與管理,2013,(1):72-78.

[4]孫東升,劉合光.我國馬鈴薯產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展望[J].農業生產展望,2009,(3):25-28.

[5]徐娟娟.馬鈴薯——糧食安全戰略中的重要角色[J].農產品加工業,2008,(10):36-40.

猜你喜歡
借鑒意義馬鈴薯
馬鈴薯有功勞
馬鈴薯種植中常見不良現象的發生原因及預防
春栽馬鈴薯種植技術
探究宋代翻異別勘制度的現代司法借鑒
定邊馬鈴薯
克拉克財富分配理論對中國財富分配現狀的借鑒意義
鄧小平的農村改革思想及其現實意義
唐代官吏考課制度對現行公務員績效考核的啟示
儒家思想與明治維新后日企的管理理念
胖胖的馬鈴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