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薩特自由與責任關系的三個層面研究

2016-05-30 00:06孟翔宇
西江文藝 2016年6期
關鍵詞:全人類存在主義薩特

孟翔宇

薩特是20世紀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 被譽為“存在主義的大師”。他的“自由哲學”自身有著一套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薩特把純粹意識、自為的存在、主觀性、人的自由、虛無等同起來作為他的本體論為基礎。進而對這種自由觀做了進一步解釋,并致力于建立一種以此為核心的自由與責任的觀點。對自由與責任觀的正確理解對當時世界反法西斯斗爭及戰后修復有積極作用。

一、人承擔起自己的自由與責任

二戰期間,薩特主要關心的是人要對自己負責,自己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他引用法國作家若爾·羅曼的話:“在戰爭中,沒有無辜的犧牲者?!币驗?,一旦我選擇了戰爭而不是別的,就意味著我已經預料到了戰爭的后果。一切就都說明我對這場戰爭是應當承擔完全責任的。這場戰爭只為我而且只通過我而存在是取決于我的,是我決定了它的存在。這場戰爭對我既不是強制的,我也沒有任何托辭。因此,剩下的只有我要求這場戰爭。薩特還認為應該加上一句“人們擁有與之相稱的戰爭?!庇谑?,我們是完全自由的,我對戰爭負有深重的責任。

有學者認為“存在先于本質”中的“存在”指的是個人的存在,是我自己的存在造就了我自己,我有選擇我將成為什么人的自由,同時我應當為我自己的選擇負責。學者認為薩特的自由是絕對的自由,要承擔的責任是個人責任,而忽視了社會責任。導致了很多人打著存在主義大旗為所欲為,割裂自由與責任,只講自由,不講責任。只對自己負責,不對社會負責。

二、人承擔起他人的自由與責任

(一)為他的承擔

1.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一種“主奴關系”

薩特認為為他的存在是對他人而言的存在,與為我的存在無關,為他的存在和為我的存在之間隔著一個我無法填滿的虛無,我根本沒法觸碰到它。正是他人的自由造成了我的分裂。在薩特看來,人與人之間的基本關系就是沖突,每個人都想將他人當做對象,將自己當做主體,而我的為他的存在又總是逃脫我的控制。薩特將這種狀態歸結為一句話:“他人就是地獄”。個人自由和他人自由是一種“主奴關系”,自己的主體性是“主”,他人的主體性是“奴”。在自己的目光中,他人是自己的奴隸,在他人的目光中,自己就變成了奴隸。這意味著個人自由總是與他人自由處于對立地位。人與人之間注定了是一種對立和沖突的關系。因此,不存在尊重別人的自由,即使我有可能打算尊重別人的自由,我對別人所采取的態度也仍然是對別人自由的侵犯。

2.為他的承擔自由與責任只能是承擔全世界的自由與責任的一部分

當我們說人自己作選擇的時候,的確是指我們每一個人必須親自做出選擇;但是我們這樣說也意味著,人在為自己做出選擇時,也為所有的人做出選擇。因為實際上,人為了把自己造成他自己愿意成為的那種人而可能采取的一切行動中,沒有一個行動不是同時在創造一個他認為自己應當如此的人的形象。這就是說,如果存在先于本質,而且在模鑄自己形象的同時我們要存在下去,那么這個形象就是對所有的人以及我們所處的整個時代都是適用的。換句話說。一切人類之中包含著自我與他人兩部分,說為全人類負責,就意味著也要為除了自己以外的他人負責。通過對全人類的負責,間接對他人負責。

(二)為我的承擔

薩特試圖設定一個第三者而把眾多人聯系在一起同為主體或同為客體。這樣得出個人自由與他人自由相互依賴的結論:“我們在要求自由的時候,發現自由完全依賴他人的自由,而他人的自由,又依賴于我們的自由?!?,“自由作為一個人的定義來理解并不是依靠別人的,但只要我們承擔責任,我就非得同時把別人的自由當做自己的自由追求不可,我不能把自由當做我的目的,除非把別人的自由同樣當做自己的目的?!?/p>

他認識到除非別人承認他如此,否則他是不可能成為什么的。除非通過另一個人的介入,我是無法獲得關于自己的任何真實情況的。這種承擔起他人的自由與責任的目的實際上并不是他人,而是自己。是出于為我的目的人才去追求他人的自由。

三、人承擔起世界的自由與責任

在《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這本書中薩特針對一些反對觀點進行辯護并試圖消除一些消極的社會影響。有人指責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充滿了對人生采取無所作為的絕望態度,過度強調人類處境的陰暗一面。抹殺人類的一致性,孤立地看待人類。薩特在晚期的這本書中明確指出“當我們說人對自己負責時,我們并不是指他僅僅對自己的個性負責而是對所有的人負責?!盵26],“我們的責任因此要比先前設想的重大得多,因為它牽涉到整個人類?!盵27]

薩特舉了兩個例子,這兩個例子都跟他人生中的重大選擇相關。第一個是對于共產黨的態度,參不參加共產黨的公會就成為了一個我的自由選擇的問題。如果我以一個公會會員的資格,宣稱親共是最好的選擇,這就不僅僅是自己一個人承擔責任的問題,它代表個人的觀點,同時也是我展現給世界的觀點。我的行動是代表全人類承擔的責任。另一個例子同樣與薩特人生的重大選擇有關,是否結婚,是否生兒育女,盡管這一決定只是根據個人的處境、個人的情感或者欲望作出決定的,但這一來卻不僅為自己承擔責任。所以在對自己負責的同時,也應該對所有人負責。我在創造一種我希望人人都如此的人的形象。在模鑄自己的同時,我模鑄了他人。

參考文獻:

[1]薩特.存在于虛無[M] .陳宣良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

[2]薩特.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M] .周煦良湯永寬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

猜你喜歡
全人類存在主義薩特
自因還是自為?*——薩特自因理論探究
堅守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
關于獻血
瘋狂的重量
《歸來》中的存在主義敘事
薩特的電影劇本創作與改編述評
失控:全人類的最終命運和結局
存在主義思想下《蠅王》與《鼠疫》的比較
荒誕世界的生存之道——《他們》的存在主義解讀
《在冰山里》的存在主義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