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鋼鐵以翅膀

2016-05-30 02:43賈雯真
西江文藝 2016年6期
關鍵詞:鋼廠溫情

賈雯真

【摘要】:孫方杰在《鋼廠》這部詩集以包含深情的筆觸記錄了自己從八年里在濰坊鋼廠的一段生活。詩集包括24首詩、12篇散章和36篇手記。手記里記錄了發生在工友身上的趣事。散章部分講述了在鋼廠時自己對于生活、人生、生命的獨自沉思。而24首詩更是融入了作者對八年鋼鐵生活的追憶、對生命的悲憫情懷。時隔多年,當年的鋼廠早已破產,當年工友也已零落天涯,然而那段經歷卻深深地烙印在詩人的腦海里,鋼鐵的熔液已流淌在詩人的血脈里。

【關鍵詞】:鋼廠;溫情;抒情方式;哲學沉思

苦中作樂中的溫情

詩人飽蘸感情的文字描摹底上世紀80年代鋼廠里工人們的真實生活狀態,落筆于日常,卻未陷入平庸、瑣碎的窠臼,反倒是在我們看似熟悉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以溫情、理解的態度從里到外一層層細究生活。鋼鐵是堅硬的,而人情是溫暖而柔軟的。

在36篇手記里,詩人記載了在鋼廠里發生的瑣碎而又有趣的事情,其中大部分是師傅們之間所說的詼諧幽默的話語。比如航車的大鉤斷開鋼絲繩從李師傅身邊擦身而落,李師傅沒有指責開航車的姜師傅,反而以幾句玩笑話安慰心有余悸沒緩過神來的姜師傅。又比想發家致富的勒師傅將一大半房子砌為魚池養魚,老婆受不了潮濕一氣之下回了娘家,勒師傅將其接回的時候以一句“都是母的,這母的和母的真不一樣哩”,將小人物生活的心酸、無奈予以詼諧的表達。在這樣的文字里,我們體會到這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底層人物,他們并沒有被繁重的勞作打磨為一件件呆板的“鋼釘”,他們身上洋溢著世俗的溫情和人性的光輝,這光輝將堅硬的鋼廠予以柔化。有幾篇甚至只記錄了一句歇后語,《手記9》里面“誰家的女兒出嫁,若嫁妝多了,就說:鋼廠的老鼠——盜鐵(倒貼)”我們可以體會到詩人以一顆細膩的詩人之心去記錄工人們生活的點滴,以平實的視角將自己融入到工友們之間,挖掘平凡歲月里世俗的快樂。即便是詩歌部分寫八年時間里日夜為伴的鋼鐵,詩人也沒有在唉聲嘆氣,詩人仍然“懷揣著夢想”,謳歌著“最年輕的一群技工,臉上鐫刻著自信/執著,張狂?!?/p>

詩人在日復一日的勞作里追尋每一絲心靈的悸動與波瀾,在《詩歌六》詩人記錄了自己在鋼廠時的兩段愛情,愛情的光輝在冰冷的鋼材中間照耀著一個年輕人孤獨的靈魂。面對鋼廠生活時,作為一個警醒的知識分子,他自然也覺察出了繁重、壓抑、無聊,但仍然在不懈地發現、挖掘工作中難能可貴的溫情與良知。孫方杰的詩真實、樸素,貼近現實生活,堅實地站立在大地之上,又能夠通過對堅硬的鋼鐵的謳歌直達人的內心深處。

傳統而又飽含熱情的抒情方式

在當今詩壇,詩人們往往以先鋒的寫作方式來開拓新的詩歌寫作的可能,在語法,修辭,甚至技巧性上追求“探索性”和“實驗性”,各種流派、主義粉墨登場、泥沙俱下,有些甚至以極為夸張的形式來博取人們的關注。在傳統詩歌寫作方式早已被光怪陸離的、大眾化的欲望抒情方式遮蔽之時,詩人仍然努力地以理性眼光審視當下躁動的世界,以寬廣悲憫的人文情懷面對世態人生,主觀上追求樸素寫實的傳統抒情方式,以理想主義者的姿勢來描繪自己心底深處的記憶。詩人既對鋼廠、對舊時工友滿懷熱情,同時又是一個深刻的思考者,對現實、生活和生命有著清醒理智的認識。當熱情與理智付諸文字時,整部詩歌便呈現出熱情而不狂熱,冷靜而不冷漠的格調。

在詩歌中,盡管描寫的是堅硬的鋼鐵和枯燥的生產車間,盡管車間里“垛滿了黛色的鋼錠”, 堆滿了“鋼錠”“ 軋鋼機”和“熔爐”,“ 氤氳著硫磺的氣味”,但是詩人仍然追尋著一份傳統的詩意與美感,“青果”“桃花”“小草”“春天”“ 流蜜的梧桐花”等意象仍然俯拾即是。孫方杰并不是像同時期其他詩人一樣追求炫目的寫作方式,描述空虛、萎靡的精神狀態,相反在詩里仍然展示一種傳統審美里積極向上的精神指向。 “它們跳躍著,無論是在白天還是在黑夜,都能留下一道閃著溫暖的弧線”“ 面對生存每一株鋼鐵都要橫穿過去由外到內,再由內到外領略與生俱來的沉重和快樂”,詩歌中諸如此類充滿力量與堅韌的句子比比皆是。詩人雖然對生活、對人生飽含激情但是并沒有一任情感宣泄,這些熾熱的感情通過一種理智抒情方式予以表達。高文對此的評價便是“細讀他如同娓娓道來一般的詩句,安靜細膩的語言里隱藏著驚心動魄的力量”。

沉重而又輕盈的哲學沉思

鋼鐵在孫方杰筆下不僅僅是滾燙的熔液鍛造而成的堅硬的物體,鋼鐵早已超越了其自身的物質層面的意義,成為一種生命形成的過程,一種生命存在的方式?!斑@是一塊哲學意義的鋼鐵,一種涅槃的境界,是詩人骨子里面對生活的詰難而發出的錚錚作響的生命回聲,是用幽微的光芒來燭照靈魂的生命寫真” 高文如此評價孫方杰詩歌的哲學含義。但是孫方杰的詩歌并非以高高在上的姿態來“燭照靈魂”,而是緊緊的貼近大地,融入世俗生活。

在詩歌中孫方杰對天地萬物都認真的去洞悉其生命過程和審視其生命本質,使得尋常事物都具有了哲學意義。在詩人眼里鋼花、鐵液、爐臺都具有無限的美感,并賦予他們深厚的生命的意義。"一陣鋼鐵擊打鋼鐵的聲音" “太陽在鋼鐵廠灑下了桃花一樣的紅”, 都能夠從中獲得生命和生活的真諦。孫方杰的詩歌時時流露出對生命的悲憫意識。開篇的《詩歌一》里就寫到一次意外事故使三個工友“化作了鋼爐里的一縷青煙”,而他們的死也很快就會成為一段舊事被封塵掩埋。死亡在鋼廠里已司空見慣,對每一個生命的突然消失都會深深地觸動著詩人的靈魂, “每當我為此而哀傷,鋼鐵/就會在我的身體里打上一個又一個補丁”“一錘一錘地擊打我/讓我時常發出,一聲又一聲慘痛的嚎叫”。在散章部分,在沉重壓抑的工作之余詩人記錄的了自己內心的思考、擔憂,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有著清醒認識的、孤獨的思考者,他“在鋼鐵的庭院里,我像一個幽靈。游蕩。徘徊。找尋?!?,“像一個獨行俠”,有著“與生俱來的生命之重”。我們看到這個每日與其他工人一起辛勤勞作、嬉笑怒罵的詩人在精神境界上與其他工友的不同,他混跡于他們又“高于”他們。詩人執著面對歷史、現實、生活、命運、時空等等與人相關的領域,細密而堅實地對其進行著思索與追問,既有著深刻警醒的反思意識,又使其詩歌傳達出一種溫暖人心的力量?!澳悴幌嘈欧N子會有假的,只有不去耕耘的人,才永遠守候著一堆秕谷;你不相信大漠里沒有生命,只要至誠地呼喚雨露,就會有收獲的喜悅?!?/p>

從17歲到25歲,孫方杰在鋼廠度過了8年人生最青春最浪漫的時光,也許少年時期的經歷對一個人的影響在其一生中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八年鋼廠生活使孫方杰獲得了一段飽滿充實的人生經歷,也形成了他自己獨特的人生經歷和生命體驗。誠如丘·勃列克爾在《新的現實》里談道: “我們的時代離開生命的本原愈遠,藝術和詩歌就越堅決地渴求回到那里去……向往藏在深處的不變的東西。 孫方杰在不同時期的作品中都一遍遍地懷念著年少時的一段鋼廠經歷,或許詩人謳歌的已不僅僅是80年代的那個鋼廠。往日的鋼廠在一遍遍的書寫中被賦予新的含義,成為作者抒發自己生命感慨和表達自己審美理想的一個載體?!敖o鋼鐵以翅膀,它在藍天上飛翔;給人以翅膀,世界就會變得渺小?!睂O方杰的這部詩集就是“鋼鐵的翅膀”,讀到這部詩集,他們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記憶封塵里翱翔到今天,讓今天的我們身臨其境那個八十年代的鋼廠。

參考文獻:

[1] 孫方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J].詩選刊,2011(8).

[2]孫方杰.鋼廠的春天[J].詩刊,2009(10).

猜你喜歡
鋼廠溫情
德國薩爾鍛鋼廠
舊廠區在城市更新改造中的思考——論團山鋼廠土地盤活
德國薩爾鍛鋼廠
氤氳的溫情,混沌的大美
藏在墨水里的溫情
鋼廠硫磺回收裝置運行問題的分析與處理
“建設城市綠色鋼廠及鋼廠搬遷的研討會”召開
鋼廠用后鎂碳耐火材料的再生利用及前景分析
倒逼的正義與溫情
溫情美文兩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