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統漆藝對西方漆藝文化的影響

2016-05-30 02:06許喜娜
西江文藝 2016年6期
關鍵詞:美學特征漆畫

許喜娜

【摘要】:漆畫是以天然大漆為主要材料的繪畫,中國是世界上產漆最多、用漆最多的國家。漆藝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國就有了漆器。歷經漆彩繽紛漆畫在我國土壤上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正如《髹飾錄》所載,漆藝發展到“千年文華紛然不可勝時”的境地。本文通過對漆畫材料、工藝、中西方文化的美學特征的研究,期望在今后漆畫創作中不斷發掘漆畫所蘊含的豐富的審美趣味,使漆畫藝術得到長足的發展,具備更強的藝術魅力。

【關鍵詞】:漆畫;美學特征;中西方漆藝;漆藝文化

漆畫是從中國古代傳統漆藝中脫胎而來的。漆畫使用的材料很多,但“漆”是其主要的物質載體,是漆畫的靈魂,也是漆畫有別于其他畫種最為本質和基礎的材料。同時正是天然漆的獨特性質,使得它能夠融合進多種材料、發展出多種技法。漆畫的材料和工藝是漆畫的物質手段,是構成漆畫個性語言的基礎。漆畫的材料、技法及獨特的藝術語言是漆畫的立足之本,也是漆畫之所以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畫種最根本的原因。

一、中國漆藝的發展

中國漆文化的歷史十分久遠,是世界上最早用漆的國家。在七千多年前,浙江河姆渡文化所發現的木胎漆碗表征著中國漆文化曙光初現,而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漆文化的發展可謂蒸蒸日上,漢代達到了漆文化發展歷史上的第一個高峰。唐朝的金銀平脫漆器,宋朝的素色漆器及元明清的雕漆,其發展均獨具特色,達到了漆文化史上的高峰。

(一)史前漆藝的發展

從新石器時代,我國先民起就已經認識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在器物上髹漆最初可能是產生于人們的涂繪、標記符號以及對實用器物美感的追求,源于生產工具、木器制造業,各種各樣的器物都已經出現,特別是一些容器、彩繪木器和漆繪工藝品的出現,標志著木器制作技術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1978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距今7000多年前的髹漆木碗,具有非常規整的形制。這個漆碗是我國迄今所知的時代中最早的漆器,它的面世,確實無疑地證明漆器是中華民族的發明創造,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杰出貢獻。

(二)夏商周時期

隨著青銅器制作工具的發展,進一步刺激了漆器手工業的發展。此時漆器裝飾藝術已經開始在祭器、禮樂器上使用,漆器種類漸多,商代漆器制造業初具規模,色彩和圖案越來越豐富,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發掘的朱漆髹飾的棺、漆盒、漆觚、缽、鼓等;鄭州商城發現的漆木棺殘片,河南安陽小屯商墓出土的彩繪木雕漆痕。在羅山仰天湖出土的十件漆器中,有一件用結實的邊材鏇制而成的黑漆木碗,這是我國目前已知最早的鏇制木胎漆器;另一件纏絲線黑漆秘,胎骨上髹漆后用絲線纏成方格紋,其高低不平的器表顯示出后代堆漆的特殊效果。

二、西方漆藝的歷史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文明進程最早的國家之一,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影響了其他國家,特別是周邊國家。17世紀以來,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等歐洲各國競相學習和仿效我國的漆藝制品,他們在學習、借鑒的同時,也不斷創新、發展,逐漸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漆器工藝風格。

(一)亞洲及中東地區的漆藝發展

日本發現最早的漆器約在公元前392年。大和時代和飛鳥時代守斗古王子信奉佛教,聘請了朝鮮高麗最好的漆工,建立專做佛像的漆工部,唐代天寶元年至十二年我國的鑒真和尚六次東渡日本,帶去了我國輝煌燦爛的唐代文化,其中包括大量的優秀夾纻、脫胎漆器工藝品,對日本的影響很大。另外金銀平脫、描金、螺鈿等髹飾技法也先后傳入日本。元代的雕漆對日本的漆器產生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另一方面,日本的蒔繪漆藝也對我國的漆器工藝產生了重大影響。中國漆藝對朝鮮的傳播和影響,要早于日本,早在西漢時期我國漆器對古代朝鮮就有所影響,朝鮮在這一時期開始出現大量的漆器產品,朝鮮在接受中國漆藝技法的同時,也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本土漆藝體系,并在不同歷史時期制作了富有朝鮮本民族文化特征的漆藝作品,例如朝鮮高麗時期的螺鈿鑲嵌技法、玳瑁鑲嵌技法、金銀線環形鑲嵌技法等。緬甸是東南亞地區最早發現有漆器遺址的國家,緬甸髹涂器物的漆液采集于漆樹,漆器多于做工精細的竹、藤等編織器型胎骨,其中以馬鬃編織作為胎骨的漆器為上品。中東地區伊斯蘭的漆藝,如同陶器、玻璃器、地毯、鑲嵌工藝、銅器等一樣,都受到伊斯蘭裝飾藝術的影響。

(二)歐洲漆藝

東方漆器傳入歐洲的時間大概是在15世紀末。據記載,當時意大利的威尼斯港是最早連接歐洲與外部世界商貿的港口。歐洲漆藝的興起,是在17世紀60年代,當時歐洲喜歡東方漆器工藝品的人越來越多,為了應付日益增多的客戶定單,歐洲當地的一些工藝師、工匠們開始研制、模仿由東方傳去的漆器,規模由小見大,從模仿造型、紋樣、材料、工藝到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立風格,歐洲的漆器產業便應運而生了。當時,中西混合的“羅可可”漆藝風靡整個歐洲。歐洲較早時期用油漆仿制中國的漆畫作品“中國風景”,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哥本哈根。在歐洲,研究中國漆藝之風達到了空前高潮,大量的論文、制作心得、工作手稿、札記等不計其數,現存的漆藝方面的論著與介紹有《髹涂工藝》、《中國樣式設計新編》、《具有中國特征的新式設計》、《東方漆器新編手冊》等。

(三)美國和世界其他地區的漆藝

美國是當今世界政治與經濟的第一強國,但其文化的傳統(特別是漆藝)卻系歐洲文化的分支。歷史上,美國受到來自東方的中國、日本及歐洲的雙重影響,其本土的漆藝設計與制作從無到有,規模也從小到大,在美國從事漆藝設計與制作的人員不在少數,波士頓、費城、紐約等城市許多漆藝家所設計的漆飾家具,頗受美國人的青睞?,F代繪畫與裝飾設計藝術、科學技術和材料化學工業很是發達,它給世界現代漆藝提供了新的視覺藝術表現空間,漆藝的語匯及材料(特別是化學涂料)應用范圍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伊斯蘭漆藝在很大程度上是本地區藝術發展的產物,經由古埃及、突厥奧斯曼、古波斯各歷史時期的演化也成為阿拉伯——古波斯文化的重要特點,輻射到中亞、西亞及北非廣大地區的繪畫、設計藝術領域。

古老的漆藝術行為,在中國美術歷史里的相當長時期內,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世界漆藝的進步與發展,與中國漆藝的傳播、影響是分不開的,中國輝煌燦爛的漆器工藝為促進世界人類文化發展、文明進程,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當漆作為造物材料和藝術手段波及到全世界后,各民族間的相互學習、融合、促進,為人類社會這一共有的文明行為的持續發展、提高,都做出了各自的貢獻。漆,作為材質護層的涂料而使用,兼有的造器功能又能成為藝術表達與觀賞,是人類文化進程中的一項偉大創舉,也是全世界文明現象的一個組成部分。漆的造物技術與表現藝術,成了世界各民族共有的精神與物質財富。而且各民族的漆藝術,都依據著自身的人文特點和物質條件,形成了各自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技術特點。這種學習與交流促進并完善了彼此的技術與藝術的應用與表現手段,也拓展了漆藝術的生存空間,在伴隨人類社會進步的同時,漆藝術才得以在各種復雜的新環境、新條件下,不斷獲得全新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喬十光:《漆畫技法與藝術表現》,湖南出版社 1996年版。

[2]寇焱 胡堅:《中國現代漆畫的多元共存與發展》,載《裝飾》2006年。

[3]李琳 徐濤 孫紅陽:《漆畫藝術與審美學為中心的探討》載《裝飾》2005年第2期。

猜你喜歡
美學特征漆畫
李思思漆畫作品
舞 國文倩 漆畫 30cm x 30cm 2019年
楊國舫漆畫作品選
郭棟、路艷紅漆畫作品
孟祥勇 漆畫《靜待花開》
論微電影的美學和傳播價值
鄭崇堯漆藝作品選
閬中手工打結絲毯技藝的傳承人保護探議
第六代導演的美學追求
攝影藝術的美學特征與現代審美變遷淺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