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語言暴力的內涵及其表現類型

2016-05-30 07:21陳家順
西江文藝 2016年6期

陳家順

【摘要】: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和發展,教師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普遍提高,但不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仍會出現語言暴力的現象。教師語言暴力不僅阻礙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而且還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以及教師的專業發展。因此,本文試圖從一個研究案例出發試圖闡述教師語言暴力的內涵、表現類型。

【關鍵詞】:語言暴力;教師語言暴力;表現類型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暴力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暴力”有兩種解釋:武力;強制力量。特指國家的強制力量。①從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中可知,強制是暴力的最主要核心要素,是一切暴力現象的共同特征,如果不存在強制就不能稱之為暴力。暴力是由個人在特定情境中對他人所發出的一種強制力量。暴力現象總是發生在一定的具體情境中,它離不開特定的情境。而特定的情境又是由一定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等因素構成的,離開了特定情境暴力也就不存在了。

隨著社會的變遷與發展,需要根據時代特征賦予暴力新的理解,對其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進行新的界定和闡述。有人認為,“暴力指的是系統的先天暴力:不單是直接的物理暴力,還包括更加含蓄的壓迫形式,這些壓迫維持著統治和剝削關系,當中包括了暴力威脅?!雹趽Q言之,暴力不僅指物理暴力,還包括暴力威脅,從某種意義上講,威脅也是一直暴力。還有人認為,“暴力在多個維度上體現出來。暴力可以表現為身體行動,也可以表現為威脅將采取身體行動。暴力舉動和口頭威脅都屬于暴力。暴力舉動和威脅之間的關系和個人對他人行動的信念有關?!雹?/p>

綜上所述,本研究將暴力定義為:暴力是指個體在特定情境中不顧他人的意志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他人,表現為暴力舉動或口頭威脅,對他人的身體或精神造成傷害的行為或言語。

(二)語言暴力

在現代詞典中,“語言”有四種解釋:以語音為物質外殼,由詞匯和語法兩部分構成的符號系統,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言語。用語言表達的思想觀點。④指某些特定領域內用來表示和交流信息及數據的非語言的符號系統。④從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中可知,語言是人類的交際工具,它既是人與人交流情感和傳輸信息的中介,也是人類認知世界和描寫世界的工具。

語言本身無條件涉及暴力的原因在于“當我們認為某件事是暴力行動,而我們根據‘正常非暴力情形預設標準來評價它——最高形式的暴力其實就是加強這個標準的過程,根據這個標準某些事件被呈現為‘暴力。⑤”“這意味著語言暴力……是每一種具體人類暴力最終的依靠。⑥”換言之,語言本身激發個人的欲望跨越認可的限制、把它轉化為無窮的欲望,語言暴力是人類暴力的依附。日本熊本大學教授友田明美認為,父母對孩子的謾罵、指責、喝斥等言語懲罰就是言語暴力。美國社會學家朱迪·S·弗里德曼認為,同學的嘲笑、辱罵、諷刺、挖苦等以言語攻擊方式恃強凌弱現象就是校園語言暴力。由此可見,謾罵、辱罵、指責、喝斥、嘲笑、諷刺、挖苦等等都屬于語言暴力。

綜上所述,本研究認為,語言暴力是指個人憑借自己的相對優勢、違反一定原則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他人,并對他人的身心造成傷害的言語行為。

(三)教師語言暴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環境中出現的語言暴力現象就是教師語言暴力現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雖然在法律層面上是平等的、在人格層面上也是平等的,但在學識水平、人生閱歷與見識等方面又是不平等,這給教師語言暴力的發生創造了有利條件?!俺哳^打出聰明子”、“打是親,罵是愛”等等名言反映了在古代的教育中體罰或暴力等現象是受社會認可的,受到大家的推崇和贊譽。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與進步,社會環境與人們的觀念也發生了很大改變,課堂教學中的體罰或暴力不僅再受到人們的推崇和贊譽,而且還受到人們的唾棄。法律也是禁止課堂暴力或體罰的。

基于以上理由,本研究認為,教師語言暴力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環境中,憑借自己身份或地位的優勢,違反相關法律法規或道德準則,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并對學生的身心造成傷害的言語行為。

二、教師語言暴力的表現類型

筆者深入當地某小學課堂進行了一個月的課堂觀察,學科分布在語文、英語、數學和音樂。依據教師語言暴力的內涵及其特征對課堂觀察的結果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教師語言暴力大致可以分為下面幾種表現類型:

(一)指責呵斥型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容忍學生做錯題、做錯事,對學生缺乏寬容的胸懷,常常因一點小事對學生動輒大發雷霆、大聲指責和呵斥。比如“某某某,看著我,不會又不看著我,你想干嘛”、“某某,閉上你的小嘴巴”、“你看你,剛才老師講時又不好好聽,現在不會了吧,不知道你整節課都想寫啥”、“某某某,你就給我裝,給我裝,連老師布置哪道題都不知道還在裝”、“某某不要講話,想發言先舉手,剛才要你舉手時你不舉手,現在卻來發言”等等。指責呵斥型的明顯特征是不僅帶有強烈的語調和猛烈的氣勢,而且還對學生的行為過分挑剔、求全責備。

(二)侮辱謾罵型

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對課堂表現不好的學生不是就是論事、對事不對人,而是就事論人、對人不對事。用“他只帶著一只耳朵來上課”、“你們說,他的腦子是不是豬腦子,這都不會”、“你們看,他像不像一個糟老頭,無精打采的一點精神都沒有”、“你們笨啊,這都不會”等帶有人格貶低的言語侮辱謾罵學生。這種語言暴力類型往往不但具有激烈的語調,調侃、嘲弄的語氣,而且更具有明顯侮辱學生人格內容的言語。

(三)諷刺嘲笑型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落后、過錯用嘲笑性語言和輕蔑的眼神進行諷刺挖苦,不是進行真誠的鼓勵和批評引導。比如“這么簡單都不會,你的腦袋瓜怎么這么笨呢”、“我都讓某某某把答案說兩遍了,你說你怎么還是不會呢”、“這么簡單的歌曲學這么多遍都唱不好,你們班就是不如某某班”等等。這種語言暴力類型的主要特征是教師的語言并不激烈、高昂,往往用恨鐵不成鋼的語氣和看似開玩笑的言詞對學生進行心理羞辱。

(四)威脅恐嚇型

教師在課堂管教學生的過程當中往往憑借教師的身份或地位對學生進行恐嚇、威脅。比如教師對在課堂中亂講話的學生經常使用“保持安靜,再講話下節課就不用上了”、“不要講話,再講話就面壁思過去”、“某某某不要講話,再講話就扣你們小組的分”、“再亂說一腳板就踢死你”等等言語。這種語言暴力類型可能沒有猛烈的語調,卻能夠讓學生對教師的言語產生害怕和恐懼的心理。

注釋

①,④現代漢語詞典[Z].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2011.46,1507.

②,⑤,⑥[斯洛文尼亞]斯拉沃熱·齊澤克著,唐健,張嘉榮譯.暴力:六個側面的反思[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2.10,58-59.

③[美]道格拉斯·C.諾思,約翰·約瑟夫·瓦利斯,巴里·R.溫格斯特著,杭行,王亮譯.暴力與社會秩序:詮釋有文字記載的人類歷史的一個概念性框架[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16.

參考文獻:

[1] [斯洛文尼亞]斯拉沃熱·齊澤克著,唐健,張嘉榮譯.暴力:六個側面的反思[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2.

[2] [美]道格拉斯·C.諾思,約翰·約瑟夫·瓦利斯,巴里·R.溫格斯特著,杭行,王亮譯.暴力與社會秩序:詮釋有文字記載的人類歷史的一個概念性框架[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3]孫彩霞.中小學教師語言暴力問題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4]張海芹,李佳孝.關于中小學教師語言暴力問題的研究述評[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 ( 教育科學版),2011,(12).

[5]裴利清.教師暴力的成因及對策[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 ,2013,(0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