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機工學在學齡前兒童專用校車設計中的運用

2016-05-30 08:28何騰超
西江文藝 2016年6期
關鍵詞:學齡前兒童

何騰超

【摘要】:由于學齡前教育已經成為整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環節,各種不同的大巴小巴等車被改裝成校車,使用時存在安全隱患。本文將利用人機工學對我國3~6歲學齡前兒童的人體尺寸和感性因素進行分析,為我國學齡前兒童專用校車的開發設計提供參考和依據。

【關鍵詞】:學齡前兒童;專用校車;人機工學;

學齡前兒童專用校車簡稱幼兒專用校車,即為用于運送3周歲以上學齡前幼兒上下學專門設計的一款校車。很多的校車事故更多的是這些由其它車輛改裝的校車在車內布置和設施的尺寸上都是按照成人標準設計的,這使得行車安全系數大幅降低。學齡前兒童專用校車相對應的內部設施應結合人機工學設計,以此創造出一個舒適,高效的乘車環境,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幾率。

一、學齡前兒童專用校車局部設施設計要求

學齡前兒童專用校車是負責運送缺乏自我保護能力的兒童專用車輛,因此,安全是考慮的第一要素,從安全性的角度出發確定整車的車窗、座椅系統、車門樣式等,是很有必要的。

學齡前兒童專用校車不適合一般客車的橫向推拉打開或關閉的車門。這是為了防止好奇心強盛的他們將手部頭部伸出窗外。針對于這點,采用下部為固定窗,上部為上下推拉式的車窗就能很好的提高安全系數。當然也可采取全封閉式的車窗,但需要安裝通風裝置。

校車的座椅系統包括兒童座位和照管人員座位和安全帶。我國《專用校車安全技術條件》中規定,幼兒及學生座椅在橫向上最多采用2+3的形式。隨行的照管人員的座位尺寸要單獨考慮,安全帶是保護乘客人身安全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按照我國《最新校車安全技術條件》的規定,學齡前兒童專用校車的兒童座椅應配備滿足GB 14166的兩點式安全帶。

車門的樣式不適合折疊門,容易夾傷兒童。應該采用外擺門,根據車型可為1扇或2扇,門上裝配有適合于兒童扶握的扶手,便于上下車。

根據我國《專用校車安全技術條件》中的規定,校車的應急出口包括,應急門、應急窗和頂部撤離艙口以及地板出口。這些應急出口在車輛發生事故時,發揮著很大的逃生作用。

二、學齡前兒童專用校車內部設施的人機工學設計分析

人機工程學在學齡前兒童專用校車中的設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是否符合兒童生理尺寸;(2)是否具有實用性和辨識性;(3)是否存有安全隱患。在一款校車中,和兒童乘車最為相關的幾個區域包括,乘車座椅、校車出入口、擋風玻璃和窗戶以及乘車扶手。因此,對這四個區域的人機工學分析尤為重要。

座椅高是指座椅座墊的上表面最高點到地板的高度。正確舒適的坐姿應使大腿部位接近水平,小腿部自然放置并略向前伸,腳掌處可平放于地板。根據2011年7月1日我國實施的《中國未成年人人體尺寸》提供的4—6歲兒童尺寸數據,此座椅高應以小腿加足高的第5百分位數值為設計依據,高度可取220~250mm,相比較我國《最新校車安全技術條件》中給出的220~300mm數據,前者范圍值更加精確可靠。座墊寬度是指橫向的寬度,為了乘車舒適性,應略大于臀部的寬度值,因此,取女性臀寬尺寸的第95百分位數值為設計依據,讓更多人適合,取245~295mm。座椅靠背的高度和寬度與坐姿肩高和肩寬有關,前者大于后者為宜,按4—6歲兒童坐姿肩高第95的百分位數為設計依據,取450~500mm。

座椅深是指座椅中心平面上,座墊前緣的垂直切線至G點的距離。在確定其尺寸時應考慮腰部是否能得到靠背的支撐,臀部是否能得到充分的支持以及小腿和座墊前緣之間是否留有適當的空隙。因此,應以坐深的第5百分位數為設計依據,取250~300mm。

座椅靠背和座墊也要有一定的角度,確保舒適的坐姿??勘硟A角是指靠背與座墊的夾角,正確的坐姿應是肩部向后傾斜、臀部略往前移,使肩部與大腿的下表面夾角約為110°,同樣,小腿與大腿和小腿與腳掌之間的夾角也約為110°。所以校車的靠背傾角取一般取客車靠背傾角的值,95°~110°。合理的座墊傾角能夠確保在行車途中幼兒的臀部不會向前滑動,也能讓幼兒的背部舒適的靠在靠背上。理想的座墊傾角為3°~7°。

我國《最新校車安全技術條件》中還規定靠近通道的幼兒座椅應在通道一側設置平行于座墊平面的座椅扶手,扶手距離座墊上平面150mm~230mm,符合4—6歲未成年人第50百分位數的坐姿肘高160mm。

座間距,指座椅靠背的前面與前排座椅靠背后面之間的距離。這個數值和幼兒的坐姿臀膝距有關,為了保有足夠的活動空間,應取男性第95的百分位數為設計依據,為420~470mm,但考慮到乘車的自由活動空間,加上20mm左右的修正量,應為440~490mm。

由于校車內除了幼童還有照管人員,因此,應急出口的尺寸設計要根據成人的肩寬來確定,取成年男性最大肩寬的第95百分位數,為469mm,加上31mm的修正量,實際可取500mm。但實際應急窗和撤離艙口并不是以500mm為邊的正方形,在GB 13094-2007《客車結構安全技術》中規定其面積可內接一個500mm×700mm的長方形。

乘客門的踏步和扶手合理的人機尺寸能確保幼兒們方便安全的自行上下車。各級踏步的高度和大腿長有關,當幼兒上車時大腿上表面和水平面成一定的夾角,才能方便舒適的上車。取4—6歲男性未成年人的大腿長第5百分位數263mm,在減去20mm的修正量,實際取243mm為宜。這也符合《最新校車安全技術條件》中的規定,即從地面至乘客門的第一級踏步高度應不大于350mm,其它各級踏步的高度應不大于250mm。對于踏步的寬度應根據不同的車型按照 GB 18986和GB 13094的規定設計。

三、感性因素在學齡前兒童專用校車內部設計中的運用

感性因素能表現出產品的指示性和趣味性,體現出了設計中“以人為本”的思想。感性因素的表達方式可分為色彩、材質、形態三方面。

色彩對于孩子們的心理和個性的發展意義重大,學齡前兒童專用校車的內部設施設計中,可以利用色彩去引導和指示孩子們安全地使用各個設施。面積大一點的設施不宜用過于鮮艷的顏色,應用柔和的色調,減少過多的視覺刺激,這有利于孩子們行車途中放松和平靜,穩定心理。而對于面積較小的、易于抓握拿取的物件,應用鮮艷的顏色,有利于豐富視覺,調動活力。

在材料上,要重視人的感知心理,如玻璃、金屬等材質傳達出冷硬的視覺表情,一看到就不想觸碰;而木材、織物等材質則傳達出晴暖的視覺表情,有親近感。材質肌理是影響人們使用心理的關鍵因素。產品造型中的材質肌理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暗示和警示作用。例如,車廂內一些扶手和把手處的細小凹凸處,能夠增強手部與其的摩擦,暗示使用者要用力緊握。

在形態上,學齡前兒童專用校車很多部件都必須標準化,但對于一些局部區域卻能有很大的發揮空間,例如座椅扶手部位、座墊一些面上的凹凸圖案以及裝飾內部的一些線條等。這些小設計能利用孩子們“求奇”的心理把安全部件和區域同危險部位分離開來,給孩子們一種心理暗示,也能很好的增加行車安全系數。

四、結語

由于近幾年國家已開始重視校車的管理、安全和設計,并修改頒布了一系列針對加強校車安全的法律規章。除了管理方面和安全性能方面,本文參考了人機工程學的研究成果以及客車座椅、乘客門踏步和扶手方面的相關文獻資料,依據學齡前兒童(主要是4~6歲兒童)的人體數據,經過統計分析后,提出了相應的尺寸數值。意在用人機工程學的相關知識去解決和提高幼兒乘車環境中的問題和安全。

參考文獻:

[1] 項英華.人類工效學[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

[2] GB/T 26158-2010,中國未成年人人體尺寸[S].北京: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11

[3] GB/T 24407-201x(代替GB 24407-2009),專用校車安全技術條件[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

猜你喜歡
學齡前兒童
口腔健康教育對幼兒園兒童齲病情況影響的調查研究
學齡前兒童患齲情況及口腔健康行為探析
學齡前兒童家具發展趨勢研究
學齡前兒童家具設計與應用研究
學齡前兒童肥胖的綜合干預研究
心理護理干預在學齡前兒童靜脈輸液中的應用效果探析
學齡前兒童第一恒磨牙應用窩溝封閉劑預防窩溝齲的臨床效果分析
優質護理在學齡前兒童急診清創縫合中的應用效果
城市安置小區的學齡前兒童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措施探析
學齡前兒童缺鐵性貧血及其危險因素調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