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

2016-05-30 14:51鄭濤
西江文藝 2016年6期
關鍵詞:存在主義薩特本質

鄭濤

在現代西方的存在主義思潮中,法國的存在主義者薩特不同于以往存在主義者的一個重要地方,就在于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后,他一直稱自己是致力于把馬克思主義同存在主義結合起來,用存在主義去“補充”馬克思主義,發展一種“存在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本文在第一部分將闡述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的基本內容,第二部分將其存在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的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作論述,最后將分析薩特的存在主義思想的影響及問題。

一.薩特存在主義哲學的主要內容

(一)自在的存在與自為的存在

《存在與虛無》發表時的副標題是“現象學的本體論”。自在(being-in-itself)與自為(being-for-itself)是關于存在的兩個最基本概念。自在即不依賴于人的意識的存在。在薩特的闡述中,自在就其自身存在而言,處于一團混沌、無差別、朦朧的狀態,它好像是一個漆黑一團的、充實而又不動的整體,我們最多只能說, 這是一個東西。也就是說,自在的存在是自足的,它不以意識是否顯現它而轉移,它在未被意識所意向前就已存在,且為意識的意向活動提供背景和素材。由此觀之,自在的存在保持著自身的完滿性,是一種純粹的偶然性也沒有任何變化發展,因此對于人來說,自在的存在是荒謬的。

在本體論和邏輯關系上,自在的存在具有優先地位。因為自在的存在為自為的存在提供背景和素材,自為的存在只能在自在的存在的基礎上建立起來。但自為的存在作為虛無對自在的存在具有超越性、否定性。并且,自在的存在如果沒有自為的存在,就是荒謬的和無意義的。就像薩特自己所說的,虛無和存在是互補的,“把世界理解為世界,這是一種虛無化”又說:“虛無是使世界獲得一個輪廓的東西?!盵1]由薩特將虛無當做意識可得知,人是虛無化過程的關鍵。他說“人是使虛無(nothingness)來到世界的存在?!盵2]可理解為“人的意識的作用在于否定、分辨、分離, 通過虛空背景而讓一個或一些事物顯現于意識之中沒有意識的虛無, 也就沒有人所能意識到的世界?!盵3]

(二)“存在先于本質”

“存在先于本質”是薩特的一句著名論斷,也是薩特存在主義哲學的出發點。他這個“存在先于本質”的論斷,更多是指人的存在。

薩特明確地指出,人的任何存在狀態都是人的自由選擇,存在的過程就是自由選擇的過程。他說:“人除了他自己認為的那樣以外, 什么都不是, 這是存在主義的第一原則。人首先是存在——人在談得上別的一切之前, 首先是一個把自己推向未來的東西, 并且感到自己在這樣做?!盵4]

引文中薩特強調的自由選擇,因而是在強調主觀。。薩特在說“存在先于本質”時,緊接著說“或者不妨說, 哲學必須從主觀開始?!盵5]薩特再三強調存在的主觀性、哲學的主觀性,得出了人的存在先于本質的結論?!安⑶?,人的存在就是人的自由,‘存在在先的意思是‘自由在先,‘存在先于本質的意思是‘人的選擇造就了他自己”[6]

(二)絕對自由

薩特指出,自由選擇是絕對的,無條件的。也就是說,除了人自己的自由選擇外,沒有什么東西能決定人的存在。因此,人做什么決定都是絕對自由的,即使不做決定,也是他自己選擇了不選擇,這也是一種選擇,因此,人是絕對自由的。他可以自由的選擇任何事物,但與此同時,要為自己的選擇承擔相應的責任。因此,在薩特看來,自由的對立面是責任。因此,絕對自由給人帶來的不一定幸福和喜悅, 而是薩特稱之為“苦惱”( anguish )的無依靠感、惶恐感和巨大的責任感。但我們卻不能去逃避這個苦惱,因為自由是絕對的,人不得不自由,自由是他擺脫不掉、必須承擔的生活負擔。

二、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

二戰后,薩特的思想表現出對馬克思主義的傾向,他認為,馬克思是當代不可超越的哲學。在薩特看來,馬克思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哲學,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的學說。

但薩特又指出了馬克思主義發展過程中的不足。在他看來,馬克思主義在其發展過程中愈加僵化和教條化,以至于用一種抽象的普遍性消滅了特殊性,從而變成了絕對的知識,而逐漸喪失它以人為中心的人學。他在《辯證理性批判)一書中說:“馬克思主義已經停滯了,在當今馬克思主義那里,理論和實踐是分割的,強制執行的計劃化,變成了一種強加于現實的基力,它的概念把自己先驗地構成為絕對知識……把活生生的人變成符號和虛構?!盵7]薩特認為,馬克思主義應包含存在主義,而它的教條化使它失去了存在主義。他試圖用存在主義修補馬克思主義,即讓讓馬克思主義重新發現人的維度。

薩特認為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化是機械決定論所造成的,而研究真正的人,應該采用辯證法。薩特認為,社會發展的歷史只不過是個人實踐活動的辯證的總體化,在這個意義上,社會歷史是從事實踐活動的個人創造的。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性正體現于通過個人社會實踐所實現的過去和未來的總體性的統一之中。從這里可以看出,薩特受到了馬克思主義的影響,但他在接受歷史唯物主義的同時,又在歷史發展的普遍性上加以否定。由此,他將自己的存在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構成了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思潮。

三、薩特存在主義思想的矛盾

薩特的存在主義思想對至今的哲學產生了深刻影響,至到今天,存在主義仍與薩特聯系在一起。他在接受海德格爾的存在論同時使得存在論更有活力,更有社會意義。但是,他的關于人的存在的思想在一定意義上包含著矛盾。

首先,薩特主張“人生是荒謬的”,但他又相信歷史是個人的實踐活動創造的,向著人的意愿所發展。其次,他主張“他人就是地獄”,但又提倡個人的自由在他人的自由的基礎上實現。再次,薩特尊重馬克思主義,并試圖用存在主義改造馬克思主義,但他沒能走出存在主義領域,將存在主義加之于馬克思主義,因此只是形成了一個新的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最后,在他的辯證法中,否定了人類歷史發展的客觀性和規律性,并把建立在人的存在的基礎上“我”與“他人”的相互否定加到辯證法中,而這種做法,卻遠遠脫離了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因此,薩特的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并不能理解成為真正的馬克思主義。

注釋:

[1]參閱 薩特 《存在與虛無》, 第47 頁。

[2]同上 第55頁

[3]趙敦華 《現代西方哲學新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1 第143頁

[4]同上 第56頁

[5]薩特 《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 上海譯文出版社 周煦良等譯 1988 第6頁

[6]趙敦華 《現代西方哲學新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1 第145頁

[7]薩特 《辯證理性批判》 上冊 M 林驤華等譯 安徽文藝出版社 1998年

猜你喜歡
存在主義薩特本質
自因還是自為?*——薩特自因理論探究
回歸本質
童年的本質
《歸來》中的存在主義敘事
薩特的電影劇本創作與改編述評
對求極限本質的探討
WUU——讓“物”回歸其使用本質
存在主義思想下《蠅王》與《鼠疫》的比較
荒誕世界的生存之道——《他們》的存在主義解讀
《在冰山里》的存在主義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