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英語導學式教學模式初探

2016-05-30 02:36謝亞聰
雜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2期
關鍵詞:英語教學模式自主學習能力

謝亞聰

【摘 要】本文指出了目前 英語 教學模式的滯后,提倡“導學式”英語教學,強調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創新意識的培養,從而達到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英語教學模式 導學式教學 自主學習能力

國家新一輪課程改革已經啟動,素質教育成了時代發展的需要,但我國外語課堂教學依然是一種“知識型”為主的教學模式,大部分教學成了知識的“搬運”,教師就語言論語言,就交際論交際,忽視了語言與學生的意識、思維的不可分割性,沒有很好地重視學習方法和學習技能的指導,導致學生的學習自主能力和創新能力發展的滯后。因此,我們必須倡導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和創造性不斷發展的新的教學模式,而“導學式教學”模式就體現了這些特點,它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煥發出無限的生機與活力,適應于培養二十一世紀的創造性人才。那么如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導學式”教學呢?

一、轉變教學觀念,“以人為本”要以學習者為中心

“導學式教學”實施的過程是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過程。因為學生是知識的建構者,他們的知識建構活動直接決定著教學的效果,而傳統的傳授型教學使學生過分依賴教師,依賴課本,學生成了裝載知識的器具,從而喪失了把握主動學習的機會,禁錮了學生的學習探究能力與創新意識。所以,要開發學生的潛在能力就必須首先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念,使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能使用這種語言來進行信息交流,將語言知識轉換為語言技能,學會如何獲得知識的方法,培養獨立學習的能力。

另外,在“導學式教學”中,教師的引導應該貫穿于教學的始終,教師給學生只是“授之以漁”而非“授之以魚”。即教師的導學主要是探究如何引導學生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讓學生有展現自我的舞臺,采取多種生動活潑教學形式來體現出學習的快樂。對于這一點,英語學科有很大優勢,它可采用句型對話、英語游戲、英語表演及演講等形式,讓學生充分張揚自己的個性。但教師決不能成為學生思路后面的追隨者,要時刻基于學生的反應采取引導和促進作用的教學策略,設立特定的教學目標,需要把教學中各方面的因素協調起來,如教學內容、學生的個性差異、教學方法和學習環境設計等,并從“以教育者為中心轉向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轉變,使學生真正體會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二、堅持啟發性原則,加強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啟發就是引動學生的思維,通過提示或問題的刺激,喚醒學生的記憶并決定思維的方法,進行有效思考?!皢l”與“導學”大同小異,“啟發”主要是針對解決某一問題而實施,而“導學”則是整體的、全方位的,從始至終實施。然而,沒有某一問題便沒有整體的解決。因此,在“導學式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善于運用啟發的手段,拋棄“惟我為標準”的說教,換之引導帶領學生一起探索研究,讓學生經獨立思考探索或互相討論啟發而獲得知識,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體現出自身價值的存在。久而久之,不但能夠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和積極性,更能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正如斐斯泰洛所認為:“人們若只靠本能發展他們的能力,卻不受其它的指引,則將使從動物的惡性特征中解放出來的進程變得極為緩慢?!边@就意味著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從旁的正確教學指導不但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還能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

教學方法的種類很多,但是,無論哪一種方法都應當以發展學生的智能與品質為目的,而不是只傳授書本知識。而傳統教育只注重向學生灌輸知識,忽視啟發學生自己思考,自己得出問題的結論。因此,啟發性原則符合教學的根本宗旨,它也是素質教育對教師基本要求。

啟發性原則要求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能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生動活潑的學習,使他們經過自己獨立思考,對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精心設計問題,力求能激發學生積極思維。設計好問題的關鍵之處在于要把握好問題的難易程度,也就是說提出的問題要難易適中。那么,如何把握住問題的難易程度呢?簡言之要做到從實際出發。一方面,要從教材的實際出發。教師要鉆研教材,認清教材的知識內容,把握教材特點,明確教學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因為好的提問正是緊扣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提出的,它絕不是課文內容的簡單重復,而是要求以領會知識和運用知識為前提的,具有一定的難度。當然,這個難度是學生通過努力能夠跨越,是要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果實。另一方面,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來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和實際能力,從而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來確定問題的難易程度,不致偏難或偏易。

三、注重知識結構和思維的層次性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任何學科都有一個基本結構和內在規律,并主張對不同等級、不同能力的學生使用的學科教材的編寫,要注意知識的“階梯性”。既然知識結構存在著層次,那么我們要使學生完整地把握某一知識,就必須重視引導學生從知識層次入手,逐層攀升,以致完整掌握。同時,根據認識事物的規律我們也知道:在認知過程中,思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思維的水平程度又與認識主體的生活經驗、知識積累有關。生活體驗越實在,知識積累越豐富,思維越活躍,水平程度就越高。因此,教學中除了重視知識機構的層次外還要關注學生的思維層次,只有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采取與之相適應的導學方式和方法,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如英語對話和課文的學習最終目的是語言的應用,對語言能力差的學生來說,要適當背誦原文,因為他們的關鍵問題是語言的儲存量小,語感不強,從而阻礙了他們的口語組織。當然,這時應該向他們強調“背誦”指的是反復朗讀,直到脫口而出,達到增加語言量、加強語感的目的;對于基礎扎實、語言豐富的學生,他們有能力對材料進行歸納、整理、重新組合,進而可要求他們復述課文??傊?,“導學式教學”模式是新課標下外語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一個新的突破,也是實施素質教學的要求,更是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捷徑。

【參考文獻】

[1]烏杰.系統辯證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許國璋.談談英語學習的目的和側重點[J].中小學外語教學,1998(5).

[3]張大均.教育心理學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歡
英語教學模式自主學習能力
以就業為導向的高校英語教學模式改革之構思與探索
探討“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英語學困生教學模式
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在高職計算機教學中的培養
小學高年級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模式探析
網絡環境下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醫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性別差異
論形成性評價與醫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高校英語教學模式
就業導向下職業院校英語教學模式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