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實以學生為主體思想之初中數學教學

2016-05-30 19:16李季
雜文月刊(學術版) 2016年2期
關鍵詞:新課標教學活動主體

李季

新課標提出,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與老師是統一體,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與之不謀而合的在20世紀末期,曾有專家向國際教科文組織的主體首腦提交的《教育與財富醞釀其中》的報告中指出,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是,讓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創新,學會共同生活,學會協作學習。新課標同時提出,數學教育活動中,要讓學生在社會生活和發展中獲得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生活經驗,基本思想,因此提高學生的主體性,是每一位教師的責任。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

第一:要對學生進行學前分析——調動學生主體性的潛能。學生的認知是教師設計教學活動的前提,設計課程前要明確學生的認知能力,根據實際情況設計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比如,在講授初一《追趕小明》這一課時,因備課之前想當然的認為學生對路程,速度,時間三者的關系了然于心,因此在第一節教學時直接講授書上的例題,審題,找等量關系,畫行程圖,列方程,解方程,答,一氣呵成。正當我沉醉在自己有力的表演時,我看到多數學生迷茫的眼神,于是我問學生聽懂沒,學生礙于老師的尊嚴,稀稀拉拉的回答,聽懂了。這時我想再出一個情境完全一樣的題,換個數字驗證一下我的成就感。 然而五分鐘過去了,只有極個別的學生做出了正確的解答,而多數學生無從落筆。在下面的指導過程中有個學生突然問我,“老師,每分鐘走18米是什么意思?是路程?是時間?還是速度?”我當時有些茫然,這些是小學早已強調的內容呀,怎么可能不會呢,當我問其他學生時,大多數學生也是猶豫的猜測。這時我才恍然大悟,我連學生的知識程度都不了解,居然還在給學生表演,追及問題,可見這是一次多大的失誤。鑒于這種情況,我又重新給學生明確路程,時間,速度,三者的概念及三者的相互關系,以及三者在習題中會出現的不同說法,重新講授相遇問題,將相遇問題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分析給學生,初始狀態的不同,行成過程的不同,行成結果的不同,針對一道例題,我不斷地變化條件,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相遇的可遇可求的實力,這一節課的內容我沒有按教材的編寫,而是根據教材根據自己學生的實力,分成了三個課時,盡管時間上慢了,但教學效果上我能看到學生燦爛的笑容,用學生的話說,“老師,行程問題,我們可以解決了?!蔽蚁脒@樣的課才是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的課堂。

第二,要選擇合適的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

合適的教學資源能夠讓學生發揮得體,游刃有余,比如在《正方體側面展開圖》一節中,我利用身邊的正方體模型讓學生拆開,折疊。在此過程中,學生自主,合作交流學習,將正方體側面展開圖的八種情況全部總結出來,并能總結出四連,兩連塊,三連塊的規律并能找出每種展開圖的對立面。利用身邊現有的資源,調動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正所謂心動不如行動!

第三,組織高效的教學活動——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

高效的教學活動體現在學生與教師的統一協作性上,如何感受一節高效的課堂,這要看以下幾點:1.學生參與的力度、廣度和深度2.學生與教師在課堂上情感的投入3.學生在課堂上是否會不斷涌現出成就感。設計這樣的課堂,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搭建的平臺,能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這樣的課堂要具備1.教學信息量大一點2.學生參與的程度深一點3.課堂氣氛活躍一點4.課程設計,與其他學科聯系多一點5.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多一點6.運用好信息技術資源。

比如在《比較線段長短》這一課中,首先通過兩只鹿在不同位置比較高低引入情境,讓學生明確疊合法的注意事項,給學生一段繩子讓學生找出中點,中點應用時出現的兩種情況,這些都是讓學生合作交流探索得出的結論,在設計活動時,要讓學生明確自己的職責,明確同組學生的相互關系,明確要組內同學合作交流,互相取長補短,將個人所得信息需進行加工,修改,歸納,分類,融合,總結得出本組具有代表性的結論。比如在《角的比較》這一課中,因有線段長短的比較做基礎,因此教學時,我將學生分成六個大組,第一組找角的比較方法;第二組比較這些方法的優劣性;第三組角的比較結果;第四組角的角平分線的相關概念;第五組角的平分線的應用;第六組角的比較總結。每個學生提前預習這一課,然后自由選組,根據自己的能力,不強迫學生到固定組學習,這樣既能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又能調動學生的潛能,又可以讓學生主動合作交流,這樣的課堂設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成效。學生常問,“老師咱們什么時候再上一節這樣的課呢?”。

第四,建立良好的教學評價體系——鞏固學生的主體性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新課標提出要讓學生體會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要鞏固學生的主體性,要有一個良好的評價體系。新課標提出評價要具有多元化,要從不同角度,不同渠道鼓勵學生的主動性,創新性,可以采用師生互評,生生互評,生師互評評,評教學設計,評教學方法,評教學內容,評教學活動,評教學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比如在講授完《角的比較》這一課時,第六組學生總結時,第一組的概念總結全面,能提醒學生在運用概念時需注意的細節。第二組角的比較結果不單單是最后結果,他們組的學生還總結出了結果需要注意的細節。角平分線應用這一組的同學總結出了不同類型的習題,不同的情況,不同的背景要如何處理,同時在總結中對部分同學的積極性進行了點評,由學生點評總結,學生心服口服,對于主動性差的學生也沒給留面子,直接指出其不足,要如何配合組內成員等一系列的評價,讓我對學生的潛能刮目相看,這樣的學生還能不放手嗎。一堂良好的課堂評價,不僅能讓學生發揮其主體能動性,更能為學生帶來成就感,成為引導學生前進的動力。

教育教學就是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的,要激發學生沉睡的潛能,激活學生初封的記憶,開啟學生幽閉的心靈,放飛學生囚禁的情愫。

我堅信教育只要發揮好學生的主體性,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將外在動力內化成學生的本質,成功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找到欣慰。

猜你喜歡
新課標教學活動主體
住培教學活動指南專題
歡迎訂閱4-6年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活動初探
論自然人破產法的適用主體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歡迎訂閱4-6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如何構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
關于遺產保護主體的思考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設計探討
論多元主體的生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