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如何教好體育課

2016-05-30 11:22劉國龍
雜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2期
關鍵詞:耐力素質教學內容

劉國龍

小學體育教學作為提高學生身體健康的重要手段,對提高學生體質、促進學生全而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全面科學的開展體育教學進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是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者需要解決的問題,而科學的選擇教學內容是影響體育教學開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對小學體育教育教學內容的選擇進行研究顯得非常必要。

一、小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的特點

身體素質是人體在運動中所表現的各種機能能力,它是衡量體質狀況的重要標志。身體素質包括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和柔韌五個方面:

(一)力量素質

兒童少年時期,肌肉纖維較細,蛋白質含量較少,中樞神經系統的協調功能還欠完善,肌肉群的活動不協調,加之兒童少年長度的發育領先寬度和體重的發育,所以,力量素質較差在力量練習中,應采用負荷較輕、動作較快的練習,或中等負荷的練習,適宜做速度性力量練習,以提高神經系統對肌肉運動單位的動員能力,改善肌肉協調工作的能力,避免過重的負荷練習和過長時間的靜力緊張練習,以防引起關節損傷,抑制骨骼生長。

(二)速度素質

兒童少年時期,由于大腦皮質興奮性和提高過程靈活性高、反應快,小學階段是發展速度素質的良好時期。在體育教學中,可以適當安排一些頻率高和反應速度快的教學手段。短跑可以很好地發展速度和速度耐力素質,宜于兒童少年練習,但在具體安排中應科學地控制練習的強度、距離的長短、重復的次數和間隔的時間。

(三)耐力素質

耐力素質在兒童少年身體素質自然發展過程中,是較薄弱的環節。耐力練習應作為全而身體素質練習的一個必要方面安排在訓練之中,但必須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運動距離,適當合理地安排中等強度的耐力練習,并有間歇地逐步延長持續時間,以便發展耐力素質。

(四)靈敏素質

靈敏與人體對空間定位和對時間感覺的能力有關,也和速度與力量素質的發展有關靈敏是一種綜合素質。在體育教學中,可采用活動性游戲和各種基本體操等方式,以促進靈敏素質的發展。

(五)柔韌素質

兒童少年關節的關節軟骨較厚,關節囊和韌帶的伸展性大,關節的運動幅度大于成人,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應注意發展柔韌性的練習。年齡越小,柔韌性越好,根據素質發展的這一年齡特征,發展柔韌素質應從小抓起,與此同時,還應注意柔韌性與肌肉力量的相互關系。

二、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總體現狀

教學內容是小學體育教學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體育教學的定位、體育教學的開展、體育教學的評價等等具有很大的影響。建國以來,我國小學體育教學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經過了不斷的改革和創新也逐漸豐富和科學,研究目前我國小學體育教學的內容發現,傳統的教學項目一直保留至今并仍是體育教學的重點,比如籃球、足球、田徑、武術等等,而新興的體育項目較少,比如健美操、街舞、跑酷、輪滑、體育舞蹈等等,具有民族特色和區域特色的教學內容也很少,比如龍舟、舞龍舞獅等??v觀目前我國小學體育教學內容具有以傳統為主、以教師選擇為主的特點,教學內容的創新程度不夠,教學內容隨著教育環境變化而變化的程度不夠,不能夠滿足當代小學生對體育知識的渴求和學習心理。

三、小學體育教學內容改進方法

(一)高度重視體育教學

但是出于種種原因,學校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部分家長尤其是農村的家長對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支持度明顯不夠,嚴重影響了小學體育教學的開展,對學生的身體健康也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小學體育教學,將小學體育教學提到關乎學生全而發展的高度上來,加大對小學體育教學的投入力度,在師資力量、教學條件、后勤保障等方而做足工作,這樣才能保證小學體育教學的開展,也才能夠為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提供基礎。

(二)正確把握教育思想和教育改革狀況

教育作為關系到國計民生的事業,是關系到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工作,長期以來我國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并出臺眾多的政策對教育事業進行指導,為教育工作的指明了方向,對教育工作的開展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而小學教育作為教育中的基礎教育,國家的重視程度更高,悉數我國關于小學教育的文件不難發現,小學教育是在國家的高度關注下發展的,同時也可發現,我國小學教育的指導思想、教育理念經過了多次的演變,每次教育改革都是與當時的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小學教育指導思想和教育改革勢必還將繼續。小學體育教學必須正確的把握教育指導思想和教育改革的方向,必須密切的結合當前的教育環境,而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要在客觀的認識、分析、理解教育指導思想和改革方向的基礎上進行,要以國家和政府的有關文件精神為指導,這樣才能夠做到教學內容選擇的正確性。

(三)教學方法要兒童化、興趣化和游戲化

1、兒童化

兒童化教學就是要針對兒童的年齡特點,進行體育教學,這樣才能更好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完成體育課的教學任務。兒童是以機械記憶和形象思維為主,教學活動中,應盡量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兒童的“本性”往往毫無保留地反映在體育課中,體育教師應懂得兒童的心理特征,按照童心、童愿和童顏組織體育教學,才能防止體育教學的“成人化”。要防止單純技術傳授有些體育教師把現代競技運動中的先進技術充實到小學教學中,是一個大膽的嘗試,但必須進行科學的分析和研究,看這樣做是否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體質,切勿單純以技術掌握程度來評定教學的好壞。

2、興趣化

體育教學的興趣化可以給兒童以情緒的滿足,有利于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小學生好動、愛新鮮,厭煩過多的重復練習,因此,教學手段要多樣化,才能提高學生的興趣、推遲疲勞的出現。體育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由于較長時間練習某一個動作而感到枯燥,教師可采用游戲法和比賽法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此外,教師還應做到生動形象的講解和準確的動作示范,教學方法力求多樣化、興趣化,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體育課上得生動活潑。

猜你喜歡
耐力素質教學內容
高鐵乘務員的素質要求及其養成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挖掘數學教學內容所固有的美
“啟蒙運動”一課教學內容分析
素質是一場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質
“清末新政”也可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
3000m跑,鍾練耐力和意志
如何在小場地上進行耐力跑
巧用球類練習發展耐力十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