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探究性學習策略

2016-05-30 11:22馬全勇
雜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2期
關鍵詞:數學課堂教學探究性學習策略

馬全勇

【摘 要】探究性學習是《數學課程標準》所提倡的新的教學理念,是科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同時又成為課程規定的一項重要的培養目標,需要教師精心創設探究活動才能得以實現,這種學習方式具有探究性、創新性、主體性、交互性、開放性、過程性、綜合性及社會性等特征,它強調主動探究,自主學習,解決問題,是一種學習理念、策略和方法。

【關鍵詞】數學課堂教學 探究性學習 策略 方法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全社會對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越來越被教育者所重視。課堂教學改革的目的,一是要遵循現代教育以人為本的觀念,給學生發展以最大的空間;二是能根據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識,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為了適應教育發展趨勢,幾乎所有學科都著重強調了“探究性學習”。如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校教育說到底是以育人為目的,如果只關注傳遞數學教科書上呈現的現成知識,實際上是在“育”以簡單接受、模仿、配合、服從等被動思維方式的人。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內在于生命中的主動精神和探索欲望,常常受到壓抑,甚至被磨滅。新課程改革很關注對學生探索能力的培養,注重培養學生探索性學習;認為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應該是一個學生親自參與、豐富、生動的思維過程;要讓學生經歷一個實踐和創新的過程??梢?,新課程改革把指導學生進行探索性學習作為改革重點之一。為了在數學課堂中進行探究性學習,我個人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初中數學課堂需要創設探究的情境,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成長

以往的教學,我們所關注的是一節課中學生學到了多少知識。作為教師,總是想在最短的時間內,灌給學生最多的知識。而現在的教學,不僅要關注學生掌握知識的多少,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學生是否親身經歷探究問題解決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是否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更加重視學生在教學關系上和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學生在這種矛盾沖突中,討論得異常激烈。這樣,就把教材上處于靜止狀態的知識信息變為了充滿挑戰性的動態的知識信息,學生在討論、交流、合作中達成共識;積極動腦研究獲得的,比教師直接給出一個結論要重要得多。更重要的是在創設探究情境中掌握了學習方法,不同程度地獲得了數學活動的經驗,增強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初中數學課堂需要有效地組織提問,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獲得知識

好奇心是推動探究學習展開的原動力,它不但能激勵學生提出問題,而且能驅使學生去尋求答案。根據觀察提出一系列問題,是探究發現的第一步。因此,提問是探究得以繼續進行的基礎,它在探究的過程中處于核心地位。故教師應設置情境,利用學生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激活學生的思考,鼓勵學生提問并成為一種新型的思維習慣,促使課堂上形成質疑的風氣,使學生自由地進入未知的領域去探索。

在探究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將那些不能進行科學探究的問題轉化為能夠進行科學研究的問題,并且學會識別那些能帶來收獲的、持久的、足以激發我們開展豐富的研究活動的饒有趣味的問題。比如“猜想與證明”中的教學過程設計:①教師提出問題:任意給定一個正方形,是否存在另一個正方形,使得它的周長和面積分別是已知正方形周長和面積的2倍?你有哪些解決方法?你能得出新的問題嗎?②學生小組研討,并形成進一步的問題:任意給定一個矩形,是否存在另一個矩形,使得它的周長和面積分別是已知矩形周長和面積的2倍?③在學生研討說明的基礎上,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生成問題:反過來,任意給定一個矩形,是否也一定存在一個矩形,它的周長和面積分別是所給矩形周長和面積的一半呢?

三、初中數學課堂需要有效地組織研究和探索,讓學生探究過程更加和諧

這是探究性學習實施的第三個環節——實施研究和探索。學生開始著手收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時,教師就應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指導。一是指導學生通過多渠道收集信息,如觀察、實驗、調查、測量、網絡等途徑;二是教師必須明確探究性學習不同于科學研究,學生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可以較多地獲得他人的幫助;三是當探究過程受阻或學生無法研究下去時,教師可提供信息或提出新問題,幫助學生繼續探究。學生在完成各自信息收集工作之后,重回探究小組,利用新信息來重新審視問題,進行質疑、交流、研討,合作解決問題。教師要參與到小組的討論中去,給予積極和適時的指導,協調整個班級的活動,使研究過程得以和諧發展。

四、初中數學課堂需要利用好問題的形成,激發學生探究的求知欲望

教學中我們會提各種各樣的問題,問題可以說充斥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心理學研究表明:合理的質疑是學生思維的起點,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它能使學生的探索欲望從潛伏狀態迅速轉入活躍狀態。如果我們設計好教學中的提問,提出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和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就可以把學生引入探索的學習狀態中,讓學生明確探索的目標,激發強烈的探索欲望。什么是好的提問呢?我認為問題能直接給出的話最好,如果能讓學生在學習中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那么探索學習就成功了一大半了。因為學生自己提出的問提要貼近學生自己的思維實際,更能引發其探究的欲望。老師的神速一定會讓學生提出“為什么”的問題,然后激發學生自己去探求,這實際就是激發了學生探索的強烈欲望。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的探索活動貫穿始終,教師在其中發揮應有的組織、引導作用,并親身參與學生的探索過程。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造探究的機會,給予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機會和放手讓學生探究的空間。

猜你喜歡
數學課堂教學探究性學習策略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淺談小學數學問題情境的創設
讓問題設計為數學教學創新綻放精彩
翻轉課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
數學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激勵性評價淺議
高中生物教學中探究性學習常態化的策略研究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探究策略的培養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