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預防和處理體育課常見的運動損傷

2016-05-30 13:50余瓊
雜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2期
關鍵詞:鍛煉運動損傷預防

余瓊

【摘 要】參加體育鍛煉是為了增強體質,增進身心健康。如果在體育鍛煉時不重視運動損傷的預防工作,就有可能發生各種傷害事故,輕度影響學習,重者殘疾,甚至危及生命,對國家、家庭、個人都帶來不應有損失。因此,積極預防運動損傷,對開展課內外體育活動,對增進身心健康都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體育教學 鍛煉 運動損傷 預防

體育運動中造成人體組織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壞或生理上的紊亂,稱為運動損傷。體育教師及學生應充分重視運動損傷,并做好預防措施。在發生損傷時,能夠根據損傷種類的不同,正確地進行處理,防止二次傷害。

一、初中體育教學中常見的運動損傷

1.體表擦傷:是指表皮組織受到的損傷,是最常見的較輕的損傷。主要是由于運動中用力不當,或動作失誤、跌倒等原因造成的。

2.肌肉拉傷:學生運動過程中,肌肉過度縮短或拉長所引起的肌肉纖維斷裂損傷,在體育活動中發生率較高。主要原因是準備活動不充分、動作不正確、場地不良等。

3.關節組織扭傷:是指學生運動過程中關節活動范圍超過正常限度,附在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腱、肌肉撕裂而造成。主要由于關節周圍韌帶肌肉力量薄弱,或用力方法不對,以及用猛力和著地緩沖不夠造成的。

4.關節脫位:因直接或間接的暴力作用,使關節頭脫離、半脫離關節窩。主要有肩關節脫臼、指關節半脫位、髖關節脫位及踝關節脫位等。髖關節脫位是最嚴重的一種。

5.肌肉痙攣:俗稱抽筋,分為上下肢肌肉痙攣、腹部肌肉痙攣。是一種強直性肌肉收縮不能緩解放松的現象。冬季多發,外部環境溫度過低、或未進行準備活動,均會引起肌肉痙攣。夏天出汗過多,導致身體鹽分過度排出也會出現肌肉痙攣。

6.運動腹痛:在正式運動前,未進行有效的準備活動,內臟惰性不能適應運動負荷,引起胃部不適;或是飯后、飲水后,使腸胃受到過分牽拉引起胃部疼痛。

7.運動勞損:運動后放松活動不夠,體內乳酸積累,生理機能不能恢復造成的。主要原因有運動量過大、訓練時間過長、休息不充分等,造成身體機能和運動系統各肌肉、關節受損。

二、預防運動損傷的措施

體育運動中,造成人體組織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壞或生理上的紊亂,稱為運動損傷。如果我們還能夠回憶起美國女排名將海曼在比賽場上的猝死、桑蘭躺在體操場上的情景,也許對運動損傷就有了更為直觀的理解。運動損傷與一般的工作或日常生活中的損傷有所不同,它與運動項目、技術特點、身體狀況等有著密切關系。青少年由于在生理和心理上尚未發育成熟,就更容易在運動過程中受到傷害。如何預防呢?

1.思想上要重視。體育鍛煉中發生的損傷往往是教師思想上大意而造成的。有的教師認為體育運動中的損傷是正常的,是不可避免的,實際上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本人遇到的幾起損傷事故中,都是由于教師的失誤造成的,回過頭來想想,只要教師措施得當,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只要我們認真對待,加強安全教育,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體育運動中的損傷是可以減少,甚至避免的。思想上的重視,是預防運動損傷的重要一環。

2.要做好準備活動。準備活動的目的是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克服內臟器官惰性,增強各器官系統功能,使人體由相對安靜狀態過渡到緊張活動狀態。準備活動的內容要根據鍛煉內容或比賽項目而定,既有一般性又有專門性準備活動,對運動中負擔較大和易傷部位要特別做好準備活動。準備活動要根據學生特點,氣象條件和鍛煉或比賽情況而定。一般興奮性低,鍛煉者水平較高,運動時間短的項目或天氣寒冷等,準備活動強度可稍大,時間稍長。相反鍛煉者年齡小,基礎差,運動時間長或天氣炎熱,準備活動的強度宜小,時間可短些??傊?,準備活動以身體感到發熱,微微出汗為宜。

3.要經常檢查場地。體育教師要經常注意場地的安全衛生要求。對于一般的學校來說,都是較大眾化的場地,即用篩過的煤渣鋪墊跑道,這種場地土質結實,又有一定的彈性,表面堅固不怕雨水沖淋,而且有較好的滲水性,是較符合要求的。作為一名體育教師要組織學生及時清掃場地中的石塊、樹枝、鐵釘、玻璃等雜物,夏季要經常灑水,保持一定濕度,以免塵土飛揚,雨后要及時排除積水,修整場地,冬季要及時清掃場內積雪,避免凍結滑倒學生造成傷害事故。

4.掌握正確的各項運動技術及保護幫助措施,預防運動損傷的發生。例如:在“山羊”或跳箱上做騰越動作時,教師要思想集中,站位合理,方法正確,保護及時。教師一般站在器械左前或右前方,一手握學生大臂,另一手扶其背騰越,落地時幫其臂上舉,保證平穩落地。在球類及游戲教學中要教會學生自我保護,如身體失去平衡時,要立即順勢向前或向后跨出一大步,以防摔倒;當快要跌倒時,要立刻低頭、曲肘、團身,以背部著地,以肩背著地前滾翻,切不可直臂撐地。從高處跳下時,要用前腳掌著地,并同時屈髖、屈膝。

5.加強醫務監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識。要定期對學生進行體格檢查,了解他們身體健康狀況,以便確定參加鍛煉的禁忌證。例如,患心臟、腎臟病者不宜參加劇烈體育鍛煉,如比賽、快跑等。此外疾病發作期,如感冒或扁桃體炎仍發熱的病人也不宜鍛煉,否則對恢復健康不利。

身體練習是體育教學的主要形式,運動練習中時時隱藏著運動損傷的各種隱患。嚴重的運動傷害會造成體育教學事故。體育教師通過分析學生運動損傷的原因,反思教學方法的合理性、科學性,能夠有效的預防運動損傷的再發生,從而提高自身專業教學能力,同時促進體育教師努力學習和踐行《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主要精神和理念,使學生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體育保健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程法國 體育教學中應高度重視安全問題 中國學校體育,2002

[3]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實驗教材《體育與健康》教師用書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吳軍民 避免學生意外損傷的七項措施 中國學校體育,2005

猜你喜歡
鍛煉運動損傷預防
在數學中鍛煉高中生意志
淺析體育教學實效性
影響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因素分析研究
淺談跑步運動中膝關節的損傷和預防
關節鏡治療踝關節運動損傷的臨床應用意義探究
新形勢下預防校園暴力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