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產評估風險及對策分析

2016-05-30 07:52劉聰
企業技術開發·中旬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資產評估防范風險

劉聰

摘 要:資產評估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文章分別從風險、成因及其防范方法進行相關討論。首先,從控制性和來源角度將風險進行劃分;其次,從法律法規、從業人員自身素質、中國改革、不良行為等方面分析資產評估風險的成因;最后,結合資產評估特點提出相關解決對策。

關鍵詞:資產評估;風險;對策;防范

中圖分類號:F12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32-0124-02

1 資產評估的界定

一般認為,資產評估風險指相關單位或個人因對評估目標的價值做出了不恰當的分析估算而遭受的損失。根據該定義,資產評估主要包含兩部分內容:外部風險和內部風險。

首先,外部風險,即外部因素的存在影響或阻礙資產評估師的正常評估過程而產生的風險。主要包括外部壓力風險、市場風險、客戶風險和制度風險等。

其次,內部風險即由于資產評估機構的內部因素所造成資產評估師對資產價值的錯誤或不當判斷而引起的風險。

內部風險主要包括兩種類型,一是由于資產評估師的專業能力與職業道德而產生的人員風險,例如道德風險與人員風險;二是由于評估機構自身缺乏良好內部控制和監督管理手段、機構評估經驗不足、對項目整體的管理與組織不善而導致的組織風險。

2 資產評估風險的分類及表現形式

2.1 從控制性角度劃分

從來源角度研究,資產評估風險主要包括不可控風險和可控風險。

2.1.1 不可控風險

不可控風險主要指會導致評估結果出現較大偏差但又不能由資產評估機構所控制的風險。具體可由以下幾種類型構成。

①資產評估機構面對的風險。在資產評估進入中國后,經過三十年的不斷發展我國已逐步與國際資產評估接軌。但我國評估理論與實踐發展較不均衡,因而出現因法律體系不完善而產生風險的可能。截止目前,指導資產評估行業最直接的是于1991年制定并發布的《國有資產管理辦法》,沒有規范行業的法律勢必會造成法律的監督空位,不能從根本上規范資產評估人員的行為和評估業務的程序性。以四川評估作假案為例,其直接原因是中國資產評估法律的不完善,導致造假者有機可乘。其次,中國資產評估的主管部門不明確,目前存在執行標準不統一、多頭管轄的現象。在執行具體評估業務時,相關機構為到達評估目的強行干預評估執行,極大地影響我國資產評估工作的獨立性、客觀性和公正性,最終造成評估結果的失實。

②評估人員面對的風險。首先,市場信息不完善而導致的風險。我國自改革開放依賴經濟飛速發展,但數據信息的可靠性較低。自1996年中國使用上市指數后,數據才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會計信息失真,市場信息很難找到,但資產評估的基本三種評估方法都基于市場信息,因而我國的市場特點極大程度的增加了資產評估師的評估風險。其次,資產評估在我國發展時間較短,尚處于探索階段。資產評估協會在2007年已經發布中國資產評估體系,但相關準則對實際評估行為的規范力度較弱,資產評估人員在法律訴訟時,很難找到相關法律依據保護自身權益。

2.1.2 可控風險

可控風險主要指可由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控制的風險,該種風險主要取決于資產評估機構內部控制和相關制度的建設是否完善和資產評估人員自身素質的程度。

①資產評估機構面對的可控風險。資產評估機構面對的可控風險指評估機構違反規章制度操作而導致的內部管理風險。例如資產評估機構在實際評估業務面前只重視自身經濟效益而忽視相關法律及準則,為了盈利而對不合法資產展開評估;資產評估機構沒有相關評估資治,卻為了盈利而出具相關評估報告;同時,行業內部存在關聯交易,給回扣現象屢禁不絕,一般機構的回扣比例約為40%至50%,更有甚者高達80%左右。

②評估人員面對的可控風險。評估人員面臨的風險主要包含兩個層面:職業道德風險和專業水平風險。首先,從職業道德風險角度出發,依據《職業道德準則-基本準則》規定,執業過程中資產評估師應恪守客觀、獨立、公平、公正的原則,對資產價值進行合理估價。然而在實際評估過程中,一些資產評估師無原則,無視市場信息,主觀性差,過度依賴委托人提供的相關資料而忽視相關審查、評估程序,致使結果嚴重偏離資產的公允價值,對當事人造成經濟損失。其次,《職業道德準則-基本準則》規定資產評估師應具備相關知識和經驗。但在實際評估過程中,資產評估師在自己有限的知識和經驗的情況下,不能隨市場的變化而合理制定相關數據,導致評估結果存在錯誤的可能性。

2.2 從來源角度劃分

資產評估風險從來源角度劃分可分為多種類型,主要包括管理風險、執業風險、立法風險和使用風險四類。

2.2.1 管理風險

管理風險主要是指具體行政部門在執行資產評估的管理職能時面臨的風險。我國資產評估管理風險多體現在:當前資產評估的主管部門不統一、執業標準不完善,在實際評估過程中會出現由于管理有欠完善而影響評估工作正常進行的現象。

2.2.2 執業風險

執業風險主要指評估人員在實際評估過程中,因為不能達到專業評估標準而產生的風險。若執業不能達到專業標準,會使評估出現紕漏,從而導致不合理的評估結果出現,最終影響相關當事人的合法利益。資產評估機構和人員由于自身專業知識欠缺而產生的訴訟或仲裁費用以及因敗訴而產生的經濟賠償,都屬于資產評估的執業風險。

2.2.3 立法風險

立法風險主要指隨著經濟的發展,評估對象種類也日益繁多,國家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的內容會相應發生改變,可能存在與當前狀況不符的現象,從而不能對當前評估對象作出有效的估值的風險。

2.2.4 使用風險

使用風險主要指評估報告使用者沒有合理使用個評估結論和不恰當使用評估報告所導致的風險。例如:未依照評估報告注明的評估目的來使用對應的評估報告和評估結果;使用評估報告和結果時未全面考慮相應后期事項而導致評估自查的價值發生改變;使用了失效的評估報告和評估結果。

3 導致評估風險產生的原因

3.1 行業法規發展緩慢,法律建設不完備

資產評估進入中國僅有三十年時間,行業發展和理論基礎均不夠成熟,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正處于經濟體制轉型的關鍵時期,面臨的資產評估對象比國外更為復雜。目前,我國資產評估行業包含市場上的大多數行業,但由于管理部門不同導致部門壟斷問題仍然存在。除了財政部以外,物價部門、土地部門和建設部門都具有各自行業的管轄權。同時,我國資產評估法律發展相對落后,行業監管力度較弱,導致我國出現多頭管轄、執業標準不一致的情況出現。

3.2 資產評估人員素質仍需提升

我國資產評估行業目前仍處在飛速發展時期,在有限的市場內,資產評估機構都接力搶占市場份額,此舉導致評估行業不重視自我發展和創新,以利益最大化為主要目標,甚至產生為爭攬客戶而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出現。同時,當前資產評估從業人員整體結構不能適應經濟的發展,經驗不足、業務不精、知識內容結構老化都是目前較常見的問題。除了業務水平相差較大,少數人員在利益面前刻意出具虛假評估報告,這也是產生風險的一大因素。

3.3 國有體制改革促使危機產生

隨著我國經濟日趨發展,企業抵御、兼并、擔保等經濟活動不斷增多。伴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日益深入,我國國企的改革較為復雜,常出現委托方為私分國家資產或集體資產而故意高報或隱瞞資產。該種情形下,若資產評估人員不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水平和專業素養,將會對評估工作和機構帶來極大隱患。

3.4 不良評估行為產生評估風險

隨著經濟發展和資產評估機構公司化的出現,在有限市場和委托方的條件下,評估機構間的競爭愈來愈激烈,為招攬客戶、增加收入、提高機構經濟效益,勢必會出現違規操作、粗放評估、違反職業道德、不顧評估質量和迎合委托方等行為,這些行為在嚴重影響評估質量的同時為評估機構帶來極大的風險。

4 防范資產評估風險對策建議

資產評估風險是客觀風險,為使得資產評估得以健康穩健的發展,必須將產生風險的因素逐一摒除。因此,應將防范評估風險放在風險防范的首位,樹立評估人員的風險意識。評估風險是一種可能性,并不是必然發生的,所以在當前評估發展狀況形勢下,可通過如下對策防范評估風險。

4.1 完善中國法律法規框架體系

資產評估作為獨立的中介行業,其客觀性、公正性是必要和重要的。但是,我國目前資產評估行業的主要特點是法律法規不健全、管理多頭化。因此,必須完善當前資產評估法律體系,用法律保證資產評估過程的順利實施,加強政府的制度性約束和管理,用法律維護相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加快《資產評估法》細則的推進,將各類資產評估納入其管理范圍,形成統一制定、統一管理的局面。同時,完善相關基本準則、質量控制準則、職業道德準則和后續教育準則,加強資產評估師隊伍的教育與管理,發揮其社會服務作用。

4.2 加強內部管理

首先,資產評估機構應加強內部管理與控制。應制定內部審核體系與制度、操作規范制度、項目風險衡量制度、風險保證金制度和評估質量監管制度等。用嚴密的內部控制規范評估師的評估行為,提高從業人員風險意識,最大程度降低評估風險、保護評估人員的合法權益。

其次,依照“法律規范、政府監督、行業自律”的原則,形成受政府監督的行業管理制度,促進評估機構企業化的發展道路。為樹立資產評估的服務意識,政府應只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對機構進行監督和指導,由行業自律組織行使管理權,為評估行業創造自由的外部環境,最大程度的減少人為障礙與政府干預。

4.3 成立資產評估專業專家委員會

當前的評估標的物范圍逐漸擴大,但評估人員知識水平有限。因此,需要在行業協會的帶領下,成立專家咨詢委員會以協助資產評估師進行專業指導,完成相關評估。委員會成員可由經濟管理、會計、工程技術、金融和法律等相關專家。

其基本任務主要包括:針對資產評估基本理論、方法的深入研究;對評估事項中的疑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解決;搜集相關信息建立相關信息檔案;與國外評估協會進行學術研討,加強評估文化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對評估人員開展后續教育。

參考文獻:

[1] 潘學模.資產評估風險類別分析[J].中國資產評估,2000,(3):18-20.

[2] 國際評估準則委員會.國際評估準則2007(第八版)[M].北京:中國財政 經濟出版社,2010.

猜你喜歡
資產評估防范風險
金融企業并購價值評估的特殊性及方法選擇
基于AHP—模糊綜合評價法的專利權價值評估研究
SQL注入防護
中國經濟轉型的結構性特征、風險與效率提升路徑
淺議農村資產評估體系的構建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分析與管理
從工商管理角度談如何加強金融風險防范的有效性
企業納稅籌劃風險及防范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