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下的人民幣國際化

2016-05-30 09:11x汪小鵬
2016年14期
關鍵詞:基礎設施建設人民幣國際化亞投行

x汪小鵬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綜合國力蒸蒸日上,特別是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如今已經是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外匯儲備世界第一,在國際事物中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但是,人民幣的國際化程度卻沒有與中國的經濟相同步,并且顯然落后于中國經濟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因此必須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速度,盡早使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近兩年來,“一帶一路”與亞投行這兩個熱詞早已傳遍神州,響徹海外,這標志著人民幣國際化大時代的來臨。

關鍵詞:“一帶一路”;亞投行;基礎設施建設;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的國際化是指人民幣跨越國界,成為國際普遍認可的計價、結算、儲備及市場干預工具的經濟過程。

首先,經常項目人民幣結算規模保持較快增長。2014年,經常項目人民幣結算金額655萬億元,同比增長416%。其次,人民幣境外地域使用范圍進一步擴大。截至2014年末,與我國發生跨境人民幣收付的國家達189個(不含港澳臺等境外地區)。最后,人民幣的境外流轉水平、境外存量以及國際化指數顯著提高。截至2015年4月末,非居民(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人民幣金融資產44065億元。人民幣每年跨境的流量大約有1000億元,在境外的存量大約是200億元,中國人民幣供給量(M2)約為20000億元,這意味著境外人民幣大約是人民幣總量的1%;截至2015年第二季度,人民幣國際化指數為29。人民幣與日元差距不足一個百分點,與英鎊差距約為兩個百分點,并且有望在兩年內超越日元。

盡管人民幣在國際化道路上已經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從目前人民幣在國際金融舞臺上的表現來看,人民幣發揮的作用仍難以匹配我國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

一、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在缺陷

現行的國際貨幣體系稱為牙買加體系,其內在矛盾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匯率自由波動與波幅失控的矛盾,國際貨幣制度缺少有效的匯率內在穩定機制;二是資本自由流動和監管失控的矛盾,現行國際貨幣體系對國際游資的監管長期處于缺失和失控的狀態;三是世界貨幣承擔雙重角色的矛盾,當美元的對內價格穩定與對外價格穩定發生矛盾的時候,美國常以本國利益為重而犧牲他國和世界經濟利益;四是維持匯率穩定時,國與國之間收益與損害的非對稱性矛盾。

二、為什么要讓人民幣走向國際化

一個國家的貨幣國際化程度是本國經濟在世界經濟地位中的重要體現,控制一種國際貨幣的發行權對于一國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首先,可以優化世界貨幣結構,促進國際貨幣體系穩定。自二戰以來,美元成為全球貨幣的霸主,在全球外匯儲備中占了很大比例。如果實現人民幣國際化,就能夠在幣種上分散各國外匯儲備的風險,而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的大國,從而又可以提高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維護了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并且減少了以往面對美元大幅貶值而造成的財富縮水;其次,能夠促進金融創新,完善金融市場。和歐美國家相比,當前我國金融市場存在諸多問題,金融創新滯后于實體經濟,創新不足問題十分突出。這些都與美元、歐元在國際上的巨大話語權密不可分。人民幣國際化能夠推動我國金融市場不斷完善、金融衍生品不斷更新,有利于增強市場流動性,豐富投資品種,增加投資;最后,擴大了國際鑄幣稅收入規模。一國貨幣成為國際貨幣可以獲得豐厚的鑄幣稅收入。如果將人民幣用做國際計價、結算及儲備貨幣,我國將獲得高額的鑄幣稅稅收。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國際鑄幣稅收入將會成為我國財政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

三、人民幣國際化路徑

總結美元、歐元、英鎊以及日元的國際化歷史經驗,再結合中國目前的具體情況,人民幣國際化應當遵循“周邊化-區域化-國際化”的漸進過程,采取由計價到結算再到儲備的途徑,努力發展壯大人民幣離岸市場,通過國際貿易和投資使人民幣向中國境外輻射。人民幣周邊化是區域化的基礎,而人民幣區域化意味著人民幣與美元和歐元三足鼎立,成為全球經濟中關鍵的國際貨幣。因此,人民幣國際化路徑中最基礎和最關鍵的階段是人民幣周邊化及區域化。

四、“一帶一路”與亞投行攜手共促人民幣國際化

(一) 人民幣要想走出去,必須要有能和其他國家在資本、貿易方面的大量往來,“一帶一路”戰略為此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緩慢復蘇、發展分化,國際投資貿易格局和多邊投資貿易規則醞釀深刻調整,各國面臨的發展問題依然嚴峻,共建“一帶一路”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潮流。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和騰飛,中國在更多方面有能力幫助別國,特別是作為制造業大國,中國不僅可以輸出豐富多彩、價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夠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術和設備。并且作為全球主要外匯儲備國,中國能夠攜手各國共同應對金融風險,中國有實力投資海外,與急需資金的國家共同把握發展機遇?!耙粠б宦贰狈蠂H社會的根本利益,有助于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加速推進,中國商品、服務和投資將進入更多新市場、新領域,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資本和貿易往來將不斷加深,人民幣在跨境貿易結算中的地位會越來越高,甚至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把人民幣作為本國儲備貨幣,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將不斷加快。并且由于“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資本存量較低,我國可以增加對外直接投資,進一步提供人民幣計價的海外融資。

(二)亞投行的成立,為使用人民幣進行計價和結算進一步增添籌碼

美日是很多重要國際金融機構的主導者,但面對迅速變化的世界經濟形勢,依舊抱著傳統的眼光,使得傳統國際金融機構份額改革遲遲沒有啟動,發展中國家的合理訴求無法得到滿足,亞投行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并且為人民幣計價與結算創造了“舞臺”。其一,從對亞投行的主導權方面來講,中國至少占據半壁江山。首先,亞投行的法定資本為1000億美元,中國初始認繳資本目標為500億美元左右,中國出資50%,為最大股東;其次,中國是亞投行的策劃者、倡議者、籌建者和組織者,在對亞投行的理念、定位、機制、運行模式的頂層設計上比其他國家更為優越。其二,亞投行有著極為廣泛的影響力。截至2015年4月15日,亞投行的“首發陣容”,即創始成員國已達57個,其中亞洲34國,歐洲18國,大洋洲2國,南美洲1國,非洲2國,在這里面包含著4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7個G8成員,并且在今后也將會有更多國家和地區以普通成員的身份加入。這說明了亞投行的建立,是在世界經濟新常態下中國第一次從被動的全球化參與者,逐漸成為主動引領者的標志。它是對現有國際金融體系游戲規則的挑戰,是中國重塑國際金融體系的開始。

人民幣國際化是中國綜合國力的彰顯,是歷史發展的要求。近期,中國人民銀行突然大幅下調人民幣中間價,并且在未來還有可能繼續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調。但是我們應該清晰的認識到,此次人民幣貶值是為正常修復前期高估部分,而非競爭性貶值。經過中間價報價的改革,提高了整個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程度和匯率的彈性,使得中間價更接近市場匯率,這有助于保持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相對穩定,為宏觀經濟創造較為穩定的外部條件。在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中國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政治、法律、軍事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困難,只要中國政府逐一克服這些困難,并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開放政策,那么就會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也將因此加碼,相信隨著未來“一帶一路”戰略和亞投行的實施與運行,人民幣必將駛向國際化快車道。(作者單位: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

猜你喜歡
基礎設施建設人民幣國際化亞投行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的路徑研究
人民幣匯率改革的“下一步”怎么走
多贏共贏的好事情——“亞投行”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