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體環境下圖書館與出版社的合作研究

2016-06-08 21:40陳霞
科技視界 2016年14期
關鍵詞:全媒體出版社圖書館

陳霞

【摘 要】全媒體時代的到來,使信息的傳播途徑與傳播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的閱讀與信息需求也更加趨向于個性化與多元化。這種情形下圖書館與出版社都面臨著一定的壓力與挑戰。本文在概述全媒體特點的基礎上,從圖書館、出版社兩個方面,探討了館社合作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關鍵詞】全媒體;圖書館;出版社;館社合作

0 引言

在過去的幾年中,隨著信息和通信技術的發展與普及,在互聯網、WAP、GSM、3G及4G技術的爆發式發展下,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的融合、互補,使社會進入到一個由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相互融合的全媒體時代。這種全新的環境下,互聯網、閱讀器、手機閱讀以及微信、微博、社交網絡等新媒體平臺日益受到讀者的青睞,閱讀正在變得越來越豐富、生動。與此同時,這種環境下圖書的多途徑、多渠道發行不僅給出版社的贏利模式、服務方式帶來了沖擊,也給圖書館的館藏建設、讀者服務等工作帶來了挑戰。在這種情形下,圖書館應該如何與出版社合作,以期以最優、最全的信息資源及引導讀者以積極向上的態度正確閱讀,并盡可能的覆蓋最多的讀者,是圖書館、出版社急需解決的問題。

1 圖書館與出版社合作的基礎與傳統方式

1.1 圖書館與出版社合的基礎

圖書館與出版社之間的關系是密切的,歷史是悠久的,出版社的產品是圖書館最主要的信息源,出版業的繁榮帶來了圖書館館藏的豐富。沒有出版業的發展,圖書館將成為無源之水,無米之炊。作為出版社的終端用戶,圖書館則是出版社產品的購買者及收藏者,兩者之間存在著本質的聯系,不可分割。而且,隨著圖書館事業的不斷發展,出版社發展空間也會越來越廣闊。

1.2 圖書館與出版社的傳統合作方式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圖書館都是通過出版社編制的各種書目及新書通報來決定本館的圖書采購內容,在采訪人員將挑選好的圖書數據整理好之后報給書商,書商再將之報給各出版社;而出版社根據整理好的書目清單將圖書發給書商,書商則再將圖書發給各圖書館。

這種合作方式最大的缺陷就是時間周期較長,到館的“新書”實際上已經是“舊書”;其次由于信息的不對稱,圖書館只能靠出版社提供的書目單來訂購圖書,其品種、質量也難保證,嚴重影響到圖書館的采訪工作,制約館藏建設工作的進行。

2 圖書館與出版社在全媒體環境下的合作

2.1 圖書館方面

2.1.1 圖書館應根據本館特色及讀者的需求,向合作出版社定期、不定期反饋館藏需求,并將出版社的書目定期與館藏書目進行對比、查重,對于一些因圖書供應商書目中沒有而造成圖書館缺藏的優秀作品,應及時聯系出版社補配,以降低缺藏率。

2.1.2 圖書館應根據自身的性質,確定紙質圖書和電子圖書的采選比例。對于具有本館特色的重要館藏,其紙質版和電子版都應購買與收藏。

2.1.3 拓寬采訪渠道,根據本館的實際需求,挑選一些優秀的、專業的出版社進行合作,開展網上在線采購業務。

2.1.4 新書到館后,圖書館可針對不同的用戶群體,將圖書信息進行整合,根據不同讀者的個性需求,將同一信息內容按文字、聲音、圖形、圖像、視頻及動畫等不同表現形式,利用電腦、手機提供不同形式的信息服務。比如圖書館可以創新微信、微博,定期、不定期的推送一些圖書館信息(如新書通報、圖書館服務信息)。讀者可以通過網絡,利用手機等設備關注圖書館活動內容并參與活動。

2.1.5 圖書館也可以主動與出版社協商爭取,在館內設立“新書展示角”、“樣本陳列架”等,各出版社無償提供最新出版的新書,圖書館陳列并收藏。這樣既縮略了新書與讀者見面的周期,同時又節省了圖書館的購書經費,還為出版社擴大營銷提供了方便。

2.2 出版社方面

2.2.1 了解圖書館館藏建設的趨勢,在第一時間內向圖書館通報完整的圖書信息、MARC編目數據、圖書發行會議時間、并對圖書館進行不定期的回訪,從信息上滿足圖書館的需求。

2.2.2 出版社雖然可以“內容為王”,但僅靠自身的力量是難以將傳統出版與電子出版較好地融合在一起的。在全媒體這樣的大環境下,出版社需要依靠團隊力量,實現內容資源、人力資源及技術資源的共享,合作開發具有競爭力的數字產品,并制定出較為合理的價絡,遵重作者版權,抵制盜版。

2.2.3 對于圖書館極需的重點館藏及較有內容價值的圖書,出版社應實現紙電發行出步,以滿足圖書館對優質館藏的需求。

2.2.4 出版社方面還應注重館內營銷,加強和終端用戶—圖書館的營銷互動。比如在圖書宣傳、閱讀輔導方面,出版社可以選擇在圖書館進行新書出版報告會、作家簽名、文學作品導讀等活動,這樣既滿足了出版社自身的營銷活動需求,也提升了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層次,兩者在這個方面進行合作可謂是珠聯璧合。

總之,全媒體時代下,圖書館與出版社都應積極了解、研究新時代帶給館社的影響與挑戰,充分利用新技術拓寬、提升服務渠道與層次,不僅要關注新技術的發展,更要關注讀者信息資源環境的變化與信息工具的不斷更新,利用網絡、電視、手機等傳統媒介為讀者提供個性化、多元化的信息服務,加強合作,帶給讀者全新的信息大餐。

3 結語

隨著全媒體進程的不斷發展與推進,勢必將催生出更多的內容提供方式和信息服務形式,這種情形下,一方面圖書館應充分利用各種新技術,創新思想,延伸圖書館服務;另一方面出版社也應認識到電子出版與傳統出版不是一種產業對另一種產業的沖擊,而只是同一產業內部由于改革而帶來的技術革新,實現產業技術融合與數字化轉型,以高質量的信息產品的做好圖書館的信息后盾,使館社合作在全媒體環境下能夠突出重圍,迎接新的機遇與挑戰。

【參考文獻】

[1]鄧惠清.論圖書館與出版社合作的采訪模式[J].圖書館論壇,2006(11):254-255.

[2]林秀.數字環境下圖書館與出版發行業的相互影響與關系整合[J].情報資料工作,2007(3):99-100.

[3]陳大蓮.圖書館與出版社新型互動合作研究[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4(12):87-89.

[4]李曉巖.全媒體時代圖書館創新服務途徑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1(5):69-71.

[5]李秒妍.互聯網環境下館配商的轉型之道[N].新華書目報,2015.3.27:A15版.

[責任編輯:楊玉潔]

猜你喜歡
全媒體出版社圖書館
我等待……
圖書館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淺析電視民生新聞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全媒體環境下主持人競爭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體路徑”
石油工業出版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