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潤物無聲,因勢利導

2016-06-12 05:26楊曼
課堂內外·教師版 2016年6期
關鍵詞:語文課堂文本同學

楊曼

【摘 要】 語文課堂應該是一段充滿活力、不懈探索的旅程,身為授課者,應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將學生一步步地引入文本的情境,使他們產生探究文本的興趣和欲望,進而在文學的浸潤下學會體察生活,關注自我內心和外部世界,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只有讓學生愛上閱讀,愛上感悟,才能真正愛上母語,學好語文。

【關 鍵 詞】 課堂模式;多元華;教學

《高中語文新課標》的“前言”中這樣寫道:“新世紀的高中語文課程面臨著新的要求,要順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調整課程的內容和結構;要在追求高中教育共同價值的同時,充分發揮語文課程促進學生發展的獨特功能;要使全體高中學生都獲得必須具有的語文素養,同時幫助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探尋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給他們提供展示才華的舞臺?!痹诟咧姓Z文教學活動中,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和多角度思維方式的形成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學中,需要授課者努力營造“潤物無聲”的情感化語文課堂氛圍,重視培養同學們的思維模式。從高一到高三,根據每一階段教學的具體要求,教學內容的深入,設計不同的語文課堂活動模式,只有這樣,才能讓同學們在高中的題海狀態中走出,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筆者主要做了以下嘗試:

一、鼓勵自我展示,開拓知識視野

語文課堂要重視說話能力的培養,只有在同學們思維活躍的情況下,他們才能很好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從而實現語文課堂智慧火花的碰撞。針對這種情況,授課者要盡力創造說的機會,加強說話訓練,使學生由不敢說到敢說,由敢說到能說,由能說到善說,由善說到愛說。在活動中,要遵循循序漸進的規律,不急于求成。開始階段,利用課前三分鐘鼓勵學生上講臺面對全班同學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或朗讀一篇自己認為較有意義的短文,隨著同學們之間逐漸熟悉,可以加強一些語文基礎知識的訓練,如在黑板上抄寫三個成語,介紹成語的來歷并解釋成語的意思供同學們學習。由于每年的高考作文命題重視考查同學們關注社會、關心國家大事、民生問題的這一趨勢,還可以在高二、高三年級在課前三分鐘時加入時事新聞的點評,如大家熟知且關心的“小悅悅事件”“食品安全問題”“感動中國”人物等等,通過這些鮮活事件的介紹,培養同學們關心社會的能力,形成獨特的視角。這一活動每堂課一人次,按座位號輪流并當場評議,力求挖掘學生“說”中的閃光點,予以鼓勵,并中肯指出其不足。

二、調動多元思維,提高語文素養

由于高中語文教材知識跟高考試題連接得不太緊密,所以很容易造成同學們對課堂內容的不重視,輕視教材文本,學習語文浮于表面?;谶@種考慮,授課者要著力打造多元化語文課堂,將每一個文本根據內容巧妙組織,精心安排成一道道豐富美味的“文化大餐”。

在上魯迅名篇《祝?!芬徽n時,她根據課文內容,改變以往從小說體裁介紹到課文內容分析的常規教法,從“祥林嫂之死”入手,讓同學們以案件偵破員的角度進入課文,分析“死者身份”“死因”“兇手”等角度,對小說的情節、人物和環境進行分析,課堂重視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調動,教學效果很好。

很多語文教材文本與影視、音樂等多種藝術媒介聯系較大,在語文課堂上,她重視把握住這些聯系,及時引入進課堂。如在上“宋詞賞析”這一單元前,聯系到很多優秀的流行歌詞中營造的意境和表達的情感跟宋詞的相似性,在上該單元之前,準備了一堂“現代流行歌詞”賞析課,課上推介了《青花瓷》《清明雨上》《春天里》《飛得更高》等同學們耳熟能詳的歌曲,讓同學們從表現形式和表達情感的角度進行歌詞賞析,并在課后以歌詞賞析、編寫歌詞等形式讓同學們對詞這種表達情感的載體形式有一個直觀的了解,再帶著這種了解進入到宋詞的欣賞中,便于同學們接受與理解。

除了運用音樂媒介,在課堂中還可以調動影視媒介。很多優秀的語文文本已搬上銀幕,也更為同學們所接受,在上這些文本之前,可以帶領同學們觀看,如電影《雷雨》《祝?!贰都t樓夢》《水滸傳》等等,很多文本中難以展現的內容與情感在影視作品中一目了然,再通過寫影評、寫觀感等形式讓同學們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

在授課過程中,還可以通過改編的形式將文本知識與寫作訓練融為一體,既加深同學們對文本的理解,也鍛煉了同學們的寫作能力??菰锏墓盼氖峭瑢W們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為了加大同學們對古文的理解和把握,在常規語文古文講解之外,以編寫課本劇的形式讓同學們改編一些古文名篇,如《荊軻刺秦王》《燭之武退秦師》《蘇武傳》等,通過改編與表演,讓同學們對于這些歷史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利用傳統文化的傳承、發揚,也讓同學們學習古文的興趣得到更大的培養。在上郁達夫《故都的秋》時,針對文中出現的“北京”這一名勝古跡,導入新課時采用歌曲《故鄉是北京》,介紹歌詞,幫助同學們了解北京,由于歌詞的通俗易懂,同學們學起課文來理解較為透徹,在課余,讓同學們模仿《故鄉是北京》的歌詞創作《故鄉是六安》,同學們創作起來熱情高漲,也留下了不少佳作。如李格格同學的《品一壺清茗 夢多彩故鄉》、曾康輝同學的《道不盡的壽州橋》等等,這些歌曲的歌詞加上《故鄉是北京》的曲調,在同學們中廣為傳唱。

三、增進師生互動,打造活力課堂

在語文課堂教學上,授課者要尊重學生的個人見解,不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來代替學生的獨立閱讀,尊重學生的話語權,學會傾聽,鼓勵學生在課堂中敢于批判質疑,與師生平等對話,在討論中發表意見。同時,“90后”學生普遍具有很強的好勝心理,很多學生有自我表現的欲望。因此,授課者可以把競爭、辯論等方式穿插于課堂教學之中能高效促進課堂的互動。經過這樣的訓練,多數學生可產生求知的內動力。有組織地開展競爭、辯論活動時,學生的積極性更加高漲。他們總是希望能更優秀,并得到老師的表揚,從而獲得心理上的滿足。

在競爭氛圍下,授課者要善于把握學生心理,設置情境,巧妙地將課堂內容與競爭氛圍融合在一起。記得有一次學習《拿來主義》,由于同學們中學階段接觸了魯迅的很多作品,加之魯迅先生雜文作品的思想深刻,同學們很難理解,在導入新課時,筆者采用了當年的熱門話題“蘋果手機的風靡”導入新課,首先介紹了“果粉”們的種種極端行為,如排隊購機、賣腎購機和搶劫購機等等,引導同學們理解部分中國人盲目崇洋媚外的心理,從而更直觀的讓同學們深思“我們究竟該如何對待外來文化”,在教授完課文后,再讓同學們針對“美國大片的風靡”“中國創造力的缺失”等社會問題,再次思考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下,“中國人應該如何做”?在課堂討論和課后的寫作中,學生們從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進行評價,可謂精彩紛呈。

語文課堂應該是一段充滿活力、不懈探索的旅程,身為授課者,應該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將學生一步步地引入文本的情境,使他們產生探究文本的興趣和欲望,進而在文學的浸潤下學會體察生活,關注自我內心和外部世界,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只有讓學生愛上閱讀,愛上感悟,才能真正愛上母語,學好語文。

【參考文獻】

[1] 張守群,李彥軍. 多元化教學模式[M]. 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8.

[2] 魏永斌. 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 課外語文,2016(3).

[3] 錢玉輝. 談中學語文教學的多元化[J]. 文摘版(教育),2015(3).

猜你喜歡
語文課堂文本同學
文本聯讀學概括 細致觀察促寫作
巧用應答器,提高小學語文課堂實效
淺談游戲化教學提升低年級語文課堂實效的策略研究
挖掘文本資源 有效落實語言實踐
搭文本之橋 鋪生活之路 引習作之流
基于思維能力培養的語文課堂生成資源運用例析
文本與電影的照應閱讀——以《〈草房子〉文本與影片的對比閱讀》教學為例
“表現性”語文課堂風景——建甌市東峰中學課改觀摩側記
同學會上的殘酷真相
應接不暇 騎虎難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