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歸本原 透析真實

2016-06-15 12:08胡明春
語文教學之友 2016年5期
關鍵詞:教學感悟生活化語文教學

摘 要:生活化語文就是在語文教學中采用的策略、方式的生活化。它有機地把作者生活、教師生活、學生生活連接起來,開展高效的課堂教學。

關鍵詞:語文教學;生活化;教學感悟

語文到底怎么教?這是國內語文界討論的熱點話題。為此,眾多學者結合自己的實踐,進行了有益地探究。其中,在“學會共同生活”理念的支撐下,生活化語文教學得以走上前臺。

近來,筆者觀摩了一節公開課,課題為《岳陽樓記》。在教學過程中,執教者竭力貫徹生活化理念。但是,很明顯,他對生活化的理解有偏頗。這節課的重點是“如果你是范仲淹,你會怎么辦?”在梳理完字詞之后,教師就要求學生針對作者的觀點暢談自己的看法。這種做法不能稱作嚴格意義上的生活化語文教學,因為它未能透析作者以及文本的真實?;诖?,下面筆者談談自己的思考。

一、走近作者,融入個性化的生活情境

每一位作者的生活閱歷都是非常豐富的,他們是生活的熱愛者、思考者,往往對生活有著自己獨特而豐富的感悟。就語文學習而言,對作者的感知乃至研究是一項很有必要的事。為此,學生學習文本的一個中心任務自然就是走近作者,體悟經由他們“加工”的生活,進而引導自己更好地生活。

學習《岳陽樓記》,離不開對范仲淹的認知。走近范仲淹的世界,可以發現他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他自幼家境貧寒,但經過寒窗苦讀,通曉儒家經典要義,生發出強烈的濟世之心。及第之后,到許多地方做官,政績顯著。戍邊之時,西夏軍隊懾于他的威名,不敢輕易侵入。對于這樣的作者,學生自然會生發由衷的敬意,感嘆其非凡的政治、軍事能力。同時,在這樣的感知之下,學生會受到濡染,乃至自覺向其看齊。但范仲淹的偉大遠不止這些,他受到皇帝賞識任參知政事之后,不遺余力地推行慶歷新政。但不少人指責范仲淹等人結黨營私,在這種背景下,他被貶外放。就是這樣一位積極有為的官員,卻飽受非議。進入這樣的生活情境,失意的士子們一般會轉向清靜無為的“出世”,忘卻現世的痛苦,尋求暫時的歡愉。但具有“古仁人之心”的范仲淹選擇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作為思想還未成熟的中學生,進入這樣的情境,自然會更加欽佩其積極“入世”的情懷——這就是生活化語文的育人魅力所在。

二、走近文本,揣摩藝術化的生活表達

對文本的處理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又具有被弱化處理的傾向。就文言文教學而言,不少教師以學生基礎薄弱為借口,將教學重點定位于對文言詞匯、句式的理解上。例如,在觀摩《岳陽樓記》公開課時,筆者就發現不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重點梳理字詞句,側重于文意的粗淺理解。有的執教者就“執著”于文本中提及的三種心態的比較,讓學生體味“感極而悲”“喜洋洋”“進亦憂,退亦憂”的情境,繼而贊美范仲淹的大儒情懷。表面看,這樣的教學有生活化的樣子。實質上,這里面僅有其影子,不能稱作完全意義上的生活化。

實際上,高明的作家,特別是中國古代作家,往往會借用非凡的手法表達自己的思想。范仲淹無疑是其中的高手,他將要表達的思想進行了藝術化處理。全文總共5段,第一段交代了寫作的緣起,第二段總體描述岳陽樓的雄偉景象并交代遷客騷人對岳陽樓的喜好,第三段描摹“霪雨霏霏”之時的情狀及其帶來的悲傷情懷,第四段狀寫“春和景明”之時的美景及其帶來的歡樂情懷,第五段交代作者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選擇。教學之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比較一般遷客騷人與作者登臨岳陽樓的感悟,發現其中蘊含的對比手法,體味作者的思想境界,繼而回味這種藝術手法的妙處,為今后品味作品反映的生活打開一個通道。

三、走近同學,交流多樣化的生活感悟

人們常說,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由于個人認知能力的差異性,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往往是深淺不一、完整性不一、準確性不一。同時,由于學生之間基礎的相似性、相近性,他們的相互學習與借鑒就成為可能,也具有現實意義。于是,相互間的交流就顯得十分必要。通過交流,個人的感悟得到了呈現,而且感悟會在呈現中碰撞,在碰撞中完善。

例如,在交流時,有學生對“前人之述備矣”進行了探究,他發現李白曾感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庇纱烁袊@范仲淹創作《岳陽樓記》時的自信與豪情。接著就有學生接過話題,認為這也道出了范仲淹寫作此文的獨特角度,借對岳陽樓不同情景的描寫,表達遷客騷人們對應性的感慨,繼而來個反轉,表白自己的選擇——進則憂其民,退則憂其君。沒想到交流還在繼續,有學生說滕子京也是遷客騷人,范仲淹寫作此文也是在贊美和勉勵好友不因貶謫而懈怠,要繼續做到“政通人和,百廢俱興”。經過如此的交流,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與對生活本原的理解融通起來,理解變得更加真實和深刻。在這個前提下,教師可再組織學生暢談自己在受挫情境中應如何面對。于是,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就能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層面有效達成。

生活化語文需要回歸生活的本原,將作者的生活與思想置于流動狀態,將文本描述的生活置于鮮活狀態,將學生現時與未來的生活置于開放狀態,這才能算作生活化語文教學的有效實施。

參考文獻:

[1]黃建濤.讓語文洋溢著生活氣息[J].讀與寫(教育教學),2011,(9).

[2]董旭午.生活化學語文[J].江蘇教育,2014,(2).

作者簡介:胡明春(1975—),男,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郭莊中心校中學一級教師,主研方向為語文課堂教學研究。

猜你喜歡
教學感悟生活化語文教學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學指導策略
“則”與“擇”:指向生活化學習的幼兒園數學活動實施的原則與選擇
生活化美術教學的課程設置及實踐應用
淺議高中語文教學感悟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讓語文教學更接地氣
核心素養下的語文教學
對問題教學法應用于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感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